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纹脉:瓷器纹饰三千年

《文明·纹脉:瓷器纹饰:从魏晋风度中汲取灵感》


Listen Later

瓷上风华:魏晋风度与竹林七贤的千年纹脉乱世之花:魏晋风度的时代土壤

魏晋南北朝,这个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公元 3 到 6 世纪的特殊时期,是一个政权更迭如走马灯般频 繁、战争烽火连绵不绝的乱世。从 220 年曹丕代汉建立曹魏,开启三国鼎立的局面,到 589 年隋朝灭 陈实现全国统一,这长达 369 年的时间里,仅大一统的西晋维持了短短 37 年的统一局面,其余时间华 夏大地均处于分裂割据之中。

政权交替往往伴随着血腥与阴谋,汉禅魏、魏禅晋、晋禅宋…… 每一次的 "禅让

" 背后,皆是各方势力激烈的角逐与残酷的杀戮。在这动荡的局势下,战争频繁爆发,百姓生活在水深 火热之中,生命如风中残烛般脆弱。据记载,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 年)官方统计人口约 5648 万 ,但历经三国争雄、魏晋禅让、八王之乱等战乱后,到三国末期(280 年)官方户籍统计仅 767 万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数据未包含豪强荫户、屯田户和兵户等未入籍人口,现代研究估算实际人 口约 1500-2000 万 。不仅如此,天灾与人祸交织,水旱灾害频发,"天下水旱,人民相食" 的惨状屡 见不鲜;瘟疫也在这片土地上肆虐,仅汉末 70 余年,就发生瘟疫 17 次,"建安七子" 中的徐干、陈琳 、应玚、刘桢、王粲等 5 人皆死于建安二十二年(217 年)的大瘟疫 。 在这样的乱世中,曾经被视为正统、备受尊崇的儒家礼法和忠君爱国思想,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难以再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和行为的准则。人们开始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深刻反思:每日为功名利禄 奔波,在这动荡不安的世道里究竟有何价值?是继续在世俗的泥沼中挣扎,还是另寻出路,追求内心 的安宁与自由?于是,在道家思想和当时盛行的玄学影响下,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崇尚自然无为、精神 自由,以一种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魏晋风度" 由此应运而 生。

