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描白,那些过往勾勒出一个个你我,喧嚣不在。
这是一本描写阿富汗人物的一本书,类似于自传。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这本书没有什么特别精彩的比喻、夸张等修辞运用,就连语言来说也不够精彩。我一直追求语言的精彩,时间与空间的压缩。但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确实有感触,记得多少年前开始读过的书也有这么一种类型,只靠描述就让人忘不掉,记得有个作者叫杰克伦敦,记得他的《热爱生命》、《一块牛排》、《旷野呼唤》。简练却让人忘不掉,是因为描写的东西都是关于生命的思考,都是让人变得厚重的东西。我们都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人,能记住是因为我们都似乎经历过。无需渲染。
前段时间正是农忙时节,晚上坐小弟的车走在乡间的公路上。小弟突然问我:“二哥,你说他们都在路边晒粮食,如果我给他们轧了,他们是不是会减产?”“是的。”“如果我把他们轧了,我是不是个好人?”“如果是为了躲避车辆,你把路边晒的粮食给轧了,这个没有错。如果路的另一半没有晒粮食,你仍然给人轧了,那么你不是个好人。”“可是,我在自己的车道上行驶,这个不错吧。”“的确是不错”。“但是,每个在路边晒粮食的人也都是不容易的,他们也只是为了能早点把粮食晒干、卖掉,都是很艰辛的。你在自己的车道行驶是不错,但是如果故意给人轧了,那你的确不是好人。有个故事叫周处除三害,南山猛虎、北海蛟龙和他自己。他之所以被人称作一害,就是因为他体会不到别人的疾苦,但是他却有自主意识,所以是最大害。如果你故意把别人的粮食给轧了,那么你就是个神经病。心理年龄估计只有五岁。 ”什么是好人,我不知道。这本书说里面有重新做好人的路,所以大家适合一读。
小弟说:“二哥,等咱露露上初中跟高中的时候,我得让她必须每天九点前回家。”“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太疯了,不像话。” “兄弟,你上学的那会逃课、打架什么都干,你为什么给闺女定下个条条框框?你都做不到,为何要求别人做到。”“我不管,我是为她好。”“万一,她叛逆不听,咋办?”“别跟我叨叨些没用的,到时我才不听那些。”我只能呵呵。生命之所以值得珍惜是因为与众不同。这本书告诉你,要做你自己,不要变成别人设定的角色。行为匹配思想才能无悔。
总有许多话,一停顿便忘了。这篇日志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