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养生方

夏至一阴生 静心好护阳


Listen Later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是盛夏的起点。

俗话说“夏至不过不热”,夏至的到来代表着炎热将至,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夏至为天地之间阳极转阴之时,中医认为,夏季阳气盛于外,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

因此这个时节养生要顺应自然阴阳交替之势,注意保护阳气。

消暑

夏至时节暑热邪盛,心火较旺,要避免午间暴晒以及大量运动;可以在傍晚时外出散步,感受凉风轻浮,暑热顿消。

日常可以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补肾以交通心肾。

民间一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生姜是助阳之品,适当吃点生姜,能温通阳气,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增强食欲帮助消化,有利于消夏解暑。

避寒

天气越热,人们就越爱趋凉避暑,但要注意热极而寒生,寒生百病重。中医认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夏季防暑降温不可贪凉太过,忌夜卧贪凉,忌冷水洗浴,忌嗜食生冷。

《颐身集》中直言:“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所以我们常吃的西瓜、绿豆汤、酸梅汤等解渴消暑佳品,最好不要冰镇食用。

祛湿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夏至后雨水渐多,湿气渐重,不少人会受到湿气影响,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差、水肿等表现。

对此,可以改善外部潮湿的环境,利用空调除湿,其次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等。夏季是湿邪作祟的高峰期,若出现明显不适,记得一定要去医院就医。

静心

夏季是心主令之时,炎热的暑邪最易伤心。对此,嵇康在《养生论》中提到了调理之法,“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建议戒躁戒怒,做到“心静自然凉”,保持心情顺畅。

为听友带来食疗方推荐 / 薄荷粥

【配料】

薄荷15克(鲜品30克),粳米30~60克,冰糖适量。

【做法】

薄荷煎汤备用,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薄荷汤及冰糖即可。

【功效】

清心怡神、解暑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讲解专家:彭康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兼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

文/羊城晚报岭南名医工作室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沫依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今日养生方By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