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厅

《选择、价值与决策》/《Choices, Values, and Frames》


Listen Later

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冲动消费、炒股被套、还常常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吗?🤯 这本由诺奖得主卡尼曼主编的神作,简直就是一本《人类决策Bug大全》!它彻底颠覆了“人是理性的”传统观念,揭示了我们思考和选择背后隐藏的心理密码。

✨ 核心洞见:你不是你想的那么理性!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用大白话说就是:我们的决策,根本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冷静计算,而是在一个充满心理偏见的“剧本”里上演。

  1. 前景理论:决策的“操作系统” 🧠参照点依赖:我们不关心自己有多少钱,只关心是“赚了”还是“亏了”。涨薪1000块的快乐,远没有丢了1000块的痛苦来得深刻。
    损失厌恶:丢钱的痛苦 ≈ 捡到等额钱快乐的2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宁愿持有亏损的股票也不愿割肉,因为“卖出”就等于“承认损失”,太痛了!
    四重风险模式:完美解释了我们为啥既爱买彩票(追逐小概率高收益),又怕死买保险(规避小概率大损失)。我们在收益和损失面前,简直是两个人!
  2. 禀赋效应:你手里的就是最好的! 💖还记得那个你刚拿到手就觉得特别香的赠品吗?这就是禀赋效应。一旦拥有,放弃它就变成了“损失”,价值瞬间飙升。著名的“马克杯实验”证明,卖家(拥有者)的出价是买家(未拥有者)的两倍多!所以,别轻易相信你的“舍不得”。
  3. 框架效应 & 心理账户:换个说法,换个世界 🎭“手术后90%存活率” vs “10%死亡率”,听起来感觉完全不同吧?这就是框架效应。决策常常被问题的“包装”所左右。
    我们的钱在心里被分成了不同的小金库:“工资”、“奖金”、“私房钱”。花“奖金”去旅行心安理得,动用“工资”就感觉罪恶。这就是“心理账户”,它让钱不再是钱,而是有了感情色彩。
  4. 偏好建构论:你的喜好是“现做”的 👩‍🍳最颠覆的一点:我们可能根本没有固定的“偏好”!我们的喜好是在做选择的那一刻,被选项、被情境、被提问方式“建构”出来的。今天在A和B中选了A,明天在A、B、C中可能就选B了。
  5. 决策效用 vs. 体验效用:选我所爱 vs. 爱我所选 🤔我们做决定时追求的“爽”(决策效用),和我们事后真正感受到的“爽”(体验效用)往往不是一回事!我们对过去的记忆是骗人的(只记得高潮和结尾),对未来的预测也是不准的(总以为加薪或搬家能让我们快乐很久)。

💡 给我的人生启发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戴上了一副能看穿人心的X光眼镜!无论是购物、投资,还是处理人际关系,都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迷惑行为”。

  • 消费:警惕“交易效-用”陷阱(为了省5块钱,多花50块)。
  • 投资:克服“近视损失厌恶”,别天天看盘;卖出股票的唯一理由是它未来不好,而不是它现在亏了。
  • 决策:做重要决定前,试着从反面(损失框架)思考一遍。问自己:“如果我已经拥有了另一个选项,我愿意花多少代价换回来?”
  • 幸福:幸福藏在体验里,而不是记忆里。多创造美好的“峰值”和“结尾”,比追求漫长的平淡更重要。

这本书绝对是所有想提升决策质量、理解人性底层逻辑的朋友的必读之作!它不会给你标准答案,但会给你一副更清醒的头脑。🌟

完整笔记https://mp.weixin.qq.com/s/Erx6Ot5h3OUvNCYvj8fLeA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歌厅By space 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