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秋野·叨历史
聊历史,过日子,欢迎来到秋野叨历史,大家好我是秋野。
16.诚王的故事
要说整个元末的乱世中,谁给老朱带来的痛苦和阻碍最大,那只有两个人,一个叫张士诚,一个叫陈友谅。
这两个人都是当世之豪杰,如果他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朝代,应该都能成就大业,可惜,历史注定要让这个时代热闹一点。
这是一场淘汰赛,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获得胜利。
这一节,咱们不按照时间的进行顺序说,我们先来说说这个乱世中另一个白手起家的大人物,张士诚。
张士诚,1321年生人,原名为张四九,您看,也是一个典型的元朝时期的名字,全是数字,他的职业是贩私盐,泰州人。
在这里要先简要说一下贩私盐这一封建时代长期存在的行业。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盐一直都是国家管制的物品,非经允许不能贩卖,但海水就在那里放着,你不晒白不晒,不卖白不卖,所以很多人都看上了这条发财之道。
根据现代经典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垄断必然造成行业的退化和官僚化,那古代盐业也不例外,老百姓只要花三分之一的价钱就可以买到比官盐好得多的私盐。所以,书中介绍,为了严格控制这一行业利益,历朝历代的封建政府,无论是汉、魏、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也不管他们治国的方法是道家、儒家还是法家,在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上,他们都非常统一的遵照了韩非子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老百姓明知去河里捞金要处死刑还要去干,是因为存在着侥幸心理,所以要加大处罚力度。
所以,对待贩卖私盐的处罚也是不断的加重,到了隋唐时期,贩卖一石(约一百斤)私盐就要处死刑,那个著名的黑马,程咬金就是私盐贩子,看他的个头,应该不止卖一百斤私盐,居然还能通过大赦出狱,确实让人费解。
说回张士诚,他出生于泰州兴化白驹场(今盐城大丰)的一个穷苦的“亭民”之家。
什么叫“亭民”,亭就是凉亭的亭,其实就是亭户,户口的户,古代把煮盐晒盐和后期处理的地方称做亭场,所以在这个地方工作生活的人就被称为亭户或者亭民,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说别人不好,所以就拿我家说,我的祖父和父亲,两辈人都是在中石油工作,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我们祖国的石油事业,所以,他们就被称为石油人、或者石油工人,那我就是石油子弟,或者油田子弟,您明白了么?张士诚就是这样,他是亭户之后。
随后没多久,他的三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和张士信也相继降生。兄弟四人都以撑船运盐为生。
元朝末年,朝政腐败,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统治者为了填补不断扩大的政府开销和军费支出,大量增发盐引,那必然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盐价的不断提高,盐业成为国家财政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泰州地处东南沿海,每到盛夏,都会遭遇台风侵袭,海潮倒灌。海水退去,原本千倾良田都变成盐碱地,当地农民更是苦不堪言。
为了养家糊口,张士诚从十岁开始就跟乡亲们一起,在白驹场的官盐船上"操舟运盐",依靠卖苦力赚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少年时的张士诚,书中的评价是“少有膂(lǚ)力,负气任侠”,就是说他不仅身强体壮,而且有一股侠气,有侠气在古代可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就像现在说人有一种正义感。
张士诚的为人仗义疏财,虽然自己家里经常穷得揭不开锅,可是每当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渐渐地,张士诚在当地盐民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
那么张士诚的性格就很清楚了,首先他应该是一个不怕死的人,这是为啥?原因很简单,怕死就不能干这个啊,贩私盐可是要杀头的,此外,长大后的他应该是一个比较有钱的人,有钱就能交到很多朋友,最后,他对元朝统治应该有着刻骨的仇恨,因为这个政府不让他卖私盐,还处死了他的很多朋友。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张士诚在泰州起义,他是私盐贩子,所以他的起义兄弟也大都是干这行的,他不属于以贫苦农民为主的红巾军序列,这就为他和朱元璋的长期矛盾打下了伏笔。
作为当时众多起义者中的一个,张士诚是通过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决定他的历史地位的。
最艰苦的战役——高邮之战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张士诚起兵后,连续攻占泰州、兴化等地,在高邮建都,称诚王,国号大周,也称张周、后周、伪周,反正不是真正的周朝,以天祐为纪年。
现在看来,这个天祐的名字实在是取得好。
张士诚的王位还没有坐多久,元朝就派兵打来了,其实元朝的官员们也是认死理的,谁称王就去打谁,要是碰到个埋头造反不称王的,他反倒是不理的,朱元璋就是占了这个便宜。
我们上期提到过的元朝名臣脱脱率领百万大军(注意,这个是实数)攻击高邮,所谓“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这句话我们已经提到过四五次了,面对这样的大军,此时私盐贩子张士诚表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
其实啊当时很多人都建议放弃高邮,张士诚考虑良久,说出了一句话:“我们还能去哪里呢”。
是啊,还能去哪里呢。
死也要死在这里!
