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野叨历史 | 十分钟的历史故事

【引子】2.哎?原来中秋这么厉害(下)


Listen Later

秋野·轶事

(开场白1)欢迎收听秋野说轶事。

(开场白2)说说历史中有趣的事儿,大家好我是秋野。

002.话说中秋(下)

上一期节目咱们讲到了中秋节的来源和霓裳羽衣曲的故事,不知道您听得感觉怎么样,反正秋野是还没有过瘾儿,那么今天呢,咱们再来讲讲古代人中秋节都干些什么,看看和《东京梦华录》中是怎么记载中秋的,节目的最后,还有一个更加有趣的小故事哦。

说到古代人中秋节都干些什么呢,我想先从北宋开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从中国古代历史来讲,宋朝之前近乎于古,宋之后近乎于今,所以,我以北宋作为分界线,有助于更好的为大家来讲述。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中秋节定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极其类似于咱们现在月饼的节令食品。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这里的描述的就是贵族和民间不同的两种赏月方式,贵族家一般都会在府邸中建台榭喝酒赏月,台榭是一种用土垒高然后木头搭起一个类似凉亭的屋顶以供欣赏的建筑,那民间也方便和简易很多,多在酒楼上就能搞定,;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说的是在中秋这天夜里热闹非凡的景象,还描述了一幅深宫中都能听见宫外民间热闹的歌舞之声的画面,并且通宵达旦,这是《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当然多少还是有一些夸张的程度,但并不妨碍我们理解那个时代人们对中秋节的热爱。

吴自牧《梦梁录》说的就更加的详细了:“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这里说的就更有意思了,王孙公子们、富家巨贵在这一天都不惜登危楼,也就是快要倒了的楼阁,来赏月,我也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这万一有点意外就太可乐了,往后看,还有不登危楼的,有的还像《梦梁录》上说的筑台榭的,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说的也是酒席宴前的雍容华贵,玳筵指得就是宴席的意思,这是贵族过中秋的场景,至于铺席之家,平头老百姓和商人阶级,就没有那么华丽的排场了,不过呢,原文上说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和子女团圆,也是很温馨美满的。很难得是《梦梁录》中还有穷人的过节的记载,虽住在陋巷贫篓的人,在这一天也放下农务到市场上买来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中秋。那么在中秋这天,东京汴梁城中是没有宵禁的,大街小巷买卖不断,一直到五鼓天明都还有游人,可见那个时代人民的安居乐业,一切都是美好的。

时至明清两代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并正式有规定“其祭果饼必圆”说的是祭祀的果饼必须是圆的;而且各家都要设“月光位”,一个相当于供奉月神的牌位,不过我也没见过到底长啥样,要放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陆启泓《北京岁华记》中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那么到了咱们节目的最后,还有一个小故事要和大家念叨,也是为咱们的下一期节目来开一个头,因为它和一个朝代的开始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那就是元末明初的月饼起义。

在这一传说中,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将“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那么在历史中真正的元末明初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秋野叨历史 | 十分钟的历史故事By 秋野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