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明之旅|历史人文社会

写历史只是为了记录真相吗?|公元1060


Listen Later

本期探讨了中国古代修史的政治性与复杂性。

宋仁宗重修《新唐书》并非因《旧唐书》质量太差,更深层原因在于宋朝欲借此直接承接大唐法统,规避五代(特别是后晋)的尴尬地位,以确立自身正统性。

尽管《新唐书》耗时十七年,由宋祁、欧阳修等大家编纂,却因其文风和史实处理遭受诸多批评。宋祁的文字晦涩难懂,系其矫枉过正地反对骈文所致,甚至为此删除了唐朝的骈体诏令。欧阳修则为追求简洁,大量删减关键信息,且因个人好恶(如厌恶佛教、宦官)选择性记录史事,甚至删去玄奘事迹或极力贬低宦官群体。

节目继而提出,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功利主义的真实观”。在他们看来,文字不仅是事实记录,更是改造世界的工具,可为更高目标(如“修己安人”)服务,允许对事实的拣选和重编。这与“秉笔实录”和“春秋笔法”两种史学传统交织,揭示了历史记录中“真实”概念的多元性。最终,节目倡导读者理解古人的选择及其背后的理念,以拓宽心量,而非急于评判对错。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解读|文明之旅|历史人文社会By 和你一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