得闲茶水间

Vol.16 香文化:香就是一个你可以随身携带的结界


Listen Later

香文化在中国既很日常,也很超脱。香能净化,礼敬,养生,也能辟邪,养心。用香成为传统文人“四般闲事”之首,所谓“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戾家”(南宋吴自牧《梦粱录》)。香不仅是气味和嗅觉之道,更自古以来就是德行的使者,古人从香文化中发展出很多修身养性的具体可行的理则、法度。可以说,香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更是一种生命体验。今天的嘉宾是小轩老师,她是中国古琴促进会秘书长,弹琴、焚香、喝茶、制瓷……中国传统风雅文化在她看来都是体悟生命的一个整体。香尤其是她的爱好,她自己藏香、合香、品香,对香道有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我们今天就请小轩老师来做一个香道的科普。

[主题嘉宾]

上官小轩,青年古琴演奏家,中国古琴文化促进会秘书长,中国古琴协会理事,京师古琴传习坊导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香道实践者。

[主播]

丛二,资深媒体人,「将饮茶CHA」编辑

叶婷婷,十三年茶行业从业者,熹茗集团总经理

[时间轴]

第一部分 香文化的历史与日常

02:49 中国香文化的起源于香材埋烧

04:07 香的不同形态使用方式

05:08 汉唐宋明焚香文化的演进

07:04 香是一个可以日常随身携带的结界

第二部分 香文化的当代实践

11:01 香材:“沉檀龙麝”都是什么

15:41 品香:打香篆的现代实践和情感连接

18:26 品香:香灰的收集方法

22:03 品香:隔火熏香的品香流程与赏玩仪式

27:38 品香: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品香方式

32:09 品香:品香流程之香席、香会与香笺

34:13 合香:香方与合香都讲究君臣佐辅

37:47 藏香:香的窖藏和时间的影响

第三部分 香是文化与生命体验

40:20 合香是一种个人记忆

42:11 中国文化讲究的是“从意中体道”

44:43 降真香和香的超脱性

45:39 年轻人的第一支香:天然香和工业香的选择

49:13 现代香水和传统香的比较

51:58 中日香文化的流派与对比

[提及名词]

傅京亮:中国香文化研究的奠基人和著名学者。他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国学基础深厚,尤其在香学和中医学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自1988年起,傅京亮专注于传统香学领域的研究及开发工作。2003年,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香文化专业网站“中国香文化网”,并在2005年由中央电视台录制并播出了首部香文化专题片《中国传统香》。傅京亮先生的专著包括《中国香道》《中国香文化》《香学三百问》等。

司香官:宋代设四司六局,专门负责官府饮食招待,其中香药局掌管龙涎,清和,清福异香,香叠,香炉,香球及装香簇细灰,在宴会中还有名为效事的人员听候换香。还设有专职的司香官,专职负责官府及大的庆典、民俗节日及祭祀活动的香事安排。宋人绘画、话本、野史杂著中,是处可见各种“香生活”的普遍流行:市井有专门卖香的“香铺”和“香人”;店铺有专门制作“印香”的商家;酒楼里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街头有添加香药的各式食品。北宋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中,就有此类现成场面的资料直接呈现。宫廷宴会、地方庆典、民间节气均要焚香。富贵人家车轿服玩常要熏香。香囊、香粉、香珠、香膏等香身美容之物,更为各阶层的女性共同喜爱并使用。

“恬淡寂寞,非世所尚”:中国香学性格的概括。这句话出自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对“深静香”的评价。黄庭坚在评价由欧阳元老(欧阳献)为他配制的“深静香”时说:“此香恬淡寂寞,非世所尚,时时下帷一炷,如见其人。”

日本香道:有100 多个流派,大体分为“御家流”与“志野流”。前者是贵族流派,图风雅,重气氛,香具豪华,程式繁中求柔;后者是武家(士)流派,重精神修养,香具简朴,程式简中有刚。在日本,习练香道被视作一门神秘深奥的艺术,从最初的闻香,到第二年练香灰造型,到第三年进入综合练习,经过4 年修炼才可获得“初传”证书,若晋升为师范“皆传”级则需要15 年,升到“奥传”一级需要25至30年。

[音乐]良宵引-上官小轩

[剪辑] Jacky

[出品] 将饮茶CHA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订阅、转发、留言,让更多朋友听到我们❤。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得闲茶水间By 将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