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论人的成长》
卡尔罗杰斯的《论人的成长》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首先得讲作者这个人,他写的很多思想认识都是40多年前的东西了,但是我感觉对于人性成长的认识真的很适合现在的我们,对于我们的教育的担忧也是值得去思索。个人以为任何一本心理学的著作都非常适合我们去读,我们从小到大所接触的知识很少有关于内心,关于成长的,但是每个人生的阶段都会有自己的烦恼,这是可以肯定的。而那些心理学的著作想罗洛梅、荣格、阿德勒等人的作品看了以后无疑会给你强大的力量。至少你会明白现在的你是怎样成为这样的,内心的问题该怎样解决。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有一天能在我们的学校里开设心理学课程,而关于马哲等哲学的东西实在是没有必要每个年级都开设。
《论人的成长》所讲述的内容就是:聆听、共情、孤独、完整这几个词语,这几个词对于我们来说是熟悉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些词。
大家都能讲讲它们的意思,但是有谁在孩子或者是你的朋友表现的躁动反常时用聆听这种方法去帮助它们解决过问题。
关于共情是最早的心理治疗师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是随着你的喜而喜,随着你的悲而悲,这种品质我们很多人都有,如果你阅读一本书产生了共情,无疑会让你更好的理解它的内容。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与经历那么还是不要产生共情的好。再说读书,个人以为小孩子最好不读那些情感跌宕起伏的小说,因为它不利于读者塑造自己的性格。喜与悲的短时频繁交错易使人的性格变的软弱。一本完整的名著小说离我已经有好多年的距离了。
孤独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一个美女喜欢上了一个家人都不喜欢的人,究竟该怎么选择?个人与群体,尤其这个群体都是你最亲的人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做?每个大龄剩男剩女可能都经历过这种情况。必须得强调,那些反对你的亲人无疑给你的是最佳选择。但是,但是,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我必须得说你要听你自己的。选择孤独可能你就不会精神崩溃,现在的社会节奏不易产生大的争吵,会有无尽烦恼。对于那些感觉自己精神已经崩溃或者正在崩溃的人,一定要记得卡尔荣格说,如果你内心开始肯定自己,那么你便停止分裂”。这是一个你健康的标志。阿三是个孤独的人。
完整这个词理解起来实在是有些困难,罗杰斯对于我们的教育所造就的人和社会那些极力推崇的人,他们的完整性表现了极大的怀疑。从这本书中确实没有明确的告诉一个完整的人是如何定义养成的。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如果你感觉自己是完全适合这个社会的人,你受过良好的教育,有那么多的奖励证明,这证那个证的,做每个人都羡慕的事情,那么你一定是不完整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真正的成长呐?
其实我能感受到阿三的一些无奈和挣扎,但不是全部。聊聊我对这个话题的感受吧。
其实挺奇怪的,不知道声音那头的你有没有我这样的感受。我一直把自己当做自己生活中的旁观者。边走,边看,边思考。偶尔做做笔记,很少说话。我可能走的慢吞吞的,但是我腿长,步子大,而且奶奶曾经告诉我,我是六月生的老虎,山上的食儿很多。我只要不懒惰,就饿不死。这份来自隔代的自信和深厚的爱,从我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与我做伴了。不偷懒一直是我对自己的最低要求。要知道,爷爷奶奶他们可是闯过关东又从关东闯回来的人。他们对于生命的认识就是能不能吃好。说到吃,爷爷生前经常说的一个词“猛吃”。这个词,跟着他们离开了我的世界,淡出了我的生活。
在成长这个话题面前,我就是个小学生。而且是一年级二年级这个阶段的。完全懵懂。而且,不愿意懂。只想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过。类似看戏,看自己主演的戏,在主演的位置上,偶尔停下,到观众席看看,想想,需要的时候做做笔记。然后继续这部戏。哈哈,没有仪式感,但确是事实。
这30几年来,和自己的身体相处下来,发现,情绪和身体是两个冤家,而我自己则是和事老。着急会让自己身体生疮,以至于要进医院。不着急,事情再大,也还是会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别人眼里的稳重,何尝不是身不由己的选择啊!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对你的生活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给我们一键三连。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