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纹脉:瓷器纹饰三千年

《文明·纹脉:葫芦:瓷器纹饰中的文化符号》


Listen Later

葫芦初印象:平凡外表下的不平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葫芦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植物,无论是在乡间的藤蔓上,还是在城市的工艺品店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那圆润的外形,憨态可掬,犹如一个胖嘟嘟的娃娃,给人一种质朴而亲切的感觉 。小时候,在乡下的奶奶家,院子里就种着几株葫芦。夏日里,翠绿的藤蔓爬满了整个架子,大大小小的葫芦在枝叶间若隐若现,微风拂过,它们轻轻摇晃,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那时候,葫芦对我来说,只是一种有趣的植物,偶尔还能被做成美味的菜肴。

然而,随着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深入,我逐渐发现,这个看似平凡的葫芦,实则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就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串联起了从古至今的各个文化层面,从古老的创世神话到道家的仙风道骨,再到民间的世俗祈愿,葫芦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葫芦文化的研究,不仅能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窥探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

创世神话:葫芦与人类起源的羁绊

在中国西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都流传着关于葫芦与人类起源的传说 ,其中以瑶族、苗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说最为典型。这些传说虽在细节上略有差异,但核心内容却高度一致:在远古时期,一场毁灭性的滔天洪水席卷了整个世界,大地被洪水淹没,人类面临着灭顶之灾。在这场灾难中,只有一对兄妹(在一些传说中,这对兄妹被认为是伏羲女娲的化身 )幸运地躲进了一个巨大的葫芦里,才得以逃过一劫。

洪水退去后,世间万物几乎灭绝,唯有这对兄妹从葫芦中走出,成为了世间仅存的人类。为了繁衍人类,他们在神灵的启示下,克服了内心的羞涩与禁忌,结为夫妻,从此开始了人类的繁衍。在这些神话里,葫芦被赋予了极为神圣的意义。它圆润饱满的外形,与孕育生命的子宫极为相似,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孕育和生命的起源 。葫芦内部多籽的特点,也使其成为了繁衍不息的象征,代表着人类对子孙昌盛的美好期盼。

而成熟的葫芦掏空后,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在洪水泛滥的绝境中,为兄妹俩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庇护所,就如同西方神话中的 “诺亚方舟”,承载着人类延续的希望 。这种与创世、始祖紧密相连的神话传说,为葫芦注入了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基因,使其从一开始就被笼罩在 “神性” 的光环之下。这种文化基因,不仅深深扎根于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之中,也对整个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

这些创世神话中的葫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植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远古时期人们对世界起源、人类繁衍的朴素认知和美好愿望 。它让我们看到,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人们如何通过神话传说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的存在,如何借助自然之物来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这种文化基因,在后世的文化发展中不断传承和演变,为葫芦文化的丰富内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道家 “法宝”:葫芦与道教文化的渊源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道教文化的广袤天地中,葫芦占据着一个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它与道教的渊源深厚,成为了道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走进道观,我们常常能看到道士们手持或佩戴着葫芦,这些葫芦并非普通的装饰,而是蕴含着深刻的道教寓意。在道教的神仙故事和画像里,葫芦更是频繁出现,成为了神仙们的标志性 “装备” 。

八仙中的铁拐李,总是背着一个硕大的葫芦,这个葫芦被人们赋予了神奇的力量,据说里面装着能起死回生、治病救人的仙丹妙药 。铁拐李云游四海,凭借葫芦里的丹药,解救了无数受苦受难的百姓,他的形象与葫芦紧密相连,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救苦救难的象征。南极仙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寿星佬,他那和蔼可亲的形象中,也少不了葫芦的陪伴。他手中的葫芦,不仅代表着长寿,更象征着他所拥有的超凡法力 。

