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们口中的上师、法王、活佛,他们是怎样修行的?他们为何会受到许多人的跟随与敬仰?他们从小到大、从生到死经历怎样的过程?他们和我们是否有过同样的经历?是怎样摆脱痛苦?又是怎样看破虚幻?
必须说绝大多数人都会思考过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痛苦与迷茫的人不多。
当你开始思考这些问题说明你痛苦、迷惑,但是如果你不开始修行那你永远摆脱不掉这些烦恼,生出出离心,破除我执,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逐步加深的思想认知过程,哲学称“这是一个给生命赋予一种意义的过程”。
那么本书是一本值得一读并思考的过程,它并没有许多大段的法文、经文让我们自己去领悟,所说的是一件件普通的事,是这位堪布的人生经历,看起来如同看故事,没有什么阅读困难。究竟能得到多少,看你自己的信念了。我一直认为领悟一种道理,信念比智慧更不可缺少。
科学与文明,谁的发展更快?自然是科学。科学给了我们更好的物质生活水平,带给了我们更多的人身自由,那是否带给了我们更多的快乐?
我们村每年有两次庙会,小的时候每次在开庙会的前几天村里的老人都会在晚上聚集到哪个小屋里念经,她们很多人都不认识几个字,就这么聚在一起念呀念,口口相传。每到初一、十五她们都会在家供奉菩萨,可能是每个人一个日期,那时她们便会到这个人家里去念。念经这种东西能带来什么?我思考了这些年,得出的结论是:减少痛苦。对于这些没有读过书的人来说,这些念的东西便是她们的信仰,说的也是她们的人生意义。这些年过去了,当年那些念经的老人也走的差不多了,聚在一起烧香念经的也几乎没有了,回想起来还真得满是遗憾。具体说来,在生活大大好于从前的今天,村里人脸上的笑容变少了,那些老人也大多如此。
村里那个小屋供的是黎山老母,小时候开庙会的时候,我们这么大年纪的孩子都进去虔诚的磕过头的,求菩萨保佑长命百岁,求菩萨保佑健康,求菩萨的事情可是太多了。究竟有没有用,这个不知道,但是在我痛苦伤心的时候,那些老人集体念唱的那种声音会在我的脑中响起,是最好的安神剂。为何我能记忆深刻?小时候我家就住那个屋子东北角不到50米的地方,那种声音能听半个晚上。
回想起以前小的时候,村里的人都很善良。那时放学回家进不去门的时候就在门口的地上写作业、看书,左邻右舍的爷爷、奶奶们谁看到了都会把孩子往自己家里叫,然后拿出一点好吃的分给我,那时候的孩子说是吃过许多家饭,受过许多人的教导是不错的。
人老了便开始回忆,我还是打住吧,斩去过去吧。一切美好,次第花开。
总之,如果可以,你还是需要给人生赋予意义。如果不能,那让自己有点信仰吧。这样会减少你的痛苦。
十万八千法门,你会选哪一种?欢迎你跟我一下。
突然发现不会写记叙文之类的了,也许明年需要去读历史散文之类,增添一点不平之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