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

新疆若羌 楼兰博物馆


Listen Later

注意看!我手机又炸高温警报了——上回在火焰山被晒到警报,这橙色的高温警报,连手机都扛不住,而正是这炙烤般的温度,成了楼兰美女不朽的千年“天然保护罩”。今天我们来到了若羌县,走进了楼兰博物馆,看真正的“时间标本”。  

镇馆之宝“楼兰美女”古尸,距今3800年,是目前新疆境内保存最完整的青铜时代干尸之一。她仰身平躺于特制展陈台上,深褐色皮肤因脱水收缩,却仍保留着清晰的面部轮廓——细长的眉毛、微翘的睫毛根根可数,头顶戴着一枚用禽鸟羽毛装饰的冠饰,羽轴至今根根挺立,仿佛主人只是沉睡了一瞬。  

考古学家发现她腹部的皮肤有轻微隆起,经检测是25岁女性因难产离世的证据:腹中可见未完全娩出的胎儿轮廓,下体还残留着暗褐色的血痕。考古学家推测,她可能在分娩时突发意外,就永远停在了生命最后一刻。   

博物馆里的“干尸家族”远不止她。这边是表情痛苦的男性干尸,身上有刀砍的痕迹,推测是战死的士兵;这里胸前有一撮头发的男性干尸,据检测头发DNA和他本人不同,推测是他爱人或亲人给他的留念。还有一些婴儿干尸,可能因疾病或饥荒夭折,可见当时的生存条件的恶劣;还有位50岁左右的女性干尸,学者判断她是部落里有威望的长者……  

为什么若羌能成为“干尸博物馆”?因为这里是地球的极旱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空气湿度常年低于10%。尸体中的水分被瞬间抽干,细菌无法繁殖,反而成了最天然的“防腐舱”。  

说到楼兰,很多人只记得“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苍凉。但2000多年前,这里可是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驼队载着丝绸、瓷器、葡萄干往来,胡琴声与驼铃声交织,连《汉书》都记载它“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是西域三十六国里最繁华的城邦之一。可后来,塔里木河改道、绿洲消失,风沙一步步吞噬了城池,只留下这些被“封印”的故事。  

罗布泊无人区距博物馆不到两小时车程,是极端危险的无人地带——地表遍布宽达尺余的裂隙,夏季极端高温可达70℃以上,足以熔化鞋底材质,且全程无手机信号覆盖。即便携带专业卫星电话与补给驼队,仍有科考队、探险队在此频发失联事故:或突遇强沙暴导致人员被掩埋,或陷入盐壳地暗坑造成坠落失踪,历年均有队伍因极端环境导致全队失联,生还记录为零。当地向导明确警示:"此地进易出难,至今无人成功穿越。

从40度的高温警报,到3800年的干尸密码;从难产母亲的遗憾,到丝绸之路的喧嚣——若羌的热,不仅烤得手机罢工,更烤出了千年时光的温度。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读书分享By 小茜说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