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克福爾摩斯 其實不叫福爾摩斯 福爾摩斯遇到疫情隔離會做什麼?|反社會人格|超憶症與思維宮殿 Sherlook Holmes 觀看影片點這裡 JoJo TV 瞄芝士:YouTube spotify podcast 痞客邦 IG 還記得我之前做過一個叫「超憶症是超能力嗎?」的影片,當時我用了一張新世紀福爾摩斯的照片作為封面,就有網友反應福爾摩斯不是「超憶症」而是「思維宮殿」。 那我們就來探討下「思維宮殿」與「超強自我記憶症」的區別,順便了解一些關於福爾摩斯的事吧。不過在那之前我們來看看夏洛克福爾摩斯為什麼是姓福爾摩斯,明明英文是Mr. Holmes,發音是荷姆斯,與英文房子複數的發音相同。 誤譯變成專有名詞 那為什麼會翻譯成福爾摩斯呢?福爾摩斯暢銷時中國正是清末年間,當時的清朝已經出現大量翻譯作品,當時最先以中文譯出Sherlock Holmes小說的是1896年8月9日《時務報》的一篇叫《英包探勘盜密約案》,當時翻譯的是「歇洛克呵爾唔斯筆記」,但是當時並沒有廣為流傳。直到後來南方省份譯者,講福州話的林紓才是翻譯福爾摩斯的人,所以Mr. Holmes被翻譯為福爾摩斯先生。 更神奇的是,這位曾翻譯過多部外文著作的林紓其實完全不懂外文,那他是如何翻譯書籍的?林紓之所以可以翻譯外文書籍,是靠留學生朋友的口述翻譯的,而林紓文筆好,再用中國的用語成書,所以說當時翻譯的書可以當作改編作品看了。 不過福爾摩斯譯名流傳已廣,後來的人也只能「將錯就錯」,否則沒有人知道「荷姆斯」是誰對吧,這也就把福爾摩斯變成了一個專有名詞。BBC的《神探夏洛克》(Sherlock)可能是為了跟電影《福爾摩斯》(Holmes)做區隔,封面捨棄Holmes這個姓氏,不過台灣還是得再度披上福爾摩斯的名字《新世紀福爾摩斯》。還好夏洛克的譯名還沒被誤譯搶走,相對忠實的傳達了原音。 BBC賜予福爾摩斯第二生命 我想對一些年輕人來說,福爾摩斯不再是原著書中的樣子,而是2010年播出的夏洛克。這部現代版福爾摩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可以說讓就快被人遺忘的經典再度復活。加上那快速局部特寫的拍攝手法,也同時顛覆了整個偵探劇的傳統套路讓人耳目一新。 就像我們之前做過的今際之國的有棲影片中說的那樣,一部好的影視作品一定要有它獨特的節奏,對於現代人緊湊快速的故事發展固然重要,但擁有獨一無二的敘事語言才是關鍵。 今際之國的有棲用一場接一場的死亡遊戲,引導者觀眾一步一步揭開那個世界的真相。而Sherlock就是用一個接一個的案件來鋪排整個故事,加上那些特寫鏡頭的配合、那貌似沒有標點符號的超快對白,使得觀眾沒有喘息的機會,甚至夏洛克可以同時偵破幾個案子,也成功的把夏洛克塑造成了一個,不懂的人情世故又有反社會人格的高智商天才。 有時是連續緊張的案情,有時看似一些與破案無關的情節,譬如說在約翰華生的婚禮上那叫人尷尬的致詞,他看似隨意提起了幾個之前的案件,沒想到這些案件竟然有關聯,因此救了華生最尊敬的上級。 雖然這劇集絕對是經典之作,但是我個人認為也有一些不足,就像福爾摩斯的死敵莫里亞蒂,表演過於誇張,有些像看小丑與蝙蝠人的感覺,而我覺得莫里亞蒂這麼重要的反派,應該給他一個獨特的個性,就算是精神病人也不應該是像小丑Joker那樣張狂,應該是一個形式低調並聰明、冷靜、愛出難題的傢伙。 可是劇中的莫里亞蒂竟然會對福爾摩斯說:「你是在天使那一邊的。」這種幼稚台詞,而福爾摩斯回答「我是在天使那邊,但我不是天使。」看到這種對白,讓我感覺自己在看奇異博士。 在電影「Joker」中,演員瓦昆·菲尼克斯 賦予了小丑這個完美反派一個真實的靈魂,這部電影試圖將一個漫畫中的瘋子,在現實中合理化,讓我印象深刻,有空我會專門做一期影片來講講「Joker」。 可福爾摩斯這種會讓讀者真的寄信去貝克街221號B的寫實故事,竟然會出現一個漫畫性格的反派叫人有些失落。堤外話福爾摩斯中的貝克街是真實存在的街道,可是221號B是虛構的,直到1930年一家金融機構所進駐,可是公司職員經常都會收到指名給福爾摩斯或者約翰華生的信件感到困擾,在1990年後直到現今則是福爾摩斯紀念館。 思維宮殿在劇集中,夏洛克經常會使用一個叫「思維宮殿」的技能。這是一種古老的記憶方法,如果你學會用這種方式記憶,就永遠不會忘記。這聽起來很神奇對吧,可它真實存在,一般接受訓練一年左右就可以去參加記憶比賽了,甚至可以短時間記住一副撲克牌。但這又和我們之前影片講的超強自我記憶症有什麼區別呢? 超強自我記憶症,是擁有超強的記憶力,只要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就會像攝影機一樣記錄下來,無論是多遙遠的記憶依然如同剛剛發生。甚至有人連自己三歲前嬰兒時期的記憶都保留著。 雖然看似兩者都可以讓你記住事物,可是思維宮殿是有選擇性記憶,而超憶症則是不管事物大小,不管這是否是你想要的都會記住,而且不能刪除。