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南洋 | 聚焦东南亚

Vol.31 网络平台与文艺创作的化学反应,狮城年轻人在社媒的文艺创作之路


Listen Later

大家好!我是梅子,来自新加坡

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社交媒体了,在线上发表创作门槛比较低,还能与读者即时互动,那么在狮城,新加坡的年轻人在社媒的发展如何?社媒是不是会吸引更多在新加坡的年轻人写作,激发创作欲望?

今天梅子就和你聊聊在新加坡的年轻人如何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文艺创作和发展。

其实和国内一样,新加坡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自己的文艺作品发布在网络上,或者直接经营属于自己的社媒平台。与传统媒体相比,线上媒体的门槛较低,可承载的信息量更大,同时具有时效性、互动性等优点,更受年轻人的青睐。


近期,梅子就关注到新加坡的四名对文艺创作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以及他们的社媒平台和学校社团的发展情况。

之一,南洋理工大学读书的学生姜一创立了“虚拟文学”,是一个发表文学作品的微信公众号,文章的主要类型是科幻小说和日记随笔。


之二  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人文学院的一个社团“华苑”和“舞墨文苑”。


梅子也是近期才关注到这个“舞墨文苑”的,这个平台在新加坡的年轻人群中大力推广华语和中华文化,影响着年青一代,是一件令人感到欣慰的事。而且越来越多的本地年轻人愿意积极参与活动,延续着华族文化艺术的发展。

如果说“舞墨文苑”展示了社媒的多样性,“虚拟文学”则展示了社媒的自由度。姜一离开学校社团,独立创建属于自己的平台,追求理想中的纯粹文学与科幻文学。最近,姜一和熊何宇航开始利用社媒的互动性来探索新的文学形式。主角是一个叫陈南行的南洋理工大学学生,他的导师研发了时空穿越的机器帮助陈南行解决感情问题,不同的创作者选择不同的时空理论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虚拟文学”的读者也可以加入这个科幻故事系列的创作。


在新加坡的创作也同样是来源于社会和生活,而年轻人更青睐的展示平台都是线上的社交媒体,这也是现今年轻人的最佳选择。当我们做一件事时,如果能不断收获正向的反馈,这件事就很容易坚持下去。作品的获奖和发表,对于创作者来说无疑是正向激励。这四名创作者或参加过线下的文学创作比赛,或在传统纸媒上发表过文章,这些经历都成为了他们坚持创作的动力。但如今他们青睐的展示平台都变成了线上的社交媒体。

四名喜欢创作的年轻人都是外地学生,在新加坡升学、生活多年。有种说法是,新加坡是一个有未来而无历史的国家。人无法描述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有经历才会有经验,是在新加坡学习的经验增加了他们人生经历的厚度和丰富度。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所以在这里能够接触到世界各地的人,让他们的视野更广阔,认识许多不同背景写作的朋友,擦出不同的火花。

希望年轻人们积极面对生活,都能像他们一样充满对科学和文学的向往与想象,在社交媒体上占有一席之地,既得到了发展,也能将文艺创作更直接快速地深入大众之中。


我是梅子,感谢你的聆听和支持,同他们一样我也在喜马拉雅开始了自己的原创播客之路,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作和分享,希望你喜欢我的节目,你的订阅、转发和评论,是你对我最大的支持,也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乐活南洋 | 聚焦东南亚By 枝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