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观世界|思考养成记

先救老妈还是老婆


Listen Later

救老妈,还是老婆?

女人问:我和你母亲一起掉到河里去,你首先救谁?

在这个深奥的问题面前,绝大多数男人会栽跟头。当你你昧着良心说,先救你!女人会指这你的鼻子说,你摸着良心问问看,你老妈养你这么大容易吗?没看出来啊,你竟然这么无耻!看着老婆花容失色,嗔怒地看着你,仿佛把你整个人都看透了,你顿时改口道:老婆大人深明大义,对的,我先救老母亲!

你正在为自己终于参透老婆大人问题背后玄机而沾沾自喜的时候,老婆瞬间爆发,哭天抢地,嚎啕大哭:我的天哪!我怎么这么不幸啊,这个死不要脸的,连我都不要啦,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

这下你完全晕菜了吧,你赶紧跪地,一边打自己耳光,一边说,老婆我错了,我错了。要不,你看我还是先救你吧。

老婆继续大哭。

你咕哝着说,要不,两个一起救?

这话说得一点诚意都没有,连隔壁做家庭作业的儿子都不信,在那里冷笑,一脸的鄙夷。

你绝望地自言自语,算了,我两个都不救,我自己跳下去自杀算了,反正我也不会游泳。

好吧,似乎所有的标准答案都用上了,都不对!

在分析题目之前,让老裴先分析一下题目环境,或者叫,出题老师的意图,是想考啥?考哪个知识点?这个叫做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什么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因为退一步之后,获得更大的视野和角度。——老裴的高中政治课老师就是这么教我们的,答不出题目,就使劲猜出题老师的出题意图。

女人不仅在身体上,和男人差别大,在思维模式上,也和男人有很大的区别。男人遇到事情,通常会就事论事,比较客观。女人遇到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件事情跟自己的关系。当然,这是女人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的,潜意识。

举例,你和女人一起逛街,看到对面一个女人穿着大红色的旗袍。女人问,好看不?

你回答:好看!

这就错了。

你回答,不好看!

恭喜你,又错了!

其实女人问的,根本不是旗袍,错,也不是那个穿旗袍的女人。

是那件旗袍,是否适合她。

所以标准答案是:禀报老婆大人,以卑职之见,这件旗袍不适合你,因为你走的是清新气质路线,而这件旗袍过于张扬过于强调性感。当然,以老婆大人的身材条件,穿在您身上,就不一定性感了。。。

哦,后面是说漏嘴了,我的意思是,答题要点是:这件旗袍不适合她。这样就行了。

适合怎么办?你问题怎么这么多,一般情况下,都选择不适合。因为你老婆超凡脱俗,一般的衣服都配不上她,对不对?

唉!你弱智啊你。在老婆面前能说真话吗?你找死啊。

再把话题拉到本文开头那段。

你老婆真的是问你先救谁吗?你也太实诚了吧。怪不得你们老板不喜欢你,拎不清。你老婆根本不在乎你救谁,所以你救谁都不重要,难道你老婆不知道你是旱鸭子吗?出题人的意图是:想再次确认她在你心目中的重要性。所以,标准答案是:

我年迈的母亲,我一定要先救,否则我会终身遗憾,老婆原谅我这么自私。—(注意语气,低沉,而且不要立即回答,做深思熟虑状!哦,我知道你这辈子从来都没有深思熟虑过,难为你了。那就想象一下,大便的时候吧,对,就用那种表情。)

继续,等我把她老人家搬上岸,我再来找你。。。如果你已经不在了,亲爱的,我会在我的脖子上栓上一块大石头。是的,没有你,我也不活了,我们到天堂的那一边,继续相爱。(注意动作跟上,搂过她的脑袋,一边抚摸头发,一边哽咽。不用哭,对!男人不需要哭哭啼啼,我也知道以你的表演水平,哭起来就像狼嚎,反而影响现场气氛。)







潜意识需求

可能连顾客本人都没意识到。只存在与顾客潜意识里。

创新性需求,领先市场,蓝海竞争

 

老裴红绿灯三层次顾客需求理论:

 

顾客需求,浅层需求常常是显性的,真实需求,是隐藏起来的。潜在需求,是连顾客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满足显性的顾客需要,可以迎合市场,发现真实的需求,可以激发购买;发掘潜在的需要,可以引导市场。

怎么理解这段话?一个顾客到送子鸟不孕症医院来治病,表面来看,是想治病,实际是想要孩子——这是显性的浅层的需求,如果多问两句,会发现,其实要孩子,并不是她本人的主意,是她婆婆,也就是奶奶想抱孙子,这是真实需求。如果继续问,你会发现,奶奶想抱孙子的真实原因,是因为奶奶觉得没儿子没有孩子,她对不起整个家族。

一个顾客到整形美容医院,显性的浅层的需求是要变漂亮,真实需求是,她喜欢上单位的销售部的部门经理了,但是,觉得自己配不上他,所以,希望通过整形美容来让自己变得漂亮,以便吸引销售经理的目光。从潜意识需求来看,可能是女人对自己没自信。

