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信任与谎言:沃尔玛支付乌龙事件的背后|区块链一整天第202期
Hello,小伙伴们,我是AscendEX泡泡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信任与谎言:沃尔玛支付乌龙事件的背后
首先,咱们还是先来“聚焦一整天”吧。
1、报告显示,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正积极研究加密货币,并越来越有兴趣通过养老基金投资加密货币,以及接受加密货币作为税收和服务的支付手段。
2、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周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比特币真的成功了,监管机构最终会控制该加密货币。
3、媒体消息,资产管理公司富兰克林邓普顿 (Franklin Templeton) 已经成立了一只区块链风险基金,该基金最多可筹集2000万美元。
接下来的深度文章,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天姣,敬请聆听。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887497614751588&wfr=spider&for=pc)
基于信任的加密货币,如今欺诈和谎言缠身。名人一句话就能引领涨跌已不是新鲜事,甚至一件未经核实的事情也能推动行情巨幅震荡。莱特币近期(LTC)就历经了这一遭。
美东时间9月13日,一条“沃尔玛宣布支持用莱特币进行线上付款”的新闻经彭博、路透、CNBC等媒体转发后引爆加密货币市场,莱特币涨超37%至236美元,受其影响,比特币一度跌破44000美元。
然有反转。短暂数分钟后,转发此新闻的莱特币基金会官方社交媒体账号迅速删除此条推文,而发布方声明表示记者与其他读者不要理会这篇新闻稿,沃尔玛一方也出面澄清其与莱特币没有任何关系。“辟谣”后30分钟内,莱特币回吐涨幅超30%,转跌至180美元下方。
虽沃尔玛官网并无相关正式声明,其官方社交账号也并无转发此消息,在莱特币官方社交媒体发布该消息后,未经证实情况下,“利好”效应还是经主流媒体转发后一再被放大,莱特币一度上涨32.8%,至235.88美元/枚。
沃尔玛紧急辟谣,称其与莱特币合作纯属假消息,并在调查虚假新闻的发布过程。“沃尔玛对此新闻稿一无所知,沃尔玛和莱特币没有关系,如有任何问题,请向发布方咨询。” 莱特基金会也删除了此前转发的相关内容。
涨势维持尚不到半小时。“辟谣”后30分钟内,莱特币大幅回吐涨幅并转跌至180美元/枚下方。数据显示,24小时内,比特币爆仓2.16亿美元,莱特币爆仓2165.27万美元。24小时内,加密货币市场爆仓人数超10万。
数据显示,莱特币在全球最有价值的加密货币中排名第19。尽管不如比特币那般受欢迎,莱特币正被大量用于支付。据其创始人称,“预计每天约有价值30亿美元的莱特币被发送出去,其中大部分用于交易。在过去10年的生命周期中,莱特币通过网络发送的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
在泛滥着假消息的金融市场里,叠加机构们的频频动作,沃尔玛允许莱特币支付这一消息享有如此可信度不足为奇。
沃尔玛官方8月挂出招聘的信息称,其正在招聘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产品负责人,负责制定数字货币战略和产品路线图,并致力于产品路线图及推动项目执行。该岗位要求应聘者具有加密货币生态系统和相关技术的经验,10年以上产品或项目管理、技术商业化经验等。
而在当地时间7月22日,亚马逊发布数字货币和区块链专家职位招聘讯息,根据内容,此人将加入其西雅图支付团队,负责开发“亚马逊的数字货币、区块链战略和产品路线图”。此番表述下,市场开始猜测亚马逊或将允许客户使用加密货币。部分受此种可能性举措的猜测影响,比特币价格于7月26日跃升至40501.70美元,达6月中旬以来最高水平,日内上涨约14.5%。
然而在发出招聘信息的一周后,亚马逊方才表示,尽管公司对这一领域感兴趣,但对亚马逊加密货币具体计划的猜测并不真实。
因加密货币媒体垂直性及相对小众性,新闻稿的分发往往聚集在Coindesk、NewsBTC等网站,信息由此在有限空间内反复循环并自我确认与发酵。
“我对这种虚假新闻的态度有些矛盾”,一位加密货币投资者告诉记者,一方面利好新闻得以助推价格上涨,抛出可获利不少。“可另一方面,很多投资者因此而陷入其中,损失惨重。”
