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纹脉:瓷器纹饰三千年

《文明·纹脉:蝴蝶纹:瓷器装饰中的永恒魅力》


Listen Later

引言:蝴蝶与瓷器的奇妙邂逅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瓷器装饰纹样中,蝴蝶纹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彩。它以自然界中蝴蝶为蓝本,将其符号化、图案化,赋予瓷器别样的装饰性与艺术性。蝴蝶,这一轻盈灵动、色彩斑斓的生物,从远古时代起便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被视作吉祥美好的象征 ,广泛应用于各类艺术创作,瓷器装饰领域更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蝴蝶纹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涵盖爱情、福气、长寿等诸多美好寓意,还凭借其曼妙的形态、多变的样式,为瓷器增添了灵动之美与浪漫气息。从宋代开始,蝴蝶纹在瓷器装饰中崭露头角,历经元明的发展演变,至清代达到鼎盛,成为瓷器装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深入探究蝴蝶纹在瓷器上的演变轨迹、文化寓意与艺术特色,宛如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领略中国传统瓷器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一、蝴蝶纹的文化意象溯源(一)爱情象征:梁祝化蝶的千古绝唱

在中华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如同一首缠绵悱恻的千古绝唱,深深扎根于民族记忆深处。东晋时期,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与同窗梁山伯相知相爱,却因门第等世俗阻碍,良缘难成 。梁山伯郁郁而终,祝英台在出嫁途中,跳入梁山伯的坟墓,二人魂魄最终化作蝴蝶,双宿双飞。这一凄美动人的结局,赋予了蝴蝶忠贞爱情的象征意义,使其成为人们对美好爱情向往与追求的寄托。

在各类文化艺术创作中,梁祝化蝶的元素频繁出现,不断强化着蝴蝶与爱情的紧密联系。绘画领域,艺术家们用细腻笔触描绘梁祝化蝶瞬间,色彩明艳,线条流畅,将蝴蝶的轻盈与爱情的坚贞完美融合。陶瓷装饰里,蝴蝶纹常被用于表现爱情主题,与象征爱情的花卉图案组合,构成浪漫的画面,传达对爱情的美好祝愿。文学作品中,以梁祝化蝶为蓝本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借蝴蝶意象抒发爱情的悲欢离合,如 “彩蝶双飞梦亦痴,梁祝故事万人知”,将爱情的执着与蝴蝶的灵动交织,引发读者共鸣。

(二)哲学意蕴:庄周梦蝶的思辨之境

庄周梦蝶,一个充满奇幻色彩与哲学深度的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梦中幻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怡然自乐,竟忘记自己原本是庄周 。醒来后,他陷入深深思索:究竟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这个看似简单的梦境故事,蕴含着道家深邃的哲学思想。

从哲学层面看,庄周梦蝶引发了人们对物我界限、真实与虚幻、生与死以及精神自由等诸多问题的深刻思考。庄子借这一故事,表达道家 “天人合一”“物我不分” 的核心观念,认为世间万物本质相通,无绝对界限,人们应超越狭隘自我,回归自然,追求心灵自由解放。蝴蝶那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姿态,恰似道家追求的超脱物外、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成为自由、变化和对生命本质哲思的象征。在后世文学艺术创作中,庄周梦蝶常被引用,为作品增添哲学韵味与文化内涵。如李商隐《锦瑟》中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借庄周梦蝶典故,表达人生如梦、理想虚幻的感慨。艺术作品里,也常以蝴蝶象征自由灵魂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如一些绘画作品中,蝴蝶在广阔天地间自由飞翔,寓意摆脱尘世束缚,追寻精神自由。

(三)福气与长寿:谐音文化的吉祥寓意

在中国民间文化中,蝴蝶凭借独特的谐音文化,承载着福气与长寿的美好寓意,深受百姓喜爱。“蝶” 与 “福” 发音相近,在某些方言或古音中更为接近,由此引发人们意念上的联想,将蝴蝶视为带来福气和好运的吉祥物 。在传统吉祥图案里,蝴蝶常与其他象征福气的元素组合,如 “福在眼前” 图案,蝴蝶与铜钱搭配,“钱” 谐音 “前”,寓意福运即将降临;“福运迭至” 图案,多只蝴蝶层层叠加,象征福气源源不断,绵延不绝。

