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纹脉:瓷器纹饰三千年

《文明·纹脉:“福禄寿喜”在瓷器上的精彩呈现》


Listen Later

引言:瓷语寄情,吉意绵绵

在中国灿烂的瓷器文化中,纹饰犹如一部无声的史书,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与情感。而其中,吉祥话纹饰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观体现,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 ,将人们内心深处的祈愿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简单的几何纹,到唐宋瓷器上逐渐丰富的花鸟、人物纹,再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吉祥话纹饰,这一演变历程见证了吉祥文化在瓷器艺术中的不断发展与传承。

在众多吉祥话中,“福禄寿喜” 堪称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元素,它们宛如四颗璀璨的明珠,贯穿了中国历史的长河,深深烙印在人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里。福,代表着福运与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美满的期盼;禄,象征着权利与功名,体现了对事业有成的追求;寿,寓意着平安与长寿,表达了对生命长久的渴望;喜,则意味着喜庆与喜悦,饱含着对生活充满欢乐的向往 。这四个字涵盖了人们对生活最基本、最核心的几大盼头,是幸福生活的高度凝练。

《文明・纹脉》作为一档专注于解读中国瓷器纹饰背后文化密码的大型播客节目,宛如一位智慧的引路人,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听众穿越历史的时空,揭开瓷器纹饰神秘的面纱。在这趟奇妙的文化之旅中,“福禄寿喜” 这一主题更是备受关注,它是节目深入探究中国吉祥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其在瓷器上多样表现形式的剖析,让我们得以领略古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与浪漫的艺术表达。

一、“福” 纹:福运满瓷间

(一)福字之态

“福” 字,作为中国人心中对幸福生活最凝练的表达,在瓷器上的呈现形式丰富多样,极具艺术魅力 。从字体风格来看,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皆有运用,每种书体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篆书的古朴典雅,线条规整而富有韵律,宛如一首古老的歌谣,吟唱着历史的厚重;隶书的蚕头燕尾,笔画舒展大气,似在诉说着古人的豁达与从容;楷书的端庄严谨,结构规整对称,体现了一种秩序之美,仿佛在彰显着生活的安稳与和谐;行书的流畅灵动,笔画间的呼应连贯,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洒脱,展现出生活的活力与灵动;草书的狂放不羁,笔锋自由奔放,宛如一幅激情四溢的画卷,表达着对幸福的热烈追求 。这些不同书体的 “福” 字,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书写,更是艺术家们情感与个性的抒发,是中国书法艺术与瓷器文化的完美融合 。

在瓷器上,“福” 字的大小、位置安排也极为讲究,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大型瓷器上的 “福” 字往往醒目大气,占据主要位置,如一些大缸、大盘等,硕大的 “福” 字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主人对幸福的强烈渴望与坚定追求,它是家庭或场所的福气象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感染力 。而小型瓷器上的 “福” 字则小巧精致,或作为点缀,或隐藏在纹饰之中,如一些小巧的瓷碗、瓷碟、瓷瓶等,虽不张扬,但却以一种细腻的方式传递着福气,给人一种温馨、含蓄的美感,需要人们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中的韵味 。有的 “福” 字位于瓷器的中心位置,成为整个画面的焦点,寓意着福运中心,所有的美好都围绕着它展开;有的则分布在瓷器的边缘,如口沿、足部等,寓意着福气环绕,生活处处充满幸福 。还有些 “福” 字与其他纹饰相互交织,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的吉祥画面,如与花卉纹相结合,寓意着福运如花般绽放;与龙凤纹相结合,寓意着福运与尊贵相伴 。

(二)蝙蝠呈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因其 “蝠” 与 “福” 谐音,成为了福气的象征,深受人们喜爱 。在瓷器纹饰里,蝙蝠的造型丰富多样,姿态各异,充满了艺术想象力 。有的蝙蝠展翅高飞,仿佛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寓意着福运高远,如《诗经》中所云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展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气势,象征着福气如同高飞的蝙蝠,源源不断地降临 ;有的蝙蝠倒挂枝头,“倒挂” 与 “到” 谐音,巧妙地表达了 “福到” 的美好寓意,这种独特的造型充满了趣味性和文化内涵,给人以惊喜之感 ;还有的蝙蝠形态圆润,翅膀微微收拢,给人一种温和、亲切的感觉,寓意着福气的温和降临,生活中的幸福如同这圆润的蝙蝠,温暖而舒适 。

