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道场

艺术家广也:光着屁股在山水画卷里遨游,这份优雅谁懂?


Listen Later

【引言】


《艺术道场》第5期,我邀请到了艺术家广也。从小在乡村的生活经历,和对地方戏曲的热爱,深深地影响和滋养着他成年后的艺术创作。而严苛保守的家庭教育,又成为他成长过程的束缚。毕业后的职场经历,又丰富了他五味杂陈的人生体验。这一切,引导他成为了一名独立艺术家。在绘画表达中,他找到了特立独行的、爽朗的、真实而自在的自己。

广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非常内敛、不苟言谈、甚至在公共场合说话会很拘谨的人。但如果聊开了,你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能打得开、非常真诚、内核非常稳定的人。接下里的一小时里,就请和我一起走进广也绘画中的男性情欲世界。





嘉宾简介】


广也,独立艺术家,现居北京。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环境艺术专业,从事油画、水墨、设计创作。多次在北京举办个展,参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62度灰》联展、德国慕尼黑《The Male Figure》邀请展,并多次受邀参加英国、新西兰、比利时大使馆有关爱的多元性主题的艺术展。

在创作媒材和风格上,他不拘泥于油画和水墨、具象和抽象,并试图在矛盾冲突中,模糊掉彼此的界限。广也在作品中加入了大量对自己的观察和对世界的思考。他根据自己在生活中所处的不同阶段的自我认同和闯入他的世界的外界客体,来选择创作对象,把荷尔蒙四溢的人体,放置在东方山水园林、和花鸟植物的意境中,构成视觉上和文化上的冲突,探索内在逻辑上和文化审美上的融合。


重要观点


l 他认为情色和色情有着巨大的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艺术家观察世界的视角和对个人审美情趣的追求。他并不会为谈及生物原始的性冲动而感到羞耻,因为这是创作的原始动机,但对个人艺术审美的追求,才是抵达彼岸纯粹而恒久的动力。

l 因为同志兼具了男性的生理特长和女性的内在敏感和洞悉力,所以这个群体会在某些领域有一定的特长和天分。但同志身份本身只是人类无数个个体差异中的一个,没什么特别的。但个体与公众对这件事的认知,让国内的同志群体普遍存在同志身份羞耻心理。你在北京可怕的不是你是同志,而是你在大街上喊你是同志,没有人愿意回头。

l 关于欧美对transgender应该上男厕所还是女厕所的病态争论,以及老美区分出五十多种性取向的疯魔学说,广也认为他们把这件事搞复杂了。本来就只是一个关于排泄的事,你把它排泄出来就完了,借这个事搞分化,搞敌对,背离了原本对人尊重的初衷。心理上你可以有50多种性心理认知,这都无所谓,但生理上你不可能有50多种性器官。人只有两种性器官,所以两个厕所就够用了,最多再设置一个特殊群体(例如母婴和残障人士)的单人厕所。你的性心理认知是你的自由,但不能建立在对他人人身安全构成侵害和占用公共资源的基础上。

l 对比较有空间感的西方油画,中国美学更多的把天地万物阴阳结合起来,思索如何从国画的角度从内在逻辑与审美文化上把二者的特性结合是创作的关键。许多时候从外行人的角度看不懂的某个艺术作品也并非一定要被解读明白,真正领会一件艺术作品,更多的是能触摸到它本身的、雾状的气质。在感受这种气氛的同时,更多的是去接触打开人类在精神内在的那个柔软的触角去和画面上画家大家所传达的内在精神的一种结合,一种道德结合,一种内核精神的结合。

l 流行的莫兰迪色彩已经被说烂了,但实际上,真正的灰色调的确是大量的存在于我们的世界当中,符合我们视觉观察的时候形成的一种惯有的舒适度,所以对于色调问题无法单独拿出来说某个颜色一定是好的,而是它存在于艺术家创作的这个世界中。从客观存在来讲,所有的颜色都是附着在物体之上,当艺术家制作颜料时就需要进一步提纯,所以广也本人及其排斥荧光色,个人的感受是他调色的根本逻辑。