葫芦之所以能在道教文化中拥有如此特殊的地位,与其独特的形态密不可分 。它嘴小肚大的外形,仿佛一个神秘的宇宙,内部蕴含着无尽的奥秘,正契合了道教所追求的 “包容万物”“天人合一” 的思想境界 。在道教的观念中,宇宙万物皆可被包容于一个小小的葫芦之中,这种 “小中见大” 的哲学思想,通过葫芦的形态得到了生动的体现。道教徒在炼丹时,也常常使用葫芦作为容器,因为它能够储存日月精华,帮助丹药吸收天地灵气,从而达到更好的炼制效果 。

在道教的诸多传说中,葫芦还与仙境紧密相连 。东晋王嘉所著的《拾遗记》中,将海中的三座神山 “方丈”“蓬莱”“瀛洲” 改名为 “方壶”“蓬壶”“瀛壶”,这一记载表明,在古人的想象中,神仙居住的世界与葫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说中,葫芦里别有洞天,是一个充满灵妙之气的小宇宙,进入葫芦,便如同进入了仙境一般,能够获得长生不老的秘诀 。这种关于葫芦与仙境的传说,不仅体现了道教对长生不老、超凡脱俗的追求,也进一步丰富了葫芦在道教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

世俗吉祥:葫芦的美好寓意

葫芦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吉祥符号,它的吉祥寓意深入人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传统习俗里,葫芦的身影随处可见,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人们表达美好愿望的重要载体 。

葫芦作为藤蔓植物,其藤蔓绵长,“蔓” 与 “万代” 的 “万” 发音相近,一根藤上能结出众多葫芦,这一自然特征被人们赋予了 “葫芦万代”“子孙万代” 的美好寓意 。在古代的家族观念中,家族的延续和昌盛至关重要,人们渴望子孙满堂,家族香火绵延不绝 。葫芦的这一寓意,正好契合了这种对家族繁衍的期盼,因此在许多传统的家族活动和仪式中,葫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在一些家族的祭祀活动中,人们会摆放葫芦造型的祭品,祈求祖先保佑家族人丁兴旺,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在民间的一些传统建筑装饰中,也常常能看到葫芦藤蔓的图案,这些图案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更寄托了人们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在山西的一些古老民居中,木雕、砖雕上的葫芦藤蔓图案精美绝伦,它们盘绕在门窗、梁柱之上,寓意着家族的根基稳固,子孙万代绵延不息 。

成熟的葫芦内部多籽,“籽” 与 “子” 同音,对于重视家族繁衍的中国人来说,葫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 “多子多福” 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社会,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认为子女众多不仅能增加家庭的劳动力,还能使家族更加繁荣昌盛 。因此,葫芦在与生育、繁衍相关的习俗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在一些地区的婚礼习俗中,会有赠送葫芦的环节 。当一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时,亲朋好友会送上葫芦作为礼物,寓意着新人婚后能够早生贵子,多子多福 。在某些农村地区,新娘在出嫁时,娘家会准备一个装满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和葫芦的箱子,寓意着 “早生贵子”,同时也表达了对新人未来生活幸福美满的祝福 。

葫芦的发音 “hú lu” 与 “福禄” 相近,这一谐音巧合,使得葫芦又被赋予了 “福禄双全” 的美好寓意 。福,代表着幸福、吉祥;禄,象征着富贵、仕途顺利 。对于中国人来说,福禄双全是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葫芦因此成为了人们祈求幸福、富贵的象征物 。在春节等传统节日里,人们会在家中悬挂葫芦形状的装饰品,如葫芦挂件、葫芦灯笼等,希望新的一年能够福气满满,财运亨通 。在一些地方的年画中,也常常能看到葫芦的形象,它们与其他吉祥元素,如蝙蝠、寿桃等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寓意丰富的画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瓷器上的葫芦:艺术与文化的交融(一)葫芦瓶:独特造型与文化内涵

葫芦瓶,作为中国瓷器中的经典造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陶瓷艺术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宋代,那是一个文化繁荣、艺术昌盛的时代。宋代的瓷器以其简洁、典雅的风格著称,葫芦瓶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为宋代瓷器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情 。