蝙蝠纹饰常常与其他元素搭配,形成更为丰富的吉祥寓意 。与如意纹搭配,构成 “福在眼前” 的图案,如意代表着顺心如意,蝙蝠与如意相结合,寓意着福气就在眼前,幸福触手可及,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与寿桃纹组合,寓意 “福寿双全”,寿桃是长寿的象征,蝙蝠与寿桃的搭配,表达了人们对幸福与长寿的双重追求,希望生活中既有福运相伴,又能健康长寿 ;与祥云纹相伴,寓意 “洪福齐天”,祥云象征着祥瑞,蝙蝠在祥云间飞舞,仿佛福运如同天空中的祥云,广阔无边,体现了人们对极大福气的向往 。在一件清代的粉彩瓷器上,五只蝙蝠围绕着一个寿字飞翔,构成了 “五福捧寿” 的经典图案,五只蝙蝠分别代表着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这五福,围绕着寿字,寓意着五福齐聚,共同守护着长寿,画面精美,寓意深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全面向往 。

(三)福纹名瓷

清雍正粉彩福寿纹盘堪称 “福” 纹瓷器中的经典之作,充分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工艺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此盘造型规整,线条流畅,盘壁弧度优美,给人一种典雅的美感 。在工艺上,采用了粉彩技法,这是一种在康熙五彩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釉上彩工艺,其独特之处在于在彩绘时添加了白色的彩料 “玻璃白”,利用其乳浊效果,使画出的图案能够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出一种粉润柔和的感觉 。盘心以细腻的笔触绘有寿桃与蝙蝠,寿桃色泽鲜艳,形态饱满,从黄色过渡到红色,过渡自然,红的斑斑点点恰到好处,仿佛能感受到寿桃的鲜嫩多汁 。桃花长叶,阴阳面效果清晰,但并不强烈刺目,正面树叶用绿色,反面绿中偏蓝、偏暗,反映了受光面的变化,树叶分布疏密合理,动感强 。矾红绘就的蝙蝠飞翔于寿桃之间,蝙蝠的翅膀线条流畅,姿态生动,仿佛在欢快地传递着福气 。盘壁与盘心的纹饰相互呼应,整体布局疏密有致,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这件瓷器不仅是一件实用的器具,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将 “福” 文化与瓷器艺术完美融合,体现了古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

二、“禄” 纹:仕途荣华入瓷章

(一)禄意溯源

“禄”,在古代汉语中,最初指的是官员的俸禄,即官员任职所获得的薪资、福利与待遇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记载:“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这里的 “禄”,便是指俸禄,体现了 “禄” 与官员身份及物质待遇的紧密联系 。在古代社会,“禄” 不仅是一种经济收入,更象征着权力、地位与社会认可 。官员通过获得俸禄,维持自身及家庭的生活,彰显其在社会等级体系中的地位,是实现个人价值与家族荣耀的重要途径 。对于文人墨客而言,追求 “禄” 意味着踏上仕途,施展才华,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 。从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到朝堂之上的官员,“禄” 贯穿了他们的人生追求 。

(二)鹿纹寓禄

由于 “鹿” 与 “禄” 谐音,鹿纹便成为了 “禄” 在瓷器纹饰中的象征符号 。在瓷器上,鹿纹的造型丰富多样,生动地展现了鹿的各种姿态 。有的鹿纹以写实手法呈现,鹿的形态逼真,骨骼肌肉的线条清晰流畅,仿佛能感受到它的灵动与活力 。其鹿角枝杈分明,或向上伸展,或向后弯曲,充满力量感;眼睛明亮有神,透露出温和与机敏;身姿矫健,或奔跑、或站立、或卧伏,栩栩如生 。如宋代磁州窑瓷器上的鹿纹,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出鹿的轮廓,虽寥寥数笔,却将鹿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一种质朴而生动的美感 。有的鹿纹则采用写意手法,更注重传达鹿的神韵与气质 。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突出鹿的某些特征,使鹿纹更具艺术感染力 。比如,有的鹿纹将鹿角描绘得更加夸张,线条更加流畅飘逸,仿佛是灵动的符号,寓意着禄运的高远与顺畅 。