调查公司能调查出来的结果是,消费者需要跑得更快的马。福特发现的是,消费者只是想更快到达目的地——这才是他们的潜意识需求,但是消费者根本无法想象汽车这样一个新鲜事物,因为这超越了他们的知识范围。

乔布斯厉害之处,不是把Iphone生产出来,这是工匠干的活。让乔布斯名扬天下的,是全世界只有他能够准确地判断顾客对手机的潜意识需求,乔布斯有一种穿越时间的能力,准确地预测到顾客潜意识需求。乔布斯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消费者需要随时打开手提电脑,而且只要用手指戳戳点点,就能操控它。于是ipad在乔帮主的指挥下,应运而生!在IPAD诞生之前,多点触屏技术早就被发明了。1982年,多伦多大学就发明了感应食指指压的多点触控技术。只是大家把他发明之后,没有人知道该拿这个技术干什么用。乔布斯知道,消费者需要它,拿这个技术,就可以放大缩小照片,可以把图片翻过来,翻过去,拨过来,拨过去,而且还有人一边拨弄,一边蘸手指。

所有伟大的公司都知道预测消费者的潜意识需求,因此他们是伟大的公司。

马云在10年前,像个猴子一样上串下跳,告诉买衣服的商家,你不应该摆地毯,摆地摊城管会来收保护费,不管你赚不赚钱,他都要收钱,他会打你,你搬到网上去卖吧。马云对他们说,我预测未来10年,大部分人都不摆地摊,都在网上卖货!一部分人把他赶走,坚持摆地毯,最后被城管打得头破血流,从此对社会愤愤不平。令一部分放弃摆地摊,洗干净脏手,在淘宝里面用键盘和电脑屏幕摆地摊,还学着找漂亮妞穿上他的衣服拍照片,以此吸引电脑面前的傻妞。这些在淘宝摆地摊的,隔了几年,就发大财了。

综上所述,营销人的首要功课是要研究客户需求,发现其真实需求,甚至潜在需求,再来制定相应的需求战略,以影响企业的产品。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客户对于同质化产品表现出消费疲惫,而适度创新则是引导和满足客户需求的竞争利器。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顾客需求从基本的产品需求向更高的心理需求满足的层次发展,因此,企业不仅要做产品,还要做品牌做生活,通过创建品牌核心价值,营造新型生活方式,实现顾客在社会认同、生活品位等层次需求的满足。

顾客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有些潜意识的顾客需求,等待营销大师们去发掘。


TIPS:问题来临时,就是营销机会到来时。

问题有红绿灯三层次,遇到红灯问题,需求显而易见,营销机会均等,竞争白热化;发现黄灯问题,真实需求已经发现,营销机会来临;遇到绿灯问题,发掘出了顾客的潜意识需求,营销进入蓝海。

所以,遇到顾客的问题,先想想对方真实的需求是什么,营销机会就在那里。




一个人要读多少书,才能明白事理;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发现世界宽广;

一个人要交多少朋友,才能理解人性;一个人要失恋多少次,才能懂得爱情。

裴观世界W:hanspei01

不好意思,又改版了。这个专辑曾经叫做《大脑归零》,后来觉得这个名字听上去是给人洗脑的,所以作罢。后来老裴去美国玩,受到了很大的感触和震撼,爱上了那里,正值这个栏目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做了很多期关于美国的节目,干错更名叫做《答案美国》。再后来老裴连续两次游历欧洲,又做了很多关于欧洲的节目。这个名字其实有点名不副实了。不过,一直没想好,到底做成什么样的,反正一边做一边修正吧。
这个专辑花了老裴不少时间,而且关于如何通过做节目赚生活费,一直不得要领,这样做了一年半,把她做成了公益慈善事业,终于停止做节目了。直到18年4月份,遇到几位有意思有故事的台湾朋友,忍不住又做了几期,没想到听友反响热烈,好像又有动力做下去了。
说到这里,希望听友多留言,这是我们这些做专辑的人很大的动力。人坚持做一件事,没有得到响应,会感到孤独和绝望,做节目也一样。一句暖心的话,标识您听过了,对老裴是莫大的鼓励。
现在看这个专辑,讲了很多跟美国没关系的事情,所以,犹豫再三,决定更名《裴观世界》,就是讲我自己是怎么看待世界的。老裴自己做医院投融资和营销,自己却不愿意讲太多自己工作上的事情,因为节目最终呈现出来的模样,尽量不带有太多功利性,更随心所欲,这样才能体现出他的原貌,还原节目真实的样子。
在中国,作家是一个糟糕的职业,你几乎很难依靠写作有尊严地 生活。所以韩寒去玩赛车,转而拍电影。其他作家混的也惨淡,除非国家发工资,基本上都去老老实实干活去了。作家裴纲是上海人,年近半百,这是一个中年男人的美好时光,有一定的阅历,有一些朋友,小有积蓄,体力还不错,可以去做一些年轻时不敢做或者不能做的事情。
老裴的视频专辑《裴观世界》已经在各大平台开通,陆续上线新内容,还是这些内容,讲讲全世界各地的事情,带您领略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生活故事。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裴观世界|思考养成记By 作家裴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