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哥茶室:战争、芯片与茶的棱镜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的“北斗星”如何照亮太空之路


Listen Later

凌晨2点09分,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四川大凉山深处的山谷里,一道橘红色火焰划破夜空。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托举着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腾空而起,这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的又一次完美发射。你可能不知道,这个藏在群山中的发射场,已经悄悄将中国航天的梦想送入太空575次。

为什么偏偏是西昌?翻开地图你会发现,这个北纬27度的位置藏着天然优势。相比其他发射场,这里年均气温17摄氏度,几乎没有雾霾,每年适合发射的天数超过300天。更关键的是,从这里发射的火箭可以借助地球自转的“初速度”,用更少燃料把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这正是通信卫星最需要的高度。1984年,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正是从这里启程,开启了中国人自己的卫星通信时代。

说到西昌的辉煌战绩,有几个数字值得记住:2023年12月,这里完成了中国航天的第500次发射;今年5月13日的发射,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575次飞行。但比数字更动人的是那些里程碑:从“北斗”导航卫星组网,到为巴基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发射商业卫星,再到把“嫦娥”送上月球轨道。最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始建于1970年的发射中心,如今保持着平均每10天就有一枚火箭升空的高密度发射节奏。

这次发射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看似普通,却藏着中国航天的未来密码。它要验证的是多频段、高速率通信技术,这直接关系到未来6G通信、天地一体化网络等前沿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执行任务的长征三号丙火箭已经“休息”了近四年,这次复出不仅验证了火箭的可靠性,更展示了中国航天“老将新用”的智慧。

站在群山环抱的发射场,你能看到两个发射工位正在升级改造。根据规划,这里将建设新一代载人火箭发射工位,甚至为重型火箭预留位置。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的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等重大任务,很可能就从这片山谷启航。西昌人常说他们是“追星人”,但更准确地说,他们正在把中国变成“造星”强国——不仅制造卫星,更在太空中缔造属于中国的星辰传奇。

当最后一缕火箭尾焰消失在晨光中,发射控制大厅响起掌声。这掌声不仅献给又一次成功的发射,更献给那些常年与大山为伴的航天人。他们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证明:中国的航天梦,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一枚枚从现实大地升空的火箭,带着整个民族的期待,稳稳飞向星辰大海。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四哥茶室:战争、芯片与茶的棱镜By 昆仑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