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武夷岩茶是什么茶?为什么有人称之为中国茶的天花板?大红袍究竟有多少含义?岩韵、山场、枞味、做青到底是什么意思?……武夷岩茶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为乌龙茶类中的明珠,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
本期邀请到岩茶著名品牌「岩上」主理人刘一焙,全方位聊了聊岩茶知识。刘一焙家学渊博,父亲是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中国制茶大师刘国英。我们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武夷岩茶的奥秘、制作「空谷幽兰」的要点,一次性给你讲透。
📢📢「得闲茶水间」有听众群啦!欢迎大家加群聊天👇🏻群内不定期掉落各种福利!
[聊天的人]
刘一焙,岩上&岩上心舟主理人。美国西北大学硕士,留美深造后选择回归岩茶行业,坚守传统与创新传承并序,创立现代化茶品牌「岩上心舟」,在业内首创非遗挂耳岩茶。「岩上」始于1998年,由第一批中国制茶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国英老师所创,集茶叶种植、加工、审评、教培、科研、推广于一体。
丛二,资深媒体人,「将饮茶CHA」编辑
景雁,湖岸出版人、「将饮茶CHA」品牌创立者
[时间轴]
part1 武夷岩茶的定义与品种
04:37 武夷山的茶跟水一样日常
06:10 武夷岩茶在中国六大茶类中的地位
08:38 武夷岩茶的品种
10:16 大红袍的多重定义
13:47 大红袍/肉桂/水仙的区别
17:06 肉桂为什么这么红?牛肉/马肉是什么?
20:27 武夷岩茶小品种之白鸡冠
22:54 武夷岩茶小品种之名丛系列
part12 武夷岩茶的工艺
25:33 为什么武夷岩茶的工艺天下第一?
26:57 武夷岩茶工艺之采摘、萎凋
28:48 武夷岩茶工艺之做青
33:54 武夷岩茶工艺之炒青、揉捻
38:36 武夷岩茶工艺之初焙、审评
40:09 武夷岩茶工艺之焙火(电焙VS炭焙)
part3 武夷岩茶的山场与岩韵
44:50 岩韵到底是什么?
48:02 岩骨花香、骨鲠与喉韵
52:08 山场之武夷山茶园生态
56:30 山场之坑涧与岗上、正岩与半岩
58:49 枞味到底是什么?
part4 一款名茶背后的故事
1:00:51 “空谷幽兰”的品种、工艺与山场
1:06:34 空谷幽兰的诞生:何谓极致
1:12:23 高端岩茶的焙火:轻火与重火
1:16:13 岩茶的第四维度:时间的陈化
1:19:00 两瓶铁盖茅台换到的居然是假茶
[提及名词]
刘国英,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第一批(乌龙茶类)中国制茶大师,武夷山民间斗茶赛发起人,南平市首批科技特派员,正高级农艺师。2014年刘国英荣获中国艺术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2015年《武夷岩茶的冲泡与品鉴方法》地方标准起草组人员,出版过《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一书。
吴觉农(1897—1989),我国现代茶业奠基人,被誉为“当代茶圣”。1919年赴日留学,立志振兴中国茶业。回国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茶业专业和全国性茶叶总公司,又在福建武夷山麓首创了茶叶研究所。其著作《茶经述评》是研究陆羽《茶经》的权威之作。
陈椽(1908—1999),著名茶学家,中国现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从事茶学教育与研究60年,被誉为“一代茶宗”。著有《制茶全书》《茶业通史》等近40部著作,为创立茶学分支学科和建立完整的中国茶业教育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德华(1941-2020),武夷岩茶名家,从事武夷岩茶名枞品种研究40余年,尤其对大红袍的剪枝繁育与制作技艺贡献卓越,被誉为“大红袍之父”。
武夷岩茶制茶工艺,传统武夷岩茶制法可分为萎凋(两晒两晾)、做青(摇青、做手、静置)、炒青、揉捻、复炒、复揉、初焙(毛火、走水焙、抢水焙)、扬簸、晾索、拣剔、复焙(足火)、团包、补火等十三道工序。
乾隆提及武夷茶的诗句:《冬夜煎茶》:建城杂进土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
空谷幽兰:岩上的著名产品,诞生于 2008 年,是刘国英老师的成名作之一,亦是武夷岩茶中山场、原料与工艺的极致表达。空谷幽兰的生长环境、栽培管理、采摘精细度、运输与制作环节的把控不计成本,同时还需抢天晴采摘,轻火炭焙,以近乎苛刻的标准做熟做透,茶叶不会随时间流逝而返青,反而使其香气馥郁多变。
[音乐] Just the Two of Us - Bill Withers,Grover Washington, Jr.
