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霜降至,天气渐冷。广东省中医药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提醒,正所谓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想要秋冬身体抵抗力强,不受外邪侵扰、少生病,此时养生,需要“补正祛邪”。
闫玉红建议,此时每隔几天喝一次黄芪正气汤,能够补正气、散邪气。让身体“正气强、邪气怕”。
黄芪甘温,是补气要药,能扶正、祛邪、固表;防风辛温,是祛外风的要药,能散寒祛风,秋季风大,加防风会更稳妥。黄芪加防风,祛邪不伤正、固表不留邪,相当于给身体增加了厚实的“挡邪玻璃”。
沙参分南北,功效相似,都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但北沙参清养作用强,适合阴虚有热、咳嗽无痰、口渴的人;南沙参治疗作用强,适合燥热有痰咳嗽的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添加,一般而言,用北沙参即可。
杏仁能够通利肺气,保证肺部的宣降功能,对于秋冬常见的咳嗽问题,既能防还能治。对于选用南杏还是北杏的问题,通常可以不做特别区分,南北杏都可以,不过南杏仁甜,北杏仁苦,北杏仁的药性会更强一些,却有小毒,要特别注意用量。
陈皮祛腻消食,理气祛湿;生姜增强散风寒之力,红枣增强补中益气之功,加上乌鸡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闫玉红表示,这个食疗方能扶正祛邪、散寒祛湿、滋阴养肺,一家男女老少都可以喝。
不过,闫玉红提醒,该方补气扶正的力道较强,3岁以下的小孩子和正在生病的朋友,不建议饮用。此外,孕期、经期女性慎用;增生、肌瘤、囊肿的女性,可将乌鸡换为排骨可用。
黄芪正气汤
材料:黄芪9克、防风5克、沙参9克、杏仁6克、陈皮5克、红枣6颗、生姜10片、乌鸡500克。(2-3人份,素食者去掉乌鸡即可。)
做法:乌鸡切块、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拂去浮沫,加入所有药材一起煮沸后,小火炖40分钟,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散寒祛湿,滋阴养肺。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查冠琳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欣宇
霜降至,天气渐冷。广东省中医药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提醒,正所谓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想要秋冬身体抵抗力强,不受外邪侵扰、少生病,此时养生,需要“补正祛邪”。
闫玉红建议,此时每隔几天喝一次黄芪正气汤,能够补正气、散邪气。让身体“正气强、邪气怕”。
黄芪甘温,是补气要药,能扶正、祛邪、固表;防风辛温,是祛外风的要药,能散寒祛风,秋季风大,加防风会更稳妥。黄芪加防风,祛邪不伤正、固表不留邪,相当于给身体增加了厚实的“挡邪玻璃”。
沙参分南北,功效相似,都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但北沙参清养作用强,适合阴虚有热、咳嗽无痰、口渴的人;南沙参治疗作用强,适合燥热有痰咳嗽的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添加,一般而言,用北沙参即可。
杏仁能够通利肺气,保证肺部的宣降功能,对于秋冬常见的咳嗽问题,既能防还能治。对于选用南杏还是北杏的问题,通常可以不做特别区分,南北杏都可以,不过南杏仁甜,北杏仁苦,北杏仁的药性会更强一些,却有小毒,要特别注意用量。
陈皮祛腻消食,理气祛湿;生姜增强散风寒之力,红枣增强补中益气之功,加上乌鸡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闫玉红表示,这个食疗方能扶正祛邪、散寒祛湿、滋阴养肺,一家男女老少都可以喝。
不过,闫玉红提醒,该方补气扶正的力道较强,3岁以下的小孩子和正在生病的朋友,不建议饮用。此外,孕期、经期女性慎用;增生、肌瘤、囊肿的女性,可将乌鸡换为排骨可用。
黄芪正气汤
材料:黄芪9克、防风5克、沙参9克、杏仁6克、陈皮5克、红枣6颗、生姜10片、乌鸡500克。(2-3人份,素食者去掉乌鸡即可。)
做法:乌鸡切块、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拂去浮沫,加入所有药材一起煮沸后,小火炖40分钟,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散寒祛湿,滋阴养肺。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查冠琳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