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真好2022

VOL.43HEA游广州之北京路下篇|同一条路走了又走,同一个地方去了又去


Listen Later

从我们仨的北京路记忆,到北京路历史挖掘,这期终于到了真正的HEA游实操一期。

因为现在只有nicole一个人驻守广州,这次的游览重任主要交给我们的小幺妹。

六个北京路关键字——两轴+两片+多点

  • “两轴”指十字形传统轴线,包括竖向的北京路古代中轴线和横向的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东西向轴线。
  • “两片”指昌兴街民国商住街坊和大佛寺宗教文化街坊。
  • “多点”指分布在街区范围内的不可移动文物、推荐历史建筑线索、传统风貌。

本期总共分为三大板块:

05:19- 09:40  【第一个板块:埋在北京路地下的千年古道】

(清→西汉)

每个年代的路面的方式和砖头大小不一样

清代:南北纵向平铺的麻石板,石板变大一些,中间和两侧的砖石铺砌,方向不同,有一条明显的中线

明代:明代的路面中线以黄砂岩石板南北纵向平铺,两侧为东西向平铺

宋元路面,以清灰砖东西向侧放铺砌

北宋的砖与宋元砖大小上差不多,但是北宋路面用地砖按“人”字纹平铺,而不是侧放,显得大气舒朗。

在南汉宫殿遗址出土的地砖,模印着蝴蝶牡丹纹,繁复精致。

唐代的青灰砖在东西向平铺的基础上,每隔两三米,会用两排东西向侧砖间隔,跟南汉不同。

走过大唐,本该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但可能是考古发掘没有揭示这一时期路面,我们直接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南越国时期。其实,这段西汉南越国时期的路面,仿造的是南越国宫署的走道,中间平铺两行素面砂岩石板,两侧砌70*70厘米印花砖夹边。

南越路面的尽头,你会看到真正的古代路面。当然,是在地下。上面有“千年古道遗址”石牌。透过玻璃罩,可以看到北宋、宋元、明代时期的路面,随着年代的久远逐渐下沉。我们也从上至下,看看不同时期的北京路的真实路面。

09:50 - 40:20 【第二个板块:行走在北京路上面的walk路线】

早上出发,从药洲遗址、庐江学院、南越国水关遗址到大佛寺

中午去惠福美食街打卡

打卡完,继续沿着我们的路线,

从陈李济、拱北楼遗址,一直到太平馆、老字号一条街、都城隍庙、万木草堂

40:25 【第三个板块:33&nicole心水推荐】

👅吃

传统美食:

👉🏻富临食府👉🏻超记/民记/万兴煲仔饭👉🏻容记猪脚姜醋👉🏻步步高升钵仔糕新派美食:👉🏻大头虾👉🏻Season Fruit馥果👉🏻肥豚肉骨茶👉🏻花开米上🥤喝👉🏻 豆事 The Dose👉🏻 墟 Sidetrack Cafe

👉🏻 Nap Cafe Lab瞌研所

🏊♀️玩👉学府西街的“广式涂鸦”👉书坊街👉流水井👉盐运西👉百年骑楼展馆

本期🎵:《广州》脆莓(Brickleberry)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天气真好2022By 天气真好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