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Week 2-3: 鮣魚的共生法則 – 整合地圖與雷達,完美執行高確定性獵食計劃! – Nyra AI Agent: 定時定法定量三單停手不貪學習網"
日期: 2025-04-22 (涉及案例分析日期為 2025-04-15)
目標受眾: NQ Future New York AM 1K Trader
核心概念:
本文件闡述了鮣魚交易法的核心整合原則:「共生法則」。該法則強調將 15K 時間框架的「戰場地圖」與 1K 時間框架的「戰術裝備」進行無縫整合,以提高在波動劇烈的 NYAM 市場中的交易勝率和風險管理能力。這種整合就像海洋中的鮣魚同時理解大洋流(15K)和精確識別鯊魚獵食時機(1K)。
主要主題與重要思想:
- 什麼是鮣魚交易的「共生法則」?
- 定義: 將 15K「戰場地圖」和 1K「戰術裝備」完美融合的協同交易系統。
- 目的: 在高流動性、高波動的 NYAM 市場中,整合兩種時間框架的優勢,實現持續穩定的利潤。
- 核心要素:多時間框架分析流程: 先從 15K 確定整體趨勢和關鍵水平,再轉向 1K 尋找具體進場點。
- 雙重確認原則: 確保 15K 的戰略方向與 1K 的戰術信號相互支持。
- 流動性捕捉策略: 利用 15K 識別重要流動性區域,配合 1K 精確定位獵取時機。
- 一致性執行框架: 根據統一的交易計劃,有紀律地執行所有步驟。
- 為什麼「共生法則」對 NYAM 交易至關重要?
- NYAM 時段的單一時間框架分析存在局限性,容易產生誤判、虛假信號,難以兼顧大方向和精確止損,對市場變化反應慢。
- 共生法則的優勢在於:
- 減少誤判: 雙重視角提供更全面的市場認識。
- 提高勝率: 15K 指引 + 1K 精確信號形成雙重確認。
- 優化風險管理: 15K 提供目標,1K 優化止損位置。
- 適應市場變化: 15K-1K 互相驗證,更早發現趨勢轉折。
- 實例說明: 15K 看漲,但 1K 在重要阻力位受阻,這種不一致性提醒交易者等待更明確的確認信號。
- 共生法則的三階段交易流程:
- 第一階段:地圖繪製(15K 分析)確定 BIAS (通過 EMA 排列、VWAP 斜率、Key Level 關係)。
- 識別 Key Levels (標記 K1, K2, K3, K4 等)。
- 預判 DOL (可能的流動性目標,如 SSL/BSL)。
- 評估 結構 (上升趨勢、下降趨勢)。
- 第二階段:精確定位(1K 分析)在價格接近 15K 關鍵區域時切換到 1K。
- 尋找 微觀結構 (MSS 或 BOS)。
- 確認信號 (與 15K BIAS 一致的進場信號)。
- 評估 信號質量 (成交量、EMA 支撐、價格行為模式)。
- 設計 精確進場 (確定價位、止損、目標)。
- 第三階段:執行與管理(交易執行)設置 條件單 (使用 Bracket 功能,進場、$75 止損、$500 止盈)。
- 持倉管理 (根據價格反應調整)。
- 紀律執行 (遵循「一單一口、每天最多三單、連輸二單停手」)。
- 交易後分析 (記錄、分析、改進)。
- 1K 分析的五大戰略價值:
- 精確入場:在關鍵位置捕捉最佳進場時機。
- 捕捉微結構:發現更大時間框架尚未顯現的轉折。
- 優化 R:R 比:將 $75 止損轉化為 $500 獲利的關鍵。
- 過濾假突破:區分真實突破與機構誘多/誘空。
- 降低風險敞口:精確設定止損位置,避免過早進場。
- 共生法則的關鍵成功因素:
- 建立一致性分析框架: 在 15K 和 1K 中使用相同的技術指標和概念 (如 EMA、Order Block、FVG、MSS/BOS 定義)。
- 掌握恰當的分析順序:正確順序: 先大後小 (15K -> 1K),等待收斂 (價格接近 15K 關鍵區域),反覆驗證 (不斷回顧 15K)。
- 常見錯誤: 先看 1K、過早切換到 1K、忽視 15K 變化。
- 學會處理分析衝突:衝突是市場給予的警告,暗示機構操作或不確定性。
- 處理原則: 耐心等待,優先考慮 15K 方向 (當 15K 看漲 1K 出現賣壓時);謹慎,等待共振或放棄 (當 1K 信號強烈但與 15K 相反時);降低倉位或風險,或放棄 (當方向一致但 1K 信號質量不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