元军用各种武器攻城,包括多种火炮,张士诚和他的两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就在城楼上坚守,所有的将士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更重要的是,这些起义者的心中有着这样一个信念。
投降也是死,抵抗也是死,不如抵抗而死!至少死得悲壮!
于是,看似柔弱的小城高邮就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抵抗了百万元军三个月,这就是敢于拚命的力量。
正在高邮即将被攻下时,元朝政府内部出现了问题。
在以往的史书中,我们总是看到很多奸臣,这些人只顾自己不顾国家,是大家痛恨的对象,比如秦侩,比如贾似道,总是在关键时刻来那么一下,坏了国家大事。事实证明,少数民族政权也有奸臣,也会来这么一手。
之后的内容就是俗套了,小人向皇帝进谗言,皇帝担心外面的将军造反,限令立刻回来,于是脱脱撤离了高邮,他挽救元王朝的努力也就这么付之东流。
但也换个角度想,如果不能坚持那三个月,也不会有最后的胜利,所以决定张士诚命运的不是好的年号,而是他的勇气。
此战之后,张士诚名扬天下,他再接再厉,连续攻克江苏、浙江的富饶地区,成为占地不是最大,却最富有的人,不愧是做私盐生意的,确实会搞钱。
但之后的张士诚,就变了。
占据东吴之地,今江苏南部地区以后,因为这一带很多年都没有战事了,所以人口多,经济也很繁盛,张士诚就逐渐变得奢侈、骄纵起来,不想过问政务,有钱了嘛,干嘛要受那个罪去了。
他的弟弟张士信、女婿潘(pān)元绍(shào)更是疯狂的敛财,什么金玉珍宝、什么古代的书法名画,那就跟不要钱似的,堆满了屋子,天天就是唱歌跳舞使自己高兴,开心呗,造呗,玩儿呗。
他们手下的将帅们也开始变得拖拖拉拉不肯服从命令,每当有战斗,都在那儿装病,并且还得索要大量的田宅、封赏高官,然后才肯出兵打仗。
刚到军中,就拉来大量的丫环、小妾、乐器,在前线吹拉弹唱,或者就招揽那些能说会道的游谈之士,赌博、踢球,根本都不把军务放在心上,到打了败仗、失去了地盘,张士诚也一概不去过问。过后不久,还是让他们领兵打仗。
这就是张士诚突然间变成天下最有钱的人之后最真实的写照。
朱元璋对他有一个精准的评价,器小。
这个人确实没有大志向,但他的的确确是个好人,还是个大好人,他生来就沉默寡言,待人宽大,免除了江浙一带的赋税,江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他的恩惠,纷纷为他修建生词。
但是,我们也常说,慈不掌兵,义不行商啊,他的过于宽大和无主见也使得他无法成为一代帝王,而只能做一个当世枭雄。
而我们下面我们要介绍的陈友谅,虽然不如张士诚仁义善良,但是更加的有气魄与远见,不仅是一代枭雄,更是成就了一代帝王之业。
我们下期接着聊。
如果您感觉秋野讲得还不错滴话,也请您多多点赞、分享和打赏,您的每一点支持都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明朝是怎么来的感谢您的捧场,我是秋野。
秋野·叨历史
聊历史,过日子,欢迎来到秋野叨历史,大家好我是秋野。
16.诚王的故事
要说整个元末的乱世中,谁给老朱带来的痛苦和阻碍最大,那只有两个人,一个叫张士诚,一个叫陈友谅。
这两个人都是当世之豪杰,如果他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朝代,应该都能成就大业,可惜,历史注定要让这个时代热闹一点。
这是一场淘汰赛,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获得胜利。
这一节,咱们不按照时间的进行顺序说,我们先来说说这个乱世中另一个白手起家的大人物,张士诚。
张士诚,1321年生人,原名为张四九,您看,也是一个典型的元朝时期的名字,全是数字,他的职业是贩私盐,泰州人。
在这里要先简要说一下贩私盐这一封建时代长期存在的行业。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盐一直都是国家管制的物品,非经允许不能贩卖,但海水就在那里放着,你不晒白不晒,不卖白不卖,所以很多人都看上了这条发财之道。
根据现代经典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垄断必然造成行业的退化和官僚化,那古代盐业也不例外,老百姓只要花三分之一的价钱就可以买到比官盐好得多的私盐。所以,书中介绍,为了严格控制这一行业利益,历朝历代的封建政府,无论是汉、魏、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也不管他们治国的方法是道家、儒家还是法家,在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上,他们都非常统一的遵照了韩非子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老百姓明知去河里捞金要处死刑还要去干,是因为存在着侥幸心理,所以要加大处罚力度。
