諦聽善思念之

雜阿含36經-自依法依正觀察[德藏比丘]


Listen Later

以自己為洲渚,以自己為歸依處,以法為洲渚,以法為歸依處。
 
1.【同樣人生這條路,為何你走就甘苦】
什麼是正觀?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什麼是自洲自依?在根境之緣當下,觀察自己的生命經驗。什麼是法洲法依?依四聖諦因緣法,觀察何因生憂悲惱苦。小孩考試抱鴨蛋回來,媽媽好苦惱,何因生憂悲惱苦?佛陀的回答超簡單~~有生命經驗,因生命經驗,繫著生命經驗。如果是外在讓我們苦,十二因緣就會說是外境讓我們苦,但佛陀觀察發現不是,是我們對生命經驗起顛倒想,是我們對生命經驗有癡求欲,是我們自己的問題。這個法就在每個人自己腳下,雖然簡單但卻是無上法。
 
2.【為何無苦卻成苦,為何此苦不能停】
老病死憂悲惱苦怎麼生?因為「生」。那什麼叫「生」?根境之緣的發生,也就是六觸入處的生,也就是生命經驗的發生,苦只會在這裡生。老苦不在三十、四十年後,老苦在眼見白髮的當下生,眼見白髮就是生命經驗的發生,老苦在這裡生,病苦、死苦也在這裡生,根境之緣當下生。十二因緣的生,不是投胎受生或出生,是現觀當下六入處,現觀~~六觸入處「生」就有「苦」生,這叫「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3.【本來無事可思量】
你如果發現,我們執取的生命經驗,它從本以來就是無常、苦、變易法,那你整個修行就不一樣了。我們說修行就是要不執取、要放下,但佛法的修行不是你有功夫、有方法不執取,而是發現根本沒有什麼好執取。佛法是智慧門,不是有心息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
 
4.【六根門頭直截根源】
不用等八十年,德藏師才會無常,其實當下就無常,你們是不是覺得,昨天的德藏師跟今天的德藏師是同一個?!所以我們雖然說知道無常,但心底深處實際是感覺有常、住、不變的一樣東西,這就是常見。想把一棵樹弄倒要怎麼弄?你絕對不會去尋枝摘葉吧?佛陀說「截多羅樹頭」,禪宗說「直截根源佛所印」,跟《雜阿含經》一鼻孔出氣。這是多麼了義的法,不用等到三大阿僧祇劫,不用等到臨命終,不用等到明年,甚至不用等到明天,就在哪裡你知道嗎?根境之緣當下。《雜阿含經》就是這麼平凡無奇,因為法就是這樣單純,在眼見色、耳聞聲的當下,你自己就能檢證,就能受用生命的清涼與解脫。

 
本在空間
官網:www.dhammainyou.org
臉書:www.facebook.com/dhammainyou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諦聽善思念之By sumi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