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俗话说的“秋不食瓜”是怎么回事?“贴秋膘”就是放开吃肉?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提醒,在夏秋交接这段时间里,日常养生要注意3个要点,才能从“治未病”角度保健康。
“贴秋膘”不一定真的要吃肉!
所谓“一夏无病三分虚”“入秋贴秋膘”,这些俗语都在揭示民间的养生智慧,即夏末秋初,应该把人体消耗掉的“能量”补回来,这样秋冬才有足够的正气来抵御寒冷和疾病。
不过,贴秋膘并不等于吃肥肉。闫玉红表示,所谓补充“能量”,从中医的角度看,其实应是补精气、精血。
因此,此时贴秋膘,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一杯黄芪补虚茶是补精气、精血的好选择。黄芪补气,红枣补脾补血,枸杞补肝肾之精,看似简单,却能把身体消耗的“精、气、血”都补到位。
“秋不食瓜”,寒湿重者与儿童注意!
俗语有云“秋不食瓜”“秋瓜坏肚”。闫玉红提醒,这里说的“瓜”主要是指西瓜。
西瓜是夏天的水果,性味寒凉。如果立秋后还大量吃西瓜,不仅易伤脾胃,还易生痰湿。尤其是脾虚寒湿重的人以及小孩子,到了秋天,最好就不要再吃西瓜了。
此外,夏秋交接时期,还要注意拒绝冷饮冷食,否则容易伤脾、生痰湿。《黄帝内经》里讲:“秋伤于湿,冬必咳嗽”,所以若不注意,就很可能成为秋冬咳嗽不止的“导火索”。
可多吃酸“强肝”
闫玉红提醒,这段时间可以适当吃点酸味食物,比如葡萄等。因为“酸入肝”,可以强盛肝木,防止肺气太过对肝造成损伤。
当然,到了此时,空调温度也应调高一些,或换成小风扇,避免受寒。在运动时尽量选择漫步、瑜伽、打坐、太极等较平缓温和的运动,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大汗淋漓,以免过度损耗津液,埋下病根。
推荐食疗方:黄芪补虚茶
材料:黄芪5片、枸杞10颗、红枣5颗(去核)。
做法:泡水喝,代茶饮。
功效:补精气、补血。
禁忌:阴虚上火、有实火的人不宜。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查冠琳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欣宇
俗话说的“秋不食瓜”是怎么回事?“贴秋膘”就是放开吃肉?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提醒,在夏秋交接这段时间里,日常养生要注意3个要点,才能从“治未病”角度保健康。
“贴秋膘”不一定真的要吃肉!
所谓“一夏无病三分虚”“入秋贴秋膘”,这些俗语都在揭示民间的养生智慧,即夏末秋初,应该把人体消耗掉的“能量”补回来,这样秋冬才有足够的正气来抵御寒冷和疾病。
不过,贴秋膘并不等于吃肥肉。闫玉红表示,所谓补充“能量”,从中医的角度看,其实应是补精气、精血。
因此,此时贴秋膘,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一杯黄芪补虚茶是补精气、精血的好选择。黄芪补气,红枣补脾补血,枸杞补肝肾之精,看似简单,却能把身体消耗的“精、气、血”都补到位。
“秋不食瓜”,寒湿重者与儿童注意!
俗语有云“秋不食瓜”“秋瓜坏肚”。闫玉红提醒,这里说的“瓜”主要是指西瓜。
西瓜是夏天的水果,性味寒凉。如果立秋后还大量吃西瓜,不仅易伤脾胃,还易生痰湿。尤其是脾虚寒湿重的人以及小孩子,到了秋天,最好就不要再吃西瓜了。
此外,夏秋交接时期,还要注意拒绝冷饮冷食,否则容易伤脾、生痰湿。《黄帝内经》里讲:“秋伤于湿,冬必咳嗽”,所以若不注意,就很可能成为秋冬咳嗽不止的“导火索”。
可多吃酸“强肝”
闫玉红提醒,这段时间可以适当吃点酸味食物,比如葡萄等。因为“酸入肝”,可以强盛肝木,防止肺气太过对肝造成损伤。
当然,到了此时,空调温度也应调高一些,或换成小风扇,避免受寒。在运动时尽量选择漫步、瑜伽、打坐、太极等较平缓温和的运动,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大汗淋漓,以免过度损耗津液,埋下病根。
推荐食疗方:黄芪补虚茶
材料:黄芪5片、枸杞10颗、红枣5颗(去核)。
做法:泡水喝,代茶饮。
功效:补精气、补血。
禁忌:阴虚上火、有实火的人不宜。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查冠琳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