竹林七贤:自由灵魂的传奇天团

在践行 "魏晋风度" 的众多人物中,"竹林七贤" 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存在,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诠释 着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嵇康,堪称当时的顶级帅哥与音乐才子,史载其 "龙章凤姿,天质自然",身姿挺拔,气质超凡脱俗 。他精通古琴,一曲《广陵散》弹得出神入化,成为千古绝响。然而,他性格刚直,对司马氏集团的 专权极为不满,不屑与之同流合污。最终,遭人诬陷,被判处死刑。临刑之际,他面不改色,泰然自 若地取来古琴,弹奏《广陵散》,曲毕,长叹一声 "《广陵散》从此绝矣!" 随后从容赴死 。关于司 马昭是否后悔处死嵇康,史书记载存在分歧,《世说新语》称其 "寻悔焉",但现代研究多认为此说可 能为后人附会 。 阮籍,行事风格别具一格,练就了令人称奇的 "青白眼" 绝技。据《晋书・阮籍传》记载,遇到志同道 合、惺惺相惜之人,他便以青眼相待;若碰上那些追名逐利、虚伪做作的官僚俗客,他则毫不掩饰地 翻白眼 。有一回,嵇康的哥哥嵇喜前来吊丧,阮籍毫不客气地对其翻白眼,嵇喜满心不悦地离去; 而当嵇康带着酒和琴前来时,阮籍立刻露出青眼,热情相迎 。他还常常独自驾车,漫无目的地游 荡,直到走到路的尽头,无法前行,便会停车大哭,那哭声中或许饱含着对乱世的无奈与对人生的迷 茫。 刘伶,堪称 "酒仙" 下凡,对酒的痴迷达到了极致。《世说新语・任诞》记载,他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有一次甚至因嫌热,索性脱光衣服,赤身裸体地待在家里。有客人前来拜访,对他的行为表示惊讶和 不满,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这般言语,充满 了对世俗礼法的嘲讽与蔑视。他还曾让仆人扛着锄头跟随自己,扬言:"我要是喝死了,你就随便找个 地儿把我埋了就行!" 其对生死的豁达与洒脱,令人惊叹。 山涛,虽在文学成就上或许不及嵇康、阮籍等人那般耀眼,但他在政治和人事管理方面却有着卓越的 才能。他早年与嵇康、阮籍等人一同隐居山林,饮酒作乐,畅谈人生哲学。然而,随着时局的变化, 他最终选择踏入仕途,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人脉,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他与嵇康在政 治立场和人生观上存在分歧,嵇康还曾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与他绝交,但在嵇康临终之际,却将 儿子嵇绍托付给了山涛,而山涛也不负所托,将嵇绍培养成才,这段从绝交到托孤的故事,展现了他 们之间复杂而深厚的情谊。 向秀,与嵇康等人交往密切,常一起在嵇康家门前的柳树下打铁自娱,配合默契。他对《庄子》有着 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所著《庄子注》"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对后世玄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嵇康、吕安被司马昭害死后,向秀被迫入仕,但他 "在朝不任职,容迹而已",内心始终坚守着对 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王戎,自幼聪慧,善于清谈,是 "竹林七贤" 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他出身名门,早年也有过一段潇洒不 羁的生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局的变迁,逐渐变得世俗,热衷于功名利禄。然而,他在文学和哲 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其言论和思想在当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与阮籍并称为 "大小阮"。他精通音律,善弹琵琶,其音乐才华在当时备受赞誉 。他为人旷达,不拘小节,常与叔父阮籍及其他贤士在竹林中畅饮作乐,以琴音抒发内心的情感,展 现出了独特的魏晋风度。 这七位贤士,常常相聚于竹林之中,饮酒作乐,抚琴长啸,清谈玄学,吟诗作画。虽然学术界对 "竹林 " 是否为实际地名存在争议 ,但 "竹林七贤" 已成为象征精神自由的文化符号。他们的故事和精神, 照亮了那个黑暗压抑的时代,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心中永恒的精神偶像。 瓷上高风:魏晋风度在瓷器纹饰中的映照 竹林七贤以及其他高士形象,在瓷器纹饰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了中国瓷器艺术中一道独特 而亮丽的风景线。这一题材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魏晋风度所代表的自由 超脱、追求精神独立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高尚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追求相契合,引发了后世文 人墨客的强烈共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魏晋风度的推崇逐渐融入到瓷器艺术创作中,使得竹林 七贤等高士形象成为瓷器纹饰的重要内容。 从五代时期长沙窑瓷器上初现竹林七贤纹饰的雏形开始,历经岁月的洗礼和艺术的传承,到明清时期 ,这一题材在瓷器上的表现达到了鼎盛。尤其是景德镇瓷器的崛起,凭借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多样的 装饰手法,将竹林七贤及其他高士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瓷器之上。

(一)瓷器上的竹林七贤图案例

明崇祯青花竹林七贤葫芦瓶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2021 年敬和春拍曾出现一件同类拍品(编号 59) ,高 33 厘米,估价 1-2 千港元 。此瓶瓶口微撇,长颈修长,瓶身呈优美的葫芦形,胎质细腻坚实 ,釉面白中泛青。青花色泽淡雅柔和,画面布局繁而不乱,将竹林七贤在竹林中饮酒、抚琴、吟诗的 场景描绘得生动传神。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绘画笔触流畅自如,在崇祯同类青花葫芦瓶中较为罕见。 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笔筒同样令人瞩目。2020 年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此类笔筒以 20.79 万美 元成交 。该笔筒器型规整,胎质缜密坚实,叩之声音清脆悦耳。五彩色彩斑斓绚丽,红似火焰 ,绿如翠玉,蓝若深海,黄像骄阳,将竹林七贤在竹林中吟诗作乐的场景渲染得热闹非凡。画面细腻 入微,人物的服饰纹理、面部表情等都刻画得细致入微,生动地展现了七贤的风采与个性。

