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纹脉:瓷器纹饰三千年

《文明·纹脉:从陶瓷纹饰看构图法则:古老智慧的现代启示》


Listen Later

从陶瓷纹饰看构图法则:古老智慧的现代启示

在《文明・纹脉》第 5 集中,我们深入探索了陶瓷纹饰这一独特艺术领域中的构图与法则。陶瓷纹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展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更蕴含着丰富的设计智慧。了解这些纹饰布局的 “语法”,对于设计师而言是一座宝贵的灵感宝库,对于广大文化爱好者来说,则是一把能开启深入欣赏陶瓷艺术大门的钥匙。

陶瓷纹饰的分区艺术

古人在绘制陶瓷纹饰时,犹如精心规划一幅宏大的画卷,根据器物的不同部位进行巧妙分区。以常见的瓶子为例,其主要区域包括口沿、颈部、肩部、腹部、胫部和足部。这种分区方式既顺应了器物本身的形状,使绘制过程更加得心应手,又能赋予整个画面起伏、节奏与层次感,避免了单调与呆板。

通常,最重要的主题纹饰,如象征皇权的龙纹或讲述历史故事的图案,会被安置在面积最大、最为显眼的腹部,成为整个器物的视觉焦点。而口沿、颈部、肩部和足部等 “边边角角”,则常采用带状、重复性的纹样作为装饰,这些被称为 “边饰” 或 “辅助纹饰” 的图案,虽非主角,却如绿叶般衬托出主体纹饰的华丽与庄重。

对于盘子、碗这类敞口器物,分区稍有不同,主要分为口沿、内壁和盘心 / 碗心。其中,盘心 / 碗心如同舞台的中心,常常上演着最精彩的 “重头戏”,如灵动的大鱼、娇艳的牡丹等。

纹饰 “行话” 解读开光:打破单调,聚焦精彩

“开光” 这一术语,乍听之下颇具神秘色彩,实则是一种极富创意的设计手法。它宛如设计师在器物表面 “咔嚓” 一声打开了一扇窗户,工匠们先在整体底色或 “锦地” 背景上,勾勒出各种形状的区域,如圆形、方形、花瓣形(菱花形、海棠形)、书卷形等,然后在这个被框定的 “窗户” 内绘制主要图案,如山水、人物、花鸟等。

“开光” 的妙处在于打破了大面积纹饰带来的单调感,瞬间吸引观者的视线,使其聚焦于 “窗口” 内的重要画面。在清代那些华丽繁复的彩瓷大瓶上,“开光” 技法被广泛运用,其效果堪称惊艳。

锦地:繁花似锦,层次丰富

“锦地”,顾名思义,就是用细密、重复的几何图案或小花纹,如同织锦缎一般铺满某个区域,作为背景。常见的锦地纹样有回纹锦(形如 “回” 字不断重复)、金钱锦(类似铜钱)、龟背锦(六边形,形似乌龟壳)以及冰梅锦(如冰裂开般)等。

这种做法为画面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与华丽感,仿佛给瓷器披上了一层绚丽的 “锦缎”。“锦地” 常出现在 “开光” 区域之外,或作为口沿、足部的边饰,与其他纹饰相互映衬,营造出 “繁花似锦” 的视觉效果。

缠枝:生生不息,富贵绵延

“缠枝”,从字面理解即为 “缠绕的枝条”,它描绘的是花卉枝蔓连绵不断、相互缠绕并向四面八方延伸的图案。其中,缠枝莲、缠枝牡丹最为常见。缠枝纹所传达的生生不息、富贵绵延、子孙万代的美好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在明清的青花瓷上,缠枝纹几乎成为了 “标配” 纹饰,随处可见其优美的身姿。

折枝:清新雅致,疏朗轻盈

与 “缠枝” 相对的是 “折枝”,它舍弃了无尽的藤蔓,而是描绘仿佛刚从树上折下的一小枝花或一小束果,如带着几朵花的梅花、挂着几颗果实的葡萄、饱满的寿桃等。这种画法更为写实,构图疏朗、轻盈,留白较多,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文艺气息。

连续图案:重复的节奏与秩序

连续图案包括 “二方连续” 和 “四方连续”。“二方连续” 沿着一条线重复,常用于边饰,如在口沿、足部绘制一圈不断重复的图案;“四方连续” 则向四面八方重复,可铺满整个器物表面,形成类似 “锦地” 的效果。它们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 “重复” 创造出节奏与秩序。

瓷器实例分析

以故宫中清代乾隆时期的大瓶子为例,其纹饰布局堪称运用上述构图法则的典范。口沿处可能是一圈回纹的二方连续,为整个器物奠定了规整的基调;脖子上装饰着如藤蔓缠绕的蕉叶纹或缠枝花卉,增添了灵动之美;肩膀上的如意头云肩纹,寓意吉祥如意;最显眼的腹部,采用 “开光” 技法,开出方、圆或花瓣形的 “窗户”,里面绘制着精致的山水人物,成为视觉核心;“窗户” 外的背景铺满了如织锦般的 “锦地”,可能是回纹锦或花卉锦,丰富了画面层次;靠近底足的地方,一圈变形的莲花瓣纹(二方连续),使整个器物在庄重中又不失灵动。

通过对不同部位的精心 “分区”,灵活运用开光、锦地、缠枝、折枝、连续图案等技法,古代匠人们在立体的器物上营造出了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层次丰富、华丽而和谐的装饰效果。这些构图法则与器物造型完美融合,共同铸就了中国陶瓷艺术的无穷魅力。

古老法则的现代演变

这些传统的构图法则并非只存在于古老的陶瓷之上,在当今的视觉世界中,它们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并以各种形式演变和应用着。

在网页设计中,信息卡片、内容模块的划分,类似于现代版的 “开光”,通过清晰的区域界定,引导用户的注意力,使重要信息得以突出展示。服装设计中,密集的背景印花图案,恰似 “锦地” 的变体,为服装增添丰富的质感与视觉层次。甚至在制作 PPT 或海报排版时运用的对称、重复、留白等原则,也暗暗契合了古老的构图原理,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信息、创造视觉美感、引导视线。

这些看似 “老掉牙” 的法则,在现代设计中依然具有实实在在的借鉴意义。它们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的桥梁,让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通过了解陶瓷纹饰的基本构图法则,我们仿佛掌握了一门独特的 “语法”。而在下一集中,我们将深入探索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图腾 —— 龙纹,揭开其背后关于权力、信仰和民族精神的神秘密码。让我们一同期待,继续在《文明・纹脉》的世界中畅游,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文明·纹脉:瓷器纹饰三千年By ROA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