蝴蝶的 “蝶” 与表示七八十岁高龄老人的 “耋” 发音完全相同,古人认为活到七八十岁便是长寿,“蝶” 因此与 “耋” 紧密相连,成为祝福长寿的吉祥符号,尤其在清代,这一寓意在祝寿题材器物上极为流行。陶瓷器中,常见绘有蝴蝶纹的寿碗、寿瓶等,蝴蝶或与寿桃、松柏等象征长寿的元素组合,或单独出现,表达对长寿的祈愿。在剪纸、刺绣等民间工艺中,蝴蝶纹也广泛应用于祝寿作品,如剪纸作品中,以蝴蝶为主体,搭配 “寿” 字及其他吉祥图案,制成精美的窗花,张贴于家中,增添喜庆氛围,表达对长辈的美好祝福。

二、瓷器上蝴蝶纹的发展脉络(一)早期萌芽:唐宋时期的悄然出现

蝴蝶纹在瓷器装饰中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高度繁荣的时期,绘画、雕塑、工艺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为瓷器装饰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虽然目前发现唐代瓷器上蝴蝶纹的实例相对较少,但在一些唐代织物、铜镜等文物上,蝴蝶纹已崭露头角,呈现出圆润饱满、大气华丽的风格,常与花卉组合,展现出盛世繁荣的景象。例如唐代的蛱蝶穿花纹镜、雀蝶纹镜、花鸟蝶纹镜等,蝴蝶纹作为装饰元素,与其他纹饰相互映衬,生动地展现出唐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受当时艺术风格影响,唐代瓷器上的蝴蝶纹虽未成为主流装饰,但已初见端倪,为后世蝴蝶纹在瓷器装饰中的发展埋下伏笔。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黄金时代,瓷器制作工艺达到了极高水平,同时,花鸟画盛行,对瓷器装饰产生了深远影响,蝴蝶纹在这一时期开始在瓷器上广泛出现 。宋瓷上的蝴蝶纹多采用刻划、贴花等技艺进行装饰,造型简洁雅致,线条细腻流畅,注重对蝴蝶形态的精准描绘,虽色彩不如后世绚烂,但高贵典雅,充满文人气韵 。如宋吉州窑剪纸凤梅蝶纹盏,以剪纸贴花手法将双蝶纹与双凤相结合,形简神传,独具特色;内蒙古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越窑青釉洗、河北定县北宋塔基出土的定窑白釉花口洗,都在洗心划刻细线双碟纹,线条纤细,蝴蝶形态栩栩如生,体现出宋代瓷器装饰的精湛技艺与高雅审美 。这一时期,蝴蝶纹的构图常取蝴蝶对飞纹样作圆形构图,双飞的蝴蝶被视为自由恋爱的象征,与当时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相呼应,也反映出宋代文化对情感表达的细腻与含蓄 。

(二)发展成熟:明清时期的大放异彩

明清时期,蝴蝶纹在瓷器装饰中迎来了发展的鼎盛阶段,成为重要的装饰主题,被广泛应用于青花瓷、五彩瓷、斗彩瓷、粉彩瓷等各类瓷器之上 。明代瓷器上的蝴蝶纹,造型繁复多样,构图更加丰富饱满,写实性显著增强。在青花瓷、五彩瓷、斗彩瓷中,蝴蝶常与花卉组成 “花蝶纹” 主题纹饰,生动展现出蝶恋花的美妙意境 。如明成化款斗彩团花蝶纹盖罐,罐身以斗彩技法绘制团花蝶纹,蝴蝶色彩鲜艳,姿态各异,与周围花卉相互映衬,画面和谐优美,充满生机;明宣德款青花花蝶纹盘,盘心绘有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图案,青花发色浓艳,蝴蝶与花卉的线条流畅自然,极具艺术感染力 。蝴蝶纹还常作为辅助纹样点缀在花鸟画面中,起到烘托气氛、增添灵动之感的作用 。

清代,随着制瓷工艺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粉彩技术的成熟,为蝴蝶纹的表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粉彩是一种釉上彩,色彩丰富多样,可运用晕染、渲染等技法调配出细腻柔和、富有层次感的颜色,能够逼真地表现出蝴蝶翅膀上微妙的色彩变化、斑斓图案以及毛茸茸的质感 。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上的蝴蝶纹,绘制精美绝伦,色彩艳丽夺目,栩栩如生,堪称工笔花鸟画的瓷上佳作 。例如雍正粉彩团蝶纹碗,以草花与双飞蝶构成的 5 组团蝶纹均匀环布碗壁,蝴蝶的翅膀纹理、色彩过渡细腻自然,与周围草花搭配相得益彰,精致美观,尽显皇家的高贵与典雅 。