而影片中福爾摩斯除了可以選擇自己記憶這一點以外,更像是一個超憶症患者。 雖然在劇集中福爾摩斯連太陽系的知識都沒有,他認為沒有用的知識就不用記住,是地球圍繞著太陽轉還是太陽圍繞著地球轉,對他而言沒有意義。 這看起來是選擇自己想記得東西,應該是使用思維宮殿記憶法。可是真正的思維宮殿記憶法,是要先在腦海裡想像一個有至少五個房間的房子作為記憶載體,這可以是你的家鄉,或者你現在的家,也可以是完全虛構的宮殿,不過虛構的話需要更多時間練習。 像在劇集中有「勒索界拿破崙」之稱的馬格努森的記憶寶庫就是一個虛擬的宮殿,裡面都是一排一排的檔案架,存放著所有政要的秘密。因為這些都存放在他的記憶中,所以連政府也拿他沒辦法,可惜他遇上了有反社會人格的福爾摩斯。 有了屬於你自己的宮殿,接下來就是要在你每一個房間依照次序擺放傢具,譬如衣架、衣櫃、床、寫字檯等等,然後在大腦中按照順序想一次。接著就把你要記的東西圖像化,譬如把字母B想做籃球,把男友的生日想成美味的芝士蛋糕。圖像化越詳細,就越有效幫助你記憶,可以藉由五官想像來加深印象,味覺、觸覺都可以! 如果今天給你20個物品要你在不能做任何筆記的條件下將他們記住,大部分的人可能無法記住幾個,但如果改用圖像化的方式,以一個故事將它們串起,這時你就能大幅提升你所記起來的物品數。這正是圖像化的神奇之處!透過文字大部分人大約只能記住5-7個單字,而在轉換成圖像後卻能增加到8-12個,甚至還能同時記住出現的順序,這就是將文字圖像化的重要性和神奇程度。 接下來將圖像化後的物品放置在你選定的傢具上,首先你來到你的思維宮殿裡的第一個房間,回想你在這個空間內放的五樣傢具,並且把你想記住的東西放入,放完後讓自己環視一下這個房間將可以有效地幫助加深記憶。不同的房間可以代表不同的記憶區塊,並可以依照你的需求將資訊放在不同空間,重複這個動作直到你所有的房間都放入你想要的資訊。 放好圖像化的資訊後,其實你已經記住原本沒想過自己會記得的資訊了。最後,只要在需要用到資訊的時候,走訪你的思維宮殿一遍,環視整個空間找到你要的資訊,就能夠順利想起來對應的資訊以及它出現的順序! 當然一開始要反覆練習,熟練後你就是下一個福爾摩斯了。 嗯,不過這個不能記住你沒有刻意去記的東西,所以其實在探案上沒有超憶症來的方便,漏了什麼倒回去想一遍就好了。可是思維宮殿就必須是你想記住的那些,而漏掉的細節證據就沒辦法了唷。 反社會人格 在劇集中多次提到福爾摩斯有反社會人格,那什麼是反社會人格呢? 聽到反社會人格一詞,很多人會認為是一些對社會有害,甚至應該被監禁的罪犯。不過事實並非如此,很多社會精英其實都是反社會人格者,尤其是跨國企業管理層或政府要職。反社會人格很多不但不會被社會排斥,反而性格上冷血、善於利用他人、無內責感等特徵,令他們更容易踏上「精英之路」。 劇集中除了夏洛克連他哥哥也是反社會人格,這種人做事不會有感情牽掛,人和事都用理性判斷,絕對是管理層的最佳人選。 反社會人格者對於利益的觸覺非常銳利,在判斷不同的決定時,不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而反社會人格的內在思考模式預設為自利的角度出發,如果某事件是單純的付出,而沒法得到潛在的利益,反社會人格者便會拒絕參與。譬如當反社會人格朋友的母親不幸離世,反社會人格者則不會同情對方,有時甚至會毅然離開這個朋友。對反社會人格者而言,朋友是達到個人目的的人際網路,嚴格來說他們沒有真正的朋友。 就像福爾摩斯聽到華生說自己是他最好的朋友時,那種驚嚇不比一個陌生人向妳求婚來的小。反社會人格完全不會有同理心,所以如果你有朋友是這樣的人,那你注定是被他利用的那位。而且你擺脫不了他們,因為只要你對他有價值,他們會不擇手段,因為缺乏羞恥心,即使昨天與你大吵一架,第二天依然回來求你幫忙,所以一個正常人很難擺脫這種人的控制。 反社會人格者在社會上有一套的生存方式,他們會意識到自己與眾不同,需要偽裝才能融入到人群之中,他們透過觀察學習人對於事物的情緒,洞悉普通人對事物的需求,甚至留心其他人的弱點,然後嘗試榨取他人的利益,換取個人利益。 就像一個混在人群中的外星人一樣,他們比一般人更懂得如何討好你,在人際關係甚至愛情上往往會比一般人更勝一籌,但上帝也是公平的,反社會人格者對於長期和短期的概念非常模糊,他們不能夠長久經營任何關係,也缺乏「愛」人的能力。 所以約翰華生是個例外,或許福爾摩斯還需要利用他。 完美的改編 BBC 出品的《新世紀福爾摩斯》從 2010 年播出後人氣居高不下,榮登 IMDb 的電視劇排行榜第11名,據 BBC 報導,2017 年第四季第一集開播更有超過 810 萬人收看,成為英國 21 世紀以來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影集。 福爾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