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川城讲故事

为什么中国古代到了王朝中后期就会出现土地兼并?


Listen Later

大家好,我是@兰川城
为什么中国古代到了王朝中后期就会出现土地兼并?
中国封建王朝常常有一个规律:王朝早期阶段,皇权比较强大,土地相对平均,其他世家豪强力量较小,不足以与皇权抗衡,社会相对安定。
到了王朝中后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批农民破产,被迫卖掉土地,甚至卖儿卖女,豪强们趁机吃进土地,吸纳人口。《红楼梦》里所描写的那些大家族,无一不是庄园无数,奴婢成群。
土地虽然还是那么多,但此时国库税赋收入常常减少,皇权与豪强们的力量此消彼长,国家不再能够有效运转,社会开始混乱,各种势力趁势而起,王朝最终走向崩溃。
土地兼并之后,国库收入为什么会减少呢?
中国古代自战国以后,早期主要以人丁税为主。唐中期安史之乱以后,开始推出“两税法”,土地税和人丁税并重,但是由于种种阻力并没有达到目的。
北宋王安石和明朝中期张居正的变法,有关税制部分,也主要是想把以人丁税为主,改为以土地税为主。但最终也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清朝雍正元年实行“摊丁入亩”,才算彻底终结人丁税。
地主豪强之所以想尽办法抵制土地税,是因为有户籍的居民一旦卖身为奴婢,会失去户籍。人丁税只按户籍人口征收,地主家土地多而户籍人口很少,以人丁税为主能占很大便宜。
土地兼并,户口流失,国库收入自然会减少。
但是在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的前提下,即使完全实行土地税,没有功名免税特权,也没有任何营私舞弊,土地兼并照样会不可避免。
种地在古代是个高风险行业,总会有人遇到旱涝、虫害、盗匪等等天灾人祸,家底儿厚实的大户们即使一开始土地不多,也更不容易破产。一旦有农户破产,大户们就可以低价收购土地,吸纳人口。
雪球一旦滚动,就不会停止,此消彼长,愈演愈烈。地主豪强们实力可以大到架空皇权,操控国家。流民聚集,暴动四起,直到有一天重新洗牌,封建王朝的兴乱交替似乎不可避免。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兰川城讲故事By 兰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