“随着各大主流机构涌入,以及人们对加密货币终将被视为交易媒介的憧憬,预计加密货币领域将会有更多的骗局或虚假新闻”,一位加密货币个体交易员说,“尤其是,在股市部分受压的情况下,对加密货币关注暴增,投机活动也激增,我们已经习惯了后者的价格因一句话或一次猜测而骤高骤低。”
她同时补充称,于个体投资者而言,因其缺乏信息辨别力与规避措施,极为容易卷入欺诈案件里,又极为容易损失惨重。“与股票不同,该领域内中的大多交易活动无法追踪,加密货币参与者均匿名,很多交易是转入个人账户,不一定就会进入市场。”
即便在股市等受高度监管的领域中同样不乏诈骗与虚假情形,但因加密市场资产显著的价格波动性,各国当局对其更多全面的监管或许仅是时间问题。
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数据,继2020年加密货币诈骗损失造成4.19亿美元的损失后,2021年将是投资欺诈创纪录的一年。2021年第一季度,FTC就已收到14079起欺诈报告,同期损失数值达2.15亿美元。
数据媒体机构Motley Fool调查显示,加密货币现在是投资诈骗和欺诈的首选方式。“以前,电汇是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但使用加密货币转移资金的方便性以及加密货币作为投资工具的日益普遍性,使其成为诈骗的主要手段。”
行业人士指出,相比于传统市场,加密资产的历史和体量依旧处于早期,缺乏监管和透明度也一直是行业的痛点,掣肘行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全球对于加密资产行业的监管均已提上日程甚至加速推进。包括近期印度政府表示要对加密资产交易征税,日本金融监管机构FSA将对NFT代币进行监管。这些监管虽然可能造成行业短期阵痛,但也会进一步提升行业的合规性,从而为行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内容,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好啦,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泡泡糖为您精选的内容,还请帮忙多多转发。那咱们下期再见,拜拜~
信任与谎言:沃尔玛支付乌龙事件的背后|区块链一整天第202期
Hello,小伙伴们,我是AscendEX泡泡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信任与谎言:沃尔玛支付乌龙事件的背后
首先,咱们还是先来“聚焦一整天”吧。
1、报告显示,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正积极研究加密货币,并越来越有兴趣通过养老基金投资加密货币,以及接受加密货币作为税收和服务的支付手段。
2、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周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比特币真的成功了,监管机构最终会控制该加密货币。
3、媒体消息,资产管理公司富兰克林邓普顿 (Franklin Templeton) 已经成立了一只区块链风险基金,该基金最多可筹集2000万美元。
接下来的深度文章,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天姣,敬请聆听。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887497614751588&wfr=spider&for=pc)
基于信任的加密货币,如今欺诈和谎言缠身。名人一句话就能引领涨跌已不是新鲜事,甚至一件未经核实的事情也能推动行情巨幅震荡。莱特币近期(LTC)就历经了这一遭。
美东时间9月13日,一条“沃尔玛宣布支持用莱特币进行线上付款”的新闻经彭博、路透、CNBC等媒体转发后引爆加密货币市场,莱特币涨超37%至236美元,受其影响,比特币一度跌破44000美元。
然有反转。短暂数分钟后,转发此新闻的莱特币基金会官方社交媒体账号迅速删除此条推文,而发布方声明表示记者与其他读者不要理会这篇新闻稿,沃尔玛一方也出面澄清其与莱特币没有任何关系。“辟谣”后30分钟内,莱特币回吐涨幅超30%,转跌至180美元下方。
虽沃尔玛官网并无相关正式声明,其官方社交账号也并无转发此消息,在莱特币官方社交媒体发布该消息后,未经证实情况下,“利好”效应还是经主流媒体转发后一再被放大,莱特币一度上涨32.8%,至235.88美元/枚。