所以,对待贩卖私盐的处罚也是不断的加重,到了隋唐时期,贩卖一石(约一百斤)私盐就要处死刑,那个著名的黑马,程咬金就是私盐贩子,看他的个头,应该不止卖一百斤私盐,居然还能通过大赦出狱,确实让人费解。
说回张士诚,他出生于泰州兴化白驹场(今盐城大丰)的一个穷苦的“亭民”之家。
什么叫“亭民”,亭就是凉亭的亭,其实就是亭户,户口的户,古代把煮盐晒盐和后期处理的地方称做亭场,所以在这个地方工作生活的人就被称为亭户或者亭民,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说别人不好,所以就拿我家说,我的祖父和父亲,两辈人都是在中石油工作,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我们祖国的石油事业,所以,他们就被称为石油人、或者石油工人,那我就是石油子弟,或者油田子弟,您明白了么?张士诚就是这样,他是亭户之后。
随后没多久,他的三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和张士信也相继降生。兄弟四人都以撑船运盐为生。
元朝末年,朝政腐败,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统治者为了填补不断扩大的政府开销和军费支出,大量增发盐引,那必然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盐价的不断提高,盐业成为国家财政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泰州地处东南沿海,每到盛夏,都会遭遇台风侵袭,海潮倒灌。海水退去,原本千倾良田都变成盐碱地,当地农民更是苦不堪言。
为了养家糊口,张士诚从十岁开始就跟乡亲们一起,在白驹场的官盐船上"操舟运盐",依靠卖苦力赚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少年时的张士诚,书中的评价是“少有膂(lǚ)力,负气任侠”,就是说他不仅身强体壮,而且有一股侠气,有侠气在古代可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就像现在说人有一种正义感。
张士诚的为人仗义疏财,虽然自己家里经常穷得揭不开锅,可是每当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渐渐地,张士诚在当地盐民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
那么张士诚的性格就很清楚了,首先他应该是一个不怕死的人,这是为啥?原因很简单,怕死就不能干这个啊,贩私盐可是要杀头的,此外,长大后的他应该是一个比较有钱的人,有钱就能交到很多朋友,最后,他对元朝统治应该有着刻骨的仇恨,因为这个政府不让他卖私盐,还处死了他的很多朋友。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张士诚在泰州起义,他是私盐贩子,所以他的起义兄弟也大都是干这行的,他不属于以贫苦农民为主的红巾军序列,这就为他和朱元璋的长期矛盾打下了伏笔。
作为当时众多起义者中的一个,张士诚是通过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决定他的历史地位的。
最艰苦的战役——高邮之战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张士诚起兵后,连续攻占泰州、兴化等地,在高邮建都,称诚王,国号大周,也称张周、后周、伪周,反正不是真正的周朝,以天祐为纪年。
现在看来,这个天祐的名字实在是取得好。
张士诚的王位还没有坐多久,元朝就派兵打来了,其实元朝的官员们也是认死理的,谁称王就去打谁,要是碰到个埋头造反不称王的,他反倒是不理的,朱元璋就是占了这个便宜。
我们上期提到过的元朝名臣脱脱率领百万大军(注意,这个是实数)攻击高邮,所谓“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这句话我们已经提到过四五次了,面对这样的大军,此时私盐贩子张士诚表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
其实啊当时很多人都建议放弃高邮,张士诚考虑良久,说出了一句话:“我们还能去哪里呢”。
是啊,还能去哪里呢。
死也要死在这里!