除了工艺的进步,清代蝴蝶纹在寓意表达上也更加丰富多元。除了延续爱情、福气、长寿等传统寓意,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组合纹饰,蕴含着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如 “瓜碟纹”,以瓜蔓与蝶纹相配,谐音 “瓜瓞”,习称 “瓜瓞绵绵”,寓意子孙万代连绵不绝 。典型作品有乾隆粉彩瓜蝶纹瓶,瓶身绘有瓜蔓缠绕,蝴蝶在其间飞舞,画面生动形象,寄托了人们对家族兴旺、子孙繁衍的美好祈愿 。“百蝶纹” 也颇为流行,取 “百耋” 之意,“蝶” 与 “耋” 音同,寓意长寿,同时也象征着荣华富贵 。如清光绪款粉彩百蝶瓶,白地粉彩,瓶身主纹饰为色彩斑斓的百蝶图,各色彩蝶翩翩起舞,绘画细腻,色彩柔和,在白色器身的映衬下,彩蝶显得分外美丽 。瓶口沿描金,紧贴口沿下为如意云头纹,肩部有两道金圈,圈内为一圈西番莲图案,间以篆书寿字;圈足上面为一圈变体须弥饰,底部足圈无釉,底心有红色楷书 “大清光绪年制” 6 字 2 行款 。此瓶不仅体现了高超的制瓷工艺,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是清代瓷器中蝴蝶纹装饰的杰出代表 。

三、瓷器蝴蝶纹经典案例赏析(一)明成化斗彩团蝶纹罐:宫廷艺术的精致典范

明成化斗彩团蝶纹罐造型精巧,罐身直口,丰肩,肩以下渐敛,近足处略外撇,圈足规整,整体线条圆润流畅,小巧玲珑,尽显成化时期瓷器造型的典雅之美 。罐身以斗彩工艺绘制团蝶纹,这种工艺将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罐身主体纹饰为四组团蝶纹,均匀分布于罐身,每组团蝶纹由两只蝴蝶与周围花卉组成圆形图案 。蝴蝶姿态各异,或展翅高飞,或翩翩起舞,翅膀以青花勾勒轮廓,再填以红、绿、黄、紫等色彩,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 。花卉有牡丹、菊花等,同样以青花勾线,釉上填彩,花瓣层次分明,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青花发色淡雅柔和,呈淡淡的蓝色,与釉上五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既不失青花瓷的清新雅致,又增添了五彩瓷的绚丽多彩 。釉上彩部分,色彩纯净透明,质地细腻,如同宝石般璀璨夺目,且施彩薄厚均匀,无堆积之感 。

明成化斗彩团蝶纹罐不仅体现了成化斗彩工艺的高超水平,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制作工艺精湛,从胎体的制作到彩绘的绘制,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展现出明代官窑瓷器的严谨与精细 。造型设计独具匠心,团蝶纹的布局对称和谐,疏密得当,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纹饰描绘细腻入微,蝴蝶的翅膀纹理、触角以及花卉的枝叶脉络都清晰可见,生动地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此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蝴蝶象征爱情与美好,花卉寓意富贵吉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为宫廷御用瓷器,它也反映出明代宫廷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氛围,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杰出代表,对后世瓷器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二)清康熙五彩蝴蝶纹瓶:灵动清新的艺术佳作

清康熙五彩蝴蝶纹瓶造型优美,瓶身撇口,长颈,丰肩,腹下渐收,圈足,线条流畅自然,比例协调,展现出康熙时期瓷器造型的挺拔与秀丽 。瓶身以五彩装饰蝴蝶纹,采用散点式构图法,打破了传统图案的对称布局,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在瓶体上,成双成对或三只两只的蝴蝶聚集飞舞,形态各异,有的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有的在空中盘旋,给人以灵动之感 。蝴蝶的色彩丰富多样,红、绿、黄、蓝、紫等色彩相互交织,鲜艳夺目,且色彩之间过渡自然,毫无突兀之感 。翅膀的绘制采用了细腻的线条勾勒,再填以丰富的色彩,展现出蝴蝶翅膀的纹理和质感 。蝴蝶的眼睛、触角等细节也刻画得十分精致,栩栩如生 。瓶身背景配以花卉、山石等元素,花卉种类繁多,有牡丹、月季、菊花等,各自绽放,争奇斗艳 。山石的描绘采用了皴擦等技法,立体感十足,与蝴蝶和花卉相互映衬,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清康熙五彩蝴蝶纹瓶的艺术效果独特,灵动清新,充满了生活气息 。散点式构图使画面富有变化,避免了单调,蝴蝶与花卉、山石的组合,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五彩的运用大胆而奔放,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制作工艺上,康熙五彩瓷器在继承明代五彩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彩料的配制更加精细,烧制技术更加成熟,使得瓷器的色彩更加鲜艳持久,质地更加坚硬细腻 。此瓶不仅是一件实用的瓷器,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体现了康熙时期瓷器制作的高超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文明·纹脉:瓷器纹饰三千年By ROA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