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纹脉:瓷器纹饰三千年

《文明·纹脉:瓷上奔马与卧羊的文化内涵 》


Listen Later

一、瓷上奔马:速度与力量的华章

(一)马在历史长河中的关键角色

马,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回溯古代,马是当之无愧的最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时代,马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和空间距离,让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车水马龙” 这一成语,生动地描绘了车马川流不息的繁华景象,从中足以窥见马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冷兵器时代,马更是战场上决定胜负的核心力量,“金戈铁马” 便是对战争场景的生动写照。马的速度和力量,使骑兵具备了强大的机动性和冲击力,能够在战场上迅速突破敌方防线,改变战争的局势。无论是卫青、霍去病率领汉军大破匈奴,还是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大陆,马都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与战士们并肩作战,为国家的疆土扩张和安全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

除了交通和战争,马在农业生产和驿传通讯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农业生产中,马能够帮助农民进行耕地、拉车等繁重的劳动,提高生产效率,为粮食的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在驿传通讯方面,“快马加鞭” 的信使们骑着矫健的骏马,在各个驿站之间飞速穿梭,传递着重要的政令、军情和信息,确保了国家行政的正常运转和信息的及时传递。可以说,马的存在直接关系到古代社会的效率、安全和疆域的稳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二)奔马纹饰的象征寓意

奔马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极为丰富的象征意义,它是速度、力量、耐力和成功的象征。当我们看到一匹骏马在广袤的草原上奔腾时,那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和矫健有力的身姿,不禁让人联想到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一马当先”“万马奔腾” 等成语,生动地展现了马的速度和力量所带来的强大气势,让人感受到一种无畏的勇气和蓬勃的生命力 。而 “马到成功” 这个成语,则更是将马与成功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它代表着只要具备了马一样的果断和行动力,就能在事业、学业等方面迅速取得理想的成果,反映了古人对成功的渴望和追求。

在古代,对于那些渴望入仕为官、光宗耀祖的人来说,“马上封侯” 这个图案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画面中,一匹骏马上骑着或站着一只猴子,“马上” 既表示在马背上,又寓意着 “立刻、马上”;“猴” 与古代爵位的 “侯” 谐音,因此,“马上封侯” 就象征着很快就能加官进爵、获得高位,表达了人们对仕途顺利、功成名就的美好祈愿 。这种利用谐音来传达吉祥寓意的方式,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

马的矫健形态和奔腾气势,也一直是艺术家们钟爱的创作主题。从汉代的画像石中,我们可以看到线条简洁却充满力量感的马的形象,它们或奔跑、或站立,展现出了汉代雄浑大气的艺术风格;唐代的三彩马则以其色彩鲜艳、造型逼真而闻名于世,它们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唐代社会繁荣昌盛的象征;而历代绘画大师如唐代韩干、近代徐悲鸿等人笔下的骏马图,更是将马的神韵和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韩干的马画注重写实,他笔下的马膘肥体壮、神采奕奕,体现了唐代的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徐悲鸿则融合了中西绘画技法,他所画的奔马笔墨酣畅、气势磅礴,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表达了对自由、奔放精神的追求。在瓷器上,奔马纹饰同样精彩纷呈,唐三彩中的骏马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奔腾而起;明清时期的青花、五彩瓷器上,各种奔马图、八骏图以及与人物组合的场景,更是将马的活力与精神展现得栩栩如生,成为了瓷器装饰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三)瓷器上奔马纹饰经典案例