[剪辑] Jacky
[出品] 将饮茶CHA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订阅、转发、留言,让更多朋友听到我们❤。
By 将饮茶武夷岩茶是什么茶?为什么有人称之为中国茶的天花板?大红袍究竟有多少含义?岩韵、山场、枞味、做青到底是什么意思?……武夷岩茶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为乌龙茶类中的明珠,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
本期邀请到岩茶著名品牌「岩上」主理人刘一焙,全方位聊了聊岩茶知识。刘一焙家学渊博,父亲是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中国制茶大师刘国英。我们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武夷岩茶的奥秘、制作「空谷幽兰」的要点,一次性给你讲透。
📢📢「得闲茶水间」有听众群啦!欢迎大家加群聊天👇🏻群内不定期掉落各种福利!
[聊天的人]
刘一焙,岩上&岩上心舟主理人。美国西北大学硕士,留美深造后选择回归岩茶行业,坚守传统与创新传承并序,创立现代化茶品牌「岩上心舟」,在业内首创非遗挂耳岩茶。「岩上」始于1998年,由第一批中国制茶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国英老师所创,集茶叶种植、加工、审评、教培、科研、推广于一体。
丛二,资深媒体人,「将饮茶CHA」编辑
景雁,湖岸出版人、「将饮茶CHA」品牌创立者
[时间轴]
part1 武夷岩茶的定义与品种
04:37 武夷山的茶跟水一样日常
06:10 武夷岩茶在中国六大茶类中的地位
08:38 武夷岩茶的品种
10:16 大红袍的多重定义
13:47 大红袍/肉桂/水仙的区别
17:06 肉桂为什么这么红?牛肉/马肉是什么?
20:27 武夷岩茶小品种之白鸡冠
22:54 武夷岩茶小品种之名丛系列
part12 武夷岩茶的工艺
25:33 为什么武夷岩茶的工艺天下第一?
26:57 武夷岩茶工艺之采摘、萎凋
28:48 武夷岩茶工艺之做青
33:54 武夷岩茶工艺之炒青、揉捻
38:36 武夷岩茶工艺之初焙、审评
40:09 武夷岩茶工艺之焙火(电焙VS炭焙)
part3 武夷岩茶的山场与岩韵
44:50 岩韵到底是什么?
48:02 岩骨花香、骨鲠与喉韵
52:08 山场之武夷山茶园生态
56:30 山场之坑涧与岗上、正岩与半岩
58:49 枞味到底是什么?
part4 一款名茶背后的故事
1:00:51 “空谷幽兰”的品种、工艺与山场
1:06:34 空谷幽兰的诞生:何谓极致
1:12:23 高端岩茶的焙火:轻火与重火
1:16:13 岩茶的第四维度:时间的陈化
1:19:00 两瓶铁盖茅台换到的居然是假茶
[提及名词]
刘国英,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第一批(乌龙茶类)中国制茶大师,武夷山民间斗茶赛发起人,南平市首批科技特派员,正高级农艺师。2014年刘国英荣获中国艺术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2015年《武夷岩茶的冲泡与品鉴方法》地方标准起草组人员,出版过《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一书。
吴觉农(1897—1989),我国现代茶业奠基人,被誉为“当代茶圣”。1919年赴日留学,立志振兴中国茶业。回国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茶业专业和全国性茶叶总公司,又在福建武夷山麓首创了茶叶研究所。其著作《茶经述评》是研究陆羽《茶经》的权威之作。
陈椽(1908—1999),著名茶学家,中国现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从事茶学教育与研究60年,被誉为“一代茶宗”。著有《制茶全书》《茶业通史》等近40部著作,为创立茶学分支学科和建立完整的中国茶业教育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德华(1941-2020),武夷岩茶名家,从事武夷岩茶名枞品种研究40余年,尤其对大红袍的剪枝繁育与制作技艺贡献卓越,被誉为“大红袍之父”。
武夷岩茶制茶工艺,传统武夷岩茶制法可分为萎凋(两晒两晾)、做青(摇青、做手、静置)、炒青、揉捻、复炒、复揉、初焙(毛火、走水焙、抢水焙)、扬簸、晾索、拣剔、复焙(足火)、团包、补火等十三道工序。
乾隆提及武夷茶的诗句:《冬夜煎茶》:建城杂进土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
空谷幽兰:岩上的著名产品,诞生于 2008 年,是刘国英老师的成名作之一,亦是武夷岩茶中山场、原料与工艺的极致表达。空谷幽兰的生长环境、栽培管理、采摘精细度、运输与制作环节的把控不计成本,同时还需抢天晴采摘,轻火炭焙,以近乎苛刻的标准做熟做透,茶叶不会随时间流逝而返青,反而使其香气馥郁多变。
[音乐] Just the Two of Us - Bill Withers,Grover Washington, Jr.
[剪辑] Jacky
[出品] 将饮茶CHA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订阅、转发、留言,让更多朋友听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