(二)其他高士图纹饰案例

除了竹林七贤图,瓷器上还有许多其他以高士为主题的纹饰,如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等,这些纹 饰同样蕴含着魏晋风度的精神内涵。 王羲之爱鹅图瓷器纹饰,生动地描绘了东晋杰出书法家王羲之爱鹅的场景。据《晋书・王羲之传》记 载,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 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需注意的是,唐代李白诗中误作 "写黄庭换白鹅",实则应为 《道德经》。在明成化斗彩高士杯上的羲之爱鹅图中,王羲之的头、手及下身衣着均以青花描绘 ,色泽深沉而典雅;上身衣服轮廓内填以矾红,鲜艳夺目。僮儿手捧图书,鹅为赭色,形态逼真,展 现出王羲之悠然自得、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陶渊明爱菊图纹饰,也是瓷器上常见的高士图题材。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诗句,表达 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超脱的向往。在瓷器纹饰中,陶渊明常常与菊花一同出现,他身着素 袍,手持菊花,神态安详,目光中透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周围的菊花或绽放,或含苞待 放,色彩鲜艳,形态各异,散发着淡雅的清香。整个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 陶渊明远离尘世喧嚣,回归自然本真的心境。 纹脉新语:当代视角下的瓷器纹饰新章 在当代社会,大众审美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且注重文化内涵的显著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强烈,对于瓷器纹饰的审美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而是更加倾向于简 约、时尚且富有创意的设计。他们希望瓷器纹饰既能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契合现代生活的节奏 和审美需求,体现出独特的个性与品味。同时,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市场对具有传统文化元素 瓷器的需求持续增长,无论是作为高端艺术品收藏,还是作为日常生活用品装饰,蕴含传统文化内涵 的瓷器都备受青睐。这为瓷器纹饰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一)对传统纹饰的创新设计

在当代瓷器纹饰设计中,对传统纹饰进行创新设计是传承和发展魏晋风度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我们 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简化与抽象传统纹饰,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传统的竹林七贤纹饰图案往 往较为复杂,细节繁多,我们可以提取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如人物的姿态、服饰的线条、竹林的形 态等,进行简化和抽象处理。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来表现人物的神韵和场景的氛围,去除繁琐 的细节,使纹饰更加简洁明了,富有现代感。同时,将传统纹饰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新颖独特 的设计风格。例如,将现代的简约风格融入竹林七贤纹饰中,运用简洁的色彩搭配和流畅的线条,展 现出七贤的潇洒与自由;或者将竹林七贤纹饰与现代的科技元素相结合,如在瓷器表面运用镭射、光 影等效果,营造出奇幻的视觉效果,赋予传统纹饰新的生命力。 明式家具以其简约流畅的线条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 的思想和对自 然的崇尚。我们可以借鉴明式家具的设计理念,将其简约风格融入竹林七贤纹饰中。在人物造型上, 去除过多的装饰和细节,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和姿态,展现出七贤的洒脱与自在。在 竹林的描绘上,运用简洁的笔触和淡雅的色彩,表现出竹林的清幽与宁静,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 境。通过这种融合,使竹林七贤纹饰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又具有现代简约的美感,更符合当代 大众的审美需求。

(二)满足多元市场需求

不同消费群体对瓷器纹饰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偏好,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些差异,开发多样化的产品, 以满足多元市场需求。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他们追求时尚、个性和新鲜感,对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 理解和诠释。我们可以针对他们的需求,开发具有时尚感和创新性的文创瓷器。将竹林七贤纹饰与现 代流行元素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创意的瓷器饰品、文具、家居用品等。比如,制作以竹林七贤为主题 的陶瓷手机壳,将七贤的形象以卡通漫画的形式呈现,色彩鲜艳,充满活力,既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 个性手机壳的需求,又传播了传统文化;推出竹林七贤主题的陶瓷书签,将七贤的诗句与形象雕刻在 书签上,兼具实用性和文化内涵,深受学生和年轻文艺爱好者的喜爱。 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他们注重瓷器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追求高品质、高工艺的作品。我们可以 为他们打造具有收藏价值的高端瓷器,采用精湛的工艺和优质的材料,精心绘制竹林七贤纹饰。运用 传统的手工绘画技艺,将七贤的形象和场景细腻地描绘在瓷器上,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展现出高 超的艺术水平。同时,限量生产,赋予每件作品独特的编号和证书,增加其稀缺性和收藏价值。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文明·纹脉:瓷器纹饰三千年By ROA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