元军用各种武器攻城,包括多种火炮,张士诚和他的两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就在城楼上坚守,所有的将士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更重要的是,这些起义者的心中有着这样一个信念。
投降也是死,抵抗也是死,不如抵抗而死!至少死得悲壮!
于是,看似柔弱的小城高邮就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抵抗了百万元军三个月,这就是敢于拚命的力量。
正在高邮即将被攻下时,元朝政府内部出现了问题。
在以往的史书中,我们总是看到很多奸臣,这些人只顾自己不顾国家,是大家痛恨的对象,比如秦侩,比如贾似道,总是在关键时刻来那么一下,坏了国家大事。事实证明,少数民族政权也有奸臣,也会来这么一手。
之后的内容就是俗套了,小人向皇帝进谗言,皇帝担心外面的将军造反,限令立刻回来,于是脱脱撤离了高邮,他挽救元王朝的努力也就这么付之东流。
但也换个角度想,如果不能坚持那三个月,也不会有最后的胜利,所以决定张士诚命运的不是好的年号,而是他的勇气。
此战之后,张士诚名扬天下,他再接再厉,连续攻克江苏、浙江的富饶地区,成为占地不是最大,却最富有的人,不愧是做私盐生意的,确实会搞钱。
但之后的张士诚,就变了。
占据东吴之地,今江苏南部地区以后,因为这一带很多年都没有战事了,所以人口多,经济也很繁盛,张士诚就逐渐变得奢侈、骄纵起来,不想过问政务,有钱了嘛,干嘛要受那个罪去了。
他的弟弟张士信、女婿潘(pān)元绍(shào)更是疯狂的敛财,什么金玉珍宝、什么古代的书法名画,那就跟不要钱似的,堆满了屋子,天天就是唱歌跳舞使自己高兴,开心呗,造呗,玩儿呗。
他们手下的将帅们也开始变得拖拖拉拉不肯服从命令,每当有战斗,都在那儿装病,并且还得索要大量的田宅、封赏高官,然后才肯出兵打仗。
刚到军中,就拉来大量的丫环、小妾、乐器,在前线吹拉弹唱,或者就招揽那些能说会道的游谈之士,赌博、踢球,根本都不把军务放在心上,到打了败仗、失去了地盘,张士诚也一概不去过问。过后不久,还是让他们领兵打仗。
这就是张士诚突然间变成天下最有钱的人之后最真实的写照。
朱元璋对他有一个精准的评价,器小。
这个人确实没有大志向,但他的的确确是个好人,还是个大好人,他生来就沉默寡言,待人宽大,免除了江浙一带的赋税,江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他的恩惠,纷纷为他修建生词。
但是,我们也常说,慈不掌兵,义不行商啊,他的过于宽大和无主见也使得他无法成为一代帝王,而只能做一个当世枭雄。
而我们下面我们要介绍的陈友谅,虽然不如张士诚仁义善良,但是更加的有气魄与远见,不仅是一代枭雄,更是成就了一代帝王之业。
我们下期接着聊。
如果您感觉秋野讲得还不错滴话,也请您多多点赞、分享和打赏,您的每一点支持都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明朝是怎么来的感谢您的捧场,我是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