鹿纹常常与其他元素组合,形成具有丰富寓意的吉祥图案 。与蝙蝠、寿桃组合,构成 “福禄寿” 图案,蝙蝠象征 “福”,寿桃象征 “寿”,三者结合,寓意着幸福、财富与长寿齐聚 。在一件明代的青花瓷瓶上,绘制着蝙蝠飞舞、鹿儿奔跑、寿桃满枝的画面,整个图案布局紧凑,色彩鲜艳,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全面向往 。与松树搭配,形成 “松鹿图”,松树象征长寿与坚韧,鹿象征禄,寓意着长寿与高官厚禄相伴 。在清代的一些瓷器上,常能看到苍松挺拔,鹿儿在松树下悠然自得的画面,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三)禄纹典例

清光绪粉彩百鹿图尊是 “禄” 纹瓷器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这件瓷器造型端庄大气,敞口,口下渐广,垂腹,圈足,肩部对称饰有矾红描金螭龙耳,增添了器物的庄重与华丽之感 。其工艺精湛,采用粉彩技法,色彩丰富而细腻 。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百鹿的形态,每只鹿的神态、动作各异,栩栩如生 。或奔跑追逐,展现出活力与激情;或相依相偎,体现出温馨与和谐;或卧地憩息,呈现出悠然自得的神态 。周围衬以山林、小溪、灵芝和花草等景物,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 。远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近景中,苍松翠柏挺拔屹立,枝叶繁茂,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小溪潺潺流淌,水波荡漾,增添了画面的灵动之感 。灵芝和花草点缀其间,色彩斑斓,寓意着吉祥如意 。

从历史背景来看,这件粉彩百鹿图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 。在清代,鹿文化和鹿祭制度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高潮 。满族对鹿的原始崇拜尤为重视,他们认为鹿作为风雨之神和上天的使者能够通天 。清人以骑射立国,武功定天下,清朝历代帝王对于骑射围猎尤为重视,每年秋季在内蒙古卓索图、昭乌达二盟之牧地举行大规模的围猎活动,围猎区内设置行宫,以满洲八旗兵为营卫,凡内外蒙古扎萨克均率左右分班扈从,这一活动被即称为 “木兰秋狝”,意为 “哨鹿” 。乾隆皇帝至木兰围场四十次,行围五百九十二场,期间猎鹿无数 。因而鹿的意象又包含了乾隆帝不忘祖先创业艰难,祈求国运昌盛之意 。赋予了此双重意义的百鹿尊堪称帝王铭德之器,天禄永昌,彰天下之大,显盛世之治 。光绪时期的粉彩百鹿图尊,既是对传统鹿纹瓷器的传承,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吉祥寓意的追求 。

在市场价值方面,清光绪粉彩百鹿图尊备受藏家关注 。其珍稀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在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 。例如,在某次重要拍卖会上,一件清光绪粉彩百鹿图尊以高价成交,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目光 。其市场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与吉祥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

三、“寿” 纹:岁月悠长瓷上留

(一)寿字百态

“寿” 字,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代表着长寿、健康与生命的延续 ,是对美好生活最基本的祈愿 。在瓷器纹饰里,“寿” 字的表现形式极为丰富,彰显了古人对长寿的强烈渴望与独特的艺术创造力 。从字体上看,篆体的 “寿” 字古朴典雅,线条婉转流畅,充满了神秘的古韵,仿佛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其笔画的粗细变化、结构的疏密安排,都蕴含着一种古朴的美感,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充满了文化的沉淀 。隶书的 “寿” 字,蚕头燕尾,笔画规整,具有一种端庄大气的美感 。它的横画起笔厚重,收笔飘逸,给人一种稳重而不失灵动的感觉,体现了古人对长寿的庄重祈愿 。楷书的 “寿” 字则端庄秀丽,结构严谨,每一笔画都恰到好处,展现出一种秩序之美 。它的笔画规整,字形端正,象征着生活的安稳与健康,让人感受到一种踏实的幸福感 。行书的 “寿” 字,笔画流畅连贯,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洒脱,富有动感与活力 。它的书写速度较快,笔画之间的呼应连贯,体现了生命的不息与活力,表达了人们对长寿生活的积极追求 。草书的 “寿” 字,狂放不羁,笔锋自由奔放,充满了艺术的张力 。它以简洁而富有变化的线条,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象征着生命的自由与不羁,是对长寿的一种豁达表达 。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文明·纹脉:瓷器纹饰三千年By ROA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