清代粉彩奔马花卉纹瓷瓶,是一件极具艺术价值的瓷器珍品。此瓷瓶通高 26 厘米,口径 3.2 厘米 ,底径 6.9 厘米,直口,细长颈,鼓腹,圈足,造型优美典雅,线条流畅自然。瓶身通体以绿色云纹为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仙境般的世界。在这绿色云纹之上,绘有飞奔的骏马、娇艳的花卉和精美的多宝纹,近底处还绘有一周波涛纹,各种纹饰相互映衬,层次分明,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生动逼真的画面。飞奔的骏马身姿矫健,鬃毛飞扬,四蹄生风,仿佛在广袤的草原上尽情驰骋,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花卉则色彩鲜艳,形态各异,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娇艳盛开,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多宝纹象征着吉祥如意、富贵繁荣,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波涛纹则汹涌澎湃,富有动感,与奔马的奔腾之势相互呼应,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这件瓷瓶的绘画技法娴熟高超,画师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将各种纹饰描绘得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充分展现了清代粉彩瓷器的独特魅力 。其色泽艳丽,绿、红、黄、蓝等色彩相互交织,交相辉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不禁为之赞叹。它不仅是一件实用的瓷器,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价值,为我们研究清代瓷器艺术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明代中期的 “4 奔马” 内火焰图青花碗,同样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瓷器精品。该碗直径 12.5 厘米,造型规整,线条简洁流畅。碗内绘制的四匹奔马围绕着火焰图,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昂首嘶鸣,有的低头奋进,有的腾空而起,有的疾驰而过,每一匹马都充满了动感和力量。画师巧妙地运用青花颜料,通过浓淡不同的笔触,勾勒出奔马的轮廓和肌肉线条,使其立体感十足,仿佛呼之欲出。火焰图则绘制得熊熊燃烧,光芒四射,与奔马的奔腾之势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激昂的氛围,寓意着马到成功、红红火火。青花发色深沉浓郁,釉光温润细腻,展现了明代中期青花瓷的高超工艺水平。这件青花碗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因其独特的纹饰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收藏界的宠儿,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明代瓷器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二、瓷中卧羊:温顺与吉祥的诗篇(一)羊的驯化与文化象征溯源

羊,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约一万年前。在漫长的岁月里,羊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最初作为食物来源,到后来提供羊毛、羊奶等资源,羊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性格温和,与世无争,总是默默地在草原上吃草、繁衍,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这种温顺的性格特质,使得羊在文化中被赋予了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

在文化象征意义上,羊代表着温顺、善良、宁静和孝顺。其中,“羊羔跪乳” 的典故,更是深入人心。据说,小羊羔在吃母乳的时候,前腿总是跪着,仿佛在表达对母亲哺育之恩的深深感激。这一行为被古人视为孝道的象征,常被用来劝勉世人要孝敬父母,感恩亲情 。在古代的许多文献和故事中,都能看到 “羊羔跪乳” 的记载和引用,它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孝” 的重要体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这种对羊的文化解读,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动物行为的细致观察,更反映了他们对道德伦理的重视和追求,将动物的行为与人类的道德准则相联系,赋予了羊深刻的文化内涵。

(二)卧羊纹饰的吉祥密码

羊能成为重要的吉祥图案,与 “谐音梗” 有着密切的关系。“羊” 的发音,与 “阴阳” 的 “阳” 完全一致,而 “阳” 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光明、积极、生发的力量,寓意着万物生长、蓬勃发展 。更为关键的是,“羊” 与 “吉祥” 的 “祥” 发音相近,在古文字中,“羊” 和 “祥” 有时甚至可以通用,“大吉羊” 就是 “大吉祥” 的意思。这种谐音上的关联,使得羊与吉祥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人们表达美好祝愿和祈愿的重要象征。

“三阳开泰” 是羊纹中最著名的吉祥图案,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涵。该图案通常描绘三只羊在和煦的阳光下悠闲自得的场景,这里的 “三阳” 既指三只羊,更深层的含义则源于《易经》。在《易经》中,农历十一月冬至时,阴气最盛,阳气初生,称为 “一阳生”;到了正月,阳气进一步生长,达到 “三阳生”,此时代表着冬去春来,阴气消散,阳气上升,天地和畅,万象更新,是非常吉利的兆头 。“开泰” 则表示开启、带来吉祥、安泰的意思。因此,“三阳开泰” 整个图案寓意着否极泰来、万事亨通、新年伊始、吉祥如意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三只羊的画面,更是古人对自然节律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的体现,通过这一图案,人们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寄托其中,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迎来好运和幸福。

