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女Radio

中女电台020期|许鸣:人要对自己的症状和感知负责


Listen Later

-本期嘉宾-

许鸣

33岁,中医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本硕连读5+3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委培时修宏观政治学、西方思潮史,打垒球校队。在三甲中医院实习+规培3年并留院工作于医务处。旋辞职游学数载,终回归传统医学临床。潜心丹道医学,从学于周潜川、廖厚泽等先生门人。习中国跤,习西北鞭杆,习大乘禅法。幸得诸先生垂教训勉,临床用汤剂与各类针法,治内外妇儿杂病。目前在上海三个诊所出诊,不定时上山游学。

-内容提要-

02:31 中医其实是一个生活方式,只是大家不知道有一条路是可以走到这个目的地,可以让我们更健康、更及时地看到病。

04:24 性价比,跟中医关系不大,你没有看到好的医生性价比都不高,所有的病其实都不一定完全能够好,或者说当下立刻保证你好。现代人可能真的很缺乏生活经验,中西医和资本的角逐,几乎控制了现代人的就医行为,资本倾向于告诉你所谓的病好了就是症状消失,而症状消失有很多症状掩盖剂。

11:04 很多时候我们人的问题是应该自己对自己的症状和感知负责。现代性让人对自己开始变得不那么负责了,好像把自己的身体都可以作为一个课题的东西交给专家。

16:02 朋克养生其实是个人不成熟的状态,这种不成熟状态,不是个人造成的,它可能跟整个环境有关。但是任何事情,尤其是疾病,一定是受两方面影响,一个是外界客观条件,一个是人体本身,它是有主体性的。

19:37 你可以讲中医开药和五行相关,但是你去理解它的时候不要把它玄化。五行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它是为了更好地归纳这件事情,它是个很好的分类学。医生,要落到实处,这是对病人负责的一个态度,我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追溯原因的,追溯原因的价值非常之低,我就解决你现在身体的应答模式,它的处理方式出现了问题,那我就要把这个处理方式纠正过来。

23:32 我特别想要按照传统中医的方式,它的思路、它的逻辑去看待病人,但是我发现