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的话】
这是“在水中呼吸”的第一期,我们想在“38妇女节”这一天不成熟的聊聊母亲——回归家庭的母亲和在职场工作的母亲。选题起源于主播过年回家带娃的经历,在短短不到半个月的带娃过程中,主播深刻感受到照看小孩对女性精神上的重压,以及生理上的疲惫不堪。借此,我们再次意识到:当一名母亲成为女性时,她的道路变得如此狭窄:回归家庭——她的“自我”将被无限缩小,不得不的做母亲、妻子,唯独做不了自己。她要面临无上限提高的母职压力,不确定的经济状况,日后重返职场更是困难重重。继续留在职场——成为平衡型母亲,这也极其困难,照看小孩将极大的花去母亲的精力,使她疲于应对工作。又或者她努力拼搏事业,也会受到来自家人、来自公司对她没做好母亲的指责。成为母亲,这是进也难、退也难的道路。社会赋予“母亲”太多特质,却忘记母亲也是人。我们想要探讨的是:抚养小孩不应该只是母亲的职责,也是家庭的职责,社会的责任。培养小孩几乎是种利他行为,社会文化反复强调“母亲”的神性时,是社会、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尤指父亲)在变相的逃避责任。在“38妇女节”这天,我们不想再呼唤母亲的神性,不想再去指责家庭主妇,也想理解职场妈妈的辛苦,我们希望将焦点回到女性本身,回到人本身,去感知以及理解女性的真实处境。这不是一期轻松愉快的节目,这是女性在水中呼吸的真实境况,只有去了解、去探讨,一切才有浮出水面的一天。感谢你的收听。
注:本期讨论的书籍有《回归家庭?》和《职场妈妈生存报告》。《回归家庭?》是作者沙尼·奥加徳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伦敦女性及其伴侣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书中可以看到这些高知女性缘何回归家庭,她们在职场面临着何种困难,又在回归家庭后有怎样的焦虑,结构性的性别不平等怎样困住了她们。《职场妈妈生存报告》的作者凯特琳·柯林斯采访了瑞典、德国、意大利和美国的职场妈妈,书中详细介绍了各国在育儿帮助方面不同的政策、制度,以及职场妈妈在育儿上各有不同的压力。如果你听完本期播客对上述两本书有兴趣,期待你的阅读~特别备注:“38妇女节”是所有18岁以上成年女性的节日,国际38妇女节是为了纪念妇女权利运动设立的国际性节日,也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我们在这天讨论“母亲”,并不意味着妇女节跟已婚女性划上等号~这是所有女性的节日!祝女性听众们38妇女节快乐,在这一天,过得愉快顺意吧~
【主播】阿黑胖老师
【本期剧透】03:45 带娃是一种被PUA的过程07:49 只要你爱这个小孩,TA的屎都是香的16:17 大家对于母亲会有很多的期待25:17 对于职场女性,会有一种期待——你是可以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女性33:53 如果家庭里面女性承担很多家务,他的孩子会认为女性就是应该承担家务42:16 社会对于每个家庭育儿做的社会准备很少52:26 当生育小孩后,家庭内部的分工会变得大大不平等57:00 很多时候,你未必有什么问题01:00 我们总是在强调女性的义务、责任,却忽略了男性的责任【本期使用的音乐】再见爱人郭柯宇【后期制作】胖老师【logo】胖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