宋代的葫芦瓶,造型上承唐代的古朴,下启元代的秀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的整体线条流畅自然,上小下大的两个球体通过中间的束腰优雅地连接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完美曲线 。这种造型,不仅符合人体工程学,便于握持和使用,更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和谐、稳定的美感 。在宋代,葫芦瓶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容器,更是一种艺术品,它承载着宋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

到了元代,葫芦瓶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发展和变革 。元代的青花瓷举世闻名,而青花葫芦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元代的青花葫芦瓶,器型高大挺拔,宛如一位身姿矫健的巨人,展现出一种雄浑大气的美感 。它的造型饱满有力,线条更加流畅,比例更加协调,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青花发色浓重苍劲,犹如一幅水墨画,在瓷器上展现出深邃的意境 。上面装饰的各种具有时代特色的纹饰,如缠枝牡丹、龙纹、人物故事等,栩栩如生,仿佛将历史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 。这些纹饰不仅丰富了葫芦瓶的艺术内涵,更将葫芦本身的吉祥寓意与元代雄健奔放的艺术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了元代瓷器中的经典之作 。

明清时期,葫芦瓶的制作达到了鼎盛阶段 。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葫芦瓶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瓷器造型,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制作和传播 。在明代,葫芦瓶的器型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上下两截式,还出现了方形、圆形、多棱形等多种造型 。这些不同造型的葫芦瓶,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展现出明代瓷器制作的高超技艺 。明代的葫芦瓶纹饰丰富多样,除了常见的葫芦纹、缠枝莲纹等,还融入了更多的道教元素,如八仙、八卦等,这与当时社会对道教的尊崇密切相关 。在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葫芦瓶的制作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乾隆时期的葫芦瓶,种类繁多,色彩斑斓,纹饰精美绝伦 。青花、粉彩、珐琅彩等各种装饰技法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使得葫芦瓶成为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粉彩葫芦瓶,以其细腻的色彩、柔和的质感和丰富的图案,展现出一种华丽富贵的美感 。珐琅彩葫芦瓶则更加注重细节的描绘,画面精美细腻,宛如一幅工笔画,体现了清代瓷器制作的精湛工艺 。

葫芦瓶的造型与 “吉” 字有着奇妙的关联 。它上下两截的形状,恰似一个 “吉” 字,这种天然的相似性,进一步强化了葫芦瓶的吉祥寓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吉” 字代表着吉祥、幸福、如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葫芦瓶以其独特的造型,将这种吉祥寓意融入其中,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吉祥之物 。无论是在宫廷还是民间,葫芦瓶都备受喜爱,被视为镇宅之宝、吉祥之器 。在宫廷中,葫芦瓶常常被摆放在重要的场合,如宫殿的厅堂、书房等,作为装饰和摆设,彰显着皇家的威严和尊贵 。在民间,葫芦瓶则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作为花瓶、酒器等,同时也被作为礼物赠送亲朋好友,表达着祝福和关爱 。

(二)葫芦纹:“瓜瓞绵绵” 的美好祈愿

葫芦纹,作为一种常见的瓷器装饰纹饰,在明清时期的瓷器上广泛出现,成为了那个时代瓷器装饰的一大特色 。它以葫芦藤蔓和累累果实为主要元素,通过细腻的绘画和精湛的工艺,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瓜瓞绵绵”,这一富有诗意的词语,正是对葫芦纹最生动的诠释 。“瓜瓞”,指的是大小葫芦,“绵绵” 则形容藤蔓绵延不绝 。在葫芦纹的画面中,藤蔓缠绕,犹如一条绿色的丝带,将大大小小的葫芦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这些葫芦,有的饱满圆润,有的小巧玲珑,它们在藤蔓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可爱动人 。

葫芦纹中的藤蔓,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它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家族的传承,寓意着子孙万代、绵延不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的延续和传承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希望家族能够像葫芦的藤蔓一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因此,葫芦纹中的藤蔓,寄托了人们对家族兴旺、子孙昌盛的美好祈愿 。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文明·纹脉:瓷器纹饰三千年By ROA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