(三)瓷器上卧羊纹饰典型范例

东汉绿釉红陶卧羊尊,是一件极具代表性的瓷器珍品,现藏于周口市博物馆。这件卧羊尊长 36.6 厘米,宽 15.8 厘米,高 23 厘米,口径 5.4 厘米 ,采用卧姿跪地的造型,嘴巴微张,形态栩栩如生。它以红陶为质地,表面覆盖着一层碧绿明净的绿釉,釉色鲜艳夺目,为整件器物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东汉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生产得到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而羊作为祥和的代表,成为了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这件卧羊尊不仅是一件实用的酒器,更寄托着主人对来生过上富足祥和日子的美好期望。其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将羊的温顺善良展现得淋漓尽致,是汉代铅釉陶中的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

三国两晋时期的青瓷羊形烛台,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1958 年出土于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吴墓,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烛台高 15.3 厘米,长 23 厘米 ,整体造型为一只卧羊,羊体肥壮,昂首张口,似在咩咩叫。它通体施青釉,釉色均匀,釉面滋润,展现了当时青瓷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羊的背部有一个圆孔,用于插放蜡烛,设计巧妙,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 。这件青瓷羊形烛台,不仅是一件照明工具,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为我们研究三国两晋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宋元白釉地黑彩绘 “三阳开泰” 纹梅瓶,是一件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的瓷器精品。瓶身上,古代瓷绘艺人用简洁而生动的线条,描绘了三只羊的形象,一只目视远方的大角羊站立在两只闲适的跪卧羊后面,画面温馨、祥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此画构图简洁,线条流畅,色彩对比鲜明,白釉的纯净与黑彩的浓郁相互映衬,使图案更加突出。“三阳开泰” 的主题,寓意着冬去春来、吉祥如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件梅瓶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宋元时期社会文化的生动写照,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

三、纹脉新语:传统纹饰的现代变奏(一)当代大众审美偏好洞察

在当代社会,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大众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喜爱愈发浓厚。奔马和卧羊纹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大众的青睐。人们在欣赏这些纹饰时,不仅被其外在的形态美所吸引,更被其所蕴含的文化寓意所打动 。奔马的矫健与力量,象征着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契合了当代人追求梦想、勇于拼搏的价值观;卧羊的温顺与祥和,则传递出宁静、美好的生活愿景,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对内心平和的渴望 。

与此同时,当代大众对创新设计的追求也日益凸显。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纹饰的简单呈现,而是希望看到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巧妙融合,以展现出全新的视觉效果和文化韵味。例如,在一些现代家居装饰中,设计师将奔马和卧羊纹饰进行简化、变形或重新组合,使其更符合现代简约的审美风格;在时尚领域,设计师将这些纹饰应用于服装、饰品等设计中,通过新颖的材质和工艺,赋予其时尚感和潮流感 。这种创新设计既保留了传统纹饰的文化基因,又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趋势。

(二)市场需求与应用领域分析

在当代市场中,含有奔马和卧羊纹饰的瓷器依然具有较高的需求,其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在艺术收藏领域,这类瓷器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备受收藏家们的追捧。一些制作精良、年代久远的瓷器珍品,更是在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成为了收藏界的宠儿 。例如,一件清代的粉彩奔马纹瓷瓶,在某次拍卖会上以数百万的价格成交,彰显了其在收藏市场的重要地位。

在家居装饰领域,含有奔马和卧羊纹饰的瓷器能够为家居环境增添一份文化气息和艺术氛围。它们可以作为摆件、花瓶、餐具等,放置在客厅、书房、餐厅等空间,起到装饰和点缀的作用。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文明·纹脉:瓷器纹饰三千年By ROA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