l 广也在表现人体时所感受到的是一个具有男性特征以及旺盛的生命情感的一个人的本身,更注重他身体的语言和身体的表情,五官并不重要,性感的本身就是生命力的本身,艺术本身是带有着很强烈的主观感受。

l 从小在农村听豫剧的经历一定程度影响了广也的艺术创作,例如戏曲本身是一个符号化的表演,体现在国画中,一个点放在不同的语境下拥有不同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中式神内的内在逻辑是一脉相承的。

l 中国传统的男权社会中,女性被视作一种附着品,被欣赏与物化,因而古代肖像画主题多为女性,同时东方儒家文化的土壤下讲究隐忍含蓄与旁敲侧击,在性与情欲的话题上存在一种“羞耻感”。

l 不会刻意把控作品的尺度,起初会为此而焦虑,后来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所在意和想要的,作品只会展示给有兴趣的人,做出明确的取舍,随性而为对作品负责,对自我感受负责。

l 创作的水准有高低之分,例如春宫图并没有任何绘画的内容,内容上很扁平的一种图像符号,当一件作品的艺术水准无法支撑它的外在视域的时候,它就只能被沦为一件色情作品。

l 创作的原动力的确是来自于欲望,但更准确的说比是创作的这种作品最基本的肥料。艺术家所做的是把感受到的浓烈欲望与生命的震撼力量有逻辑地传递给观众。

l 性张力崇拜像人们喜欢美食一样,是一种天性。

l 会接受AI恋爱对象,但不会把“他”看成一个男友,更像一个升级版的充气娃娃,无法代替真人。AI绘画类似,人所产生的不完美才让人变得更立体。


【特别鸣谢】

本期片头、片尾背景音乐《牡丹亭·游园·皂罗袍》,由独立音乐人“L+R王璐”提供,并授权《艺术道场》使用。欢迎大家在网易云音乐、QQ音乐、Apple Music平台,搜索关键词:L+R王璐,欣赏他的更多音乐作品。



【节目简介】


我是野力青年美术馆的主理人叶飞。你正在收听的,是一档漫谈文化艺术、生活方式、流行文化、与个人成长的播客节目——《艺术道场》。

我会邀请各个领域的艺术家、设计师、文化学者、生活方式博主,也会邀请对文化艺术敏感的普通人。大家聚在一起,不正经地聊聊天,可能会谈经论道,也可能会胡扯八道。你听着图个乐就行,不用太在意对错。严肃,从不是我的初衷,不正经才是真正的正经事。

希望《艺术道场》为你繁忙的生活和紧张的头脑,打开一扇小天窗,让艺术之光照进来。正如艺术诞生之初,它本是巫术,是人类与神进行对话的语言。艺术毫无用处,因为它不是“真相”,但又比你我双眼看的到的一切,都无限接近真相。

每月初和月中在全平台(豆瓣/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微信听一听/Podcast)同步更新。如果你喜欢《艺术道场》,欢迎用订阅、互动和分享的方式支持我。把节目分享到朋友圈、豆瓣、小红书,让更多朋友获得这段共振频率。



【主播简介】


叶飞,不正经的广告人、策展人、艺评人。广告行业摸爬20年,40岁任性做艺术。山水共和(广告公司)创始人、野力青年美术馆(艺术机构)主理人,艺术知识博主。以图文、短视频、播客等形式,寻访出色的展览、有趣的艺术家、鲜活的普通人,用轻松的方式,带你从更多视角读懂艺术、文化、和人。(小红书:野力青年美术馆叶飞)


【节目团队】


主播/策划/文案:叶飞

策划助理/文案:谭伊恬

制作:叶飞、Miya

编辑:叶飞、杨嘉炜


【欢迎添加小助理微信:yelipopo(备注:艺术道场粉丝),进入粉丝群,有机会参与抽奖,成为受访对象,或线下访谈录制观众,抢先获得优质艺术展信息】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艺术道场By 野力青年美术馆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