沃尔玛紧急辟谣,称其与莱特币合作纯属假消息,并在调查虚假新闻的发布过程。“沃尔玛对此新闻稿一无所知,沃尔玛和莱特币没有关系,如有任何问题,请向发布方咨询。” 莱特基金会也删除了此前转发的相关内容。
涨势维持尚不到半小时。“辟谣”后30分钟内,莱特币大幅回吐涨幅并转跌至180美元/枚下方。数据显示,24小时内,比特币爆仓2.16亿美元,莱特币爆仓2165.27万美元。24小时内,加密货币市场爆仓人数超10万。
数据显示,莱特币在全球最有价值的加密货币中排名第19。尽管不如比特币那般受欢迎,莱特币正被大量用于支付。据其创始人称,“预计每天约有价值30亿美元的莱特币被发送出去,其中大部分用于交易。在过去10年的生命周期中,莱特币通过网络发送的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
在泛滥着假消息的金融市场里,叠加机构们的频频动作,沃尔玛允许莱特币支付这一消息享有如此可信度不足为奇。
沃尔玛官方8月挂出招聘的信息称,其正在招聘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产品负责人,负责制定数字货币战略和产品路线图,并致力于产品路线图及推动项目执行。该岗位要求应聘者具有加密货币生态系统和相关技术的经验,10年以上产品或项目管理、技术商业化经验等。
而在当地时间7月22日,亚马逊发布数字货币和区块链专家职位招聘讯息,根据内容,此人将加入其西雅图支付团队,负责开发“亚马逊的数字货币、区块链战略和产品路线图”。此番表述下,市场开始猜测亚马逊或将允许客户使用加密货币。部分受此种可能性举措的猜测影响,比特币价格于7月26日跃升至40501.70美元,达6月中旬以来最高水平,日内上涨约14.5%。
然而在发出招聘信息的一周后,亚马逊方才表示,尽管公司对这一领域感兴趣,但对亚马逊加密货币具体计划的猜测并不真实。
因加密货币媒体垂直性及相对小众性,新闻稿的分发往往聚集在Coindesk、NewsBTC等网站,信息由此在有限空间内反复循环并自我确认与发酵。
“我对这种虚假新闻的态度有些矛盾”,一位加密货币投资者告诉记者,一方面利好新闻得以助推价格上涨,抛出可获利不少。“可另一方面,很多投资者因此而陷入其中,损失惨重。”
“随着各大主流机构涌入,以及人们对加密货币终将被视为交易媒介的憧憬,预计加密货币领域将会有更多的骗局或虚假新闻”,一位加密货币个体交易员说,“尤其是,在股市部分受压的情况下,对加密货币关注暴增,投机活动也激增,我们已经习惯了后者的价格因一句话或一次猜测而骤高骤低。”
她同时补充称,于个体投资者而言,因其缺乏信息辨别力与规避措施,极为容易卷入欺诈案件里,又极为容易损失惨重。“与股票不同,该领域内中的大多交易活动无法追踪,加密货币参与者均匿名,很多交易是转入个人账户,不一定就会进入市场。”
即便在股市等受高度监管的领域中同样不乏诈骗与虚假情形,但因加密市场资产显著的价格波动性,各国当局对其更多全面的监管或许仅是时间问题。
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数据,继2020年加密货币诈骗损失造成4.19亿美元的损失后,2021年将是投资欺诈创纪录的一年。2021年第一季度,FTC就已收到14079起欺诈报告,同期损失数值达2.15亿美元。
数据媒体机构Motley Fool调查显示,加密货币现在是投资诈骗和欺诈的首选方式。“以前,电汇是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但使用加密货币转移资金的方便性以及加密货币作为投资工具的日益普遍性,使其成为诈骗的主要手段。”
行业人士指出,相比于传统市场,加密资产的历史和体量依旧处于早期,缺乏监管和透明度也一直是行业的痛点,掣肘行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全球对于加密资产行业的监管均已提上日程甚至加速推进。包括近期印度政府表示要对加密资产交易征税,日本金融监管机构FSA将对NFT代币进行监管。这些监管虽然可能造成行业短期阵痛,但也会进一步提升行业的合规性,从而为行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内容,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好啦,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泡泡糖为您精选的内容,还请帮忙多多转发。那咱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