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哥诵读 | 现代诗词美文欣赏

潇湘诗会 | 清明


Listen Later

              气清景明,纵享春光 
                  文|潇湘诗会
                  朗读|胜  哥
 
       时序到了季春,大地呈现出气清景明的景象,一切生物也显得特别清洁明朗。寒食过后的第三天,季春三月的头一个节气是清明。 
       古代中国人也往往把寒食与清明两个节日一起过,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从寒食节开始只吃冷粥干饼,以纪念春秋时代因避官而被烧死的介之推。到了清明这天一大早,由宫内传出火炬,赐近臣,百姓也开始点燃炉火,这火称作“新火”。 
       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提起清明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扫墓祭祖,缅怀故人。其实,在许多古画和古文中都呈现出,清明节从古至今都不仅仅只是缅怀追思、祭祖扫墓,还有像踏青、郊游、戴柳、射柳、斗鸡、放风筝、打秋千、蹴鞠等各项户外活动。在追思感伤之余,还有欢乐赏春的气氛。
        放风筝是儿童喜爱的活动,东风由下向上吹,很适宜。清明这天放起来的风筝,人们往往会把线割断,任风筝飞走,称作“放断鹞”,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射柳原是元人清明节的竞技游戏,后为军中在清明这天举行的射箭比赛,以鼓励士卒习武。 
       清明当天,还有一项宫内仕女与百姓都会玩的打秋千活动。《灯宫遗录》中记载,宫中人又称清明节作“秋千节”。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还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唐代,人们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宋时清明节,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柳条,时称“明眼”。意为驱邪目,辨明鬼邪,守护家门,此时的柳枝与桃枝功能相近。
       诗人晏殊曾写道:“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清明时节,漫天飞絮,白而轻的飞絮,尽飘不停。此时天朗气清,四野明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如今,清明节还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人们会通过一些活动形式缅怀英烈,但不变的是扫墓祭祖,也依然会与家人一同外出踏青、赏花、吃青团,珍惜好春光,享受真情相伴的时光!

每一次朗读、书写都是一次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是一段情景交融、充实自我的奇妙经历。在朗读中体味诗词歌赋的魅力、在墨香中感悟传统文化的美妙,令人陶醉、让人静心、给人力量。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愿闻其声;喜马拉雅:胜哥朗读;新浪微博:胜哥朗读与您分享;抖音快手:胜哥朗读】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胜哥诵读 | 现代诗词美文欣赏By 胜哥的愿闻其声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胜哥诵读 | 现代诗词美文欣赏

View all
财经夜读 by 安然 刘静

财经夜读

15 Listeners

中国相声榜 by 小霍 杨多杰

中国相声榜

40 Listeners

给你歌一曲 by 张羊

给你歌一曲

4 Listeners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by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4 Listeners

席慕容诗歌作品配乐朗诵 by 风中的木棉树

席慕容诗歌作品配乐朗诵

0 Listeners

2024火爆全网流行热歌| 热门音乐歌曲推荐 by 煌煌星上兔

2024火爆全网流行热歌| 热门音乐歌曲推荐

17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