唵 阿 喇 巴 扎 納 諦
Om Ara Pa Ja Na Dhih
文殊菩薩心咒釋意
唵(Om)是皈依的意思
阿喇(A ra)表示空性大智慧是不生不滅、清淨無染的
巴札(Pa Ja)是說在空性中諸法平等,遠離了一切的相對
納諦(Na Dhih)表示一切法都不可得
咒語是佛菩薩的秘密藏中自然流露出的語言,當持誦者的心念集中時,就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和相應,而感召不可思議的力量。
時常唸誦文殊心咒,可增長福德、智慧,增強記憶力,辯才無礙,消除愚痴,了知諸法實相,成就一切吉祥,諸事圓滿,壽命長遠,眾人愛敬,生珍重心。
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菩薩或曼殊室利菩薩,是佛教中代表智慧的菩薩,被尊為四大菩薩之一。 文殊菩薩全名是文殊師利,意譯為「妙吉祥」或「法王子」,象徵著智慧、吉祥和法王子。文殊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二脅侍菩薩之一,輔佐佛陀弘揚佛法。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常被並列,分別代表智慧和行願, 也是修行者追求智慧和解脫的重要導師。
祈求:
信眾祈求文殊菩薩能增長智慧、破除煩惱、求得學業順利。
智慧的象徵:
文殊菩薩以其無比的智慧著稱,能幫助眾生破除煩惱、開啟智慧。
四大菩薩之一:
在佛教中,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並稱為四大菩薩。
佛母、諸佛之師。經典中說,文殊菩薩早已成佛,並指導過許多菩薩和佛陀,因此被尊稱為諸佛之師。
常見形象:文殊菩薩的手持寶劍,象徵著智慧之劍,能斷除煩惱;騎乘獅子,象徵著威猛和智慧。
文殊菩薩是漢傳佛教代表智慧的四大菩薩之一,又稱文殊師利菩薩,或曼殊室利菩薩、妙吉祥菩薩。華嚴會上,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並稱“華嚴三聖”。
文殊菩薩右手持劍,左手執青蓮花,騎乘青獅,寶劍代表智慧,能夠斬斷世間一切煩惱;蓮花代表「出淤泥而不染」,不因煩惱而有所牽絆;青獅代表精進與無畏的精神。騎乘青獅又代表弘揚佛法,廣受眾生。
文殊菩薩代表法,空性的智慧。十方諸佛皆由般若智慧所生,非般若智慧不能成就佛道。文殊菩薩具有不可思議的甚深智慧,從凡夫到深位菩薩都是他所教化的對象,在諸多經典中都有文殊菩薩的身影。文殊菩薩代表法,代表空性的智慧。十方諸佛皆由般若智慧所生,非般若智慧不能成就佛道。
山西五台山是文殊師利菩薩應化的道場,世界佛教徒心中嚮往的聖地,也是佛經中有明確授記的地方。《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五《菩薩住處品》雲:“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故世界各地佛教徒不遠萬里朝拜五台山,希望能得到文殊菩薩的加持,賜與智慧和福德,歷史上也有很多文殊菩薩在五台山顯現應化的記載。祈願眾生發清淨菩提心,行諸善法,廣作功德!願文殊菩薩的智慧光明照破顛倒眾生無始以來的妄想無明,使我們心生慧解,離諸苦惱,證悟一切諸三昧門,獲大總持,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菩薩心咒回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願諸世界常安穩 無邊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障並消除 遠離眾苦歸圓寂
願佛曲聽聞分享及法界一切眾生,智慧福德具足,成無上正等正覺。
歡迎您訂閱及分享, 法喜充滿
以智慧心看清虛妄世界,放下執著、提起覺性。
讓本具自有的清淨心生出,人生真正快樂。
@隱身女子來自隱逸自然
隱於市、平淡清然
Invisible lady from hidden nature
Hidden in the city, plain and simpl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