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

一意孤行


Listen Later

一意孤行

【释义】孤行:独自行事。顽固地桉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

        赵禹和张汤,是汉武帝时的两个大臣。

        赵禹为人耿直,做官清廉,对自己约束得十分严格。入朝当官以后,他为自己约法三章,一是遣散家中的门客,不再听他们的闲言碎语;二是断绝与亲密朋友的来往,尽量少受他们的人情影响;三是婉言谢绝公卿大夫的邀请,不与他们往来应酬。赵禹认为只有这样坚决杜绝各种吃请,才能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孤立行一意”,也就是不听别人怎么说,始终坚持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公正地处理各种事务。

        张汤为人奸猾,愿意巴结权贲,与长安的许多商人富豪关系密切。张汤还十分能言善辩,得到武帝的赏识,很快晋升为御史大夫。

        一次,武帝召集群臣商议与匈奴和亲的事,博士狄山主张和亲。这时,张汤站出来蛮横地攻击狄山:“你真是个迂腐之人,简直无知到了极点!”

        狄山回击说:“我是愚忠,你是诈忠。我早就看出你是一个狡诈的小人啦!”

        张汤是武帝的宠臣,如今被人辱骂,这还了得!武帝当即责问狄山:“你能掌管一个郡,不叫匈奴进犯吗?”

        “臣不能。”

        “你能掌管一个县吗?”

        “臣也不能。”

        “能掌管一个要塞吗?”

        狄山知道再强辩下去没有好处,就说了句:“臣能”。

        于是,武帝马上传旨,叫狄山到边境的一个关口去防守要塞。可是没多久,匈奴入侵,将狄山抓住杀害,砍下他的脑袋带走了。这件事使群臣震惊,大家对张汤更加畏惧了。

       张汤认为有武帝庇护,越发为所欲为,渐渐激起了民愤。说张汤干了许多坏事。武帝就派“孤立行一意”、秉公执法的赵禹去责问张汤。张汤认为自己被诬陷,就自杀了。

        “孤立行一意”,对赵禹来说是个褒义词,而后来演化成“一意孤行”成语后,就变成貶义词了。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成语典故By 霓为衣兮007

  • 1
  • 1
  • 1
  • 1
  • 1

1

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成语典故

View all
【五月耳语】睡前故事 经典童话大全 by 五月耳语

【五月耳语】睡前故事 经典童话大全

27 Listeners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by FionaYih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0 Listeners

中国成语故事|每天1个国学经典 by 珠穆朗玛静读

中国成语故事|每天1个国学经典

0 Listeners

晚安成语 | 每天一个成语小故事 by 哈苜瞳

晚安成语 | 每天一个成语小故事

0 Listeners

小学生必学|中华成语故事 by 小豆芽的爸爸

小学生必学|中华成语故事

0 Listeners

成语妙妙屋 | 一听就会写作文的成语故事 by 菡声嫣语讲故事

成语妙妙屋 | 一听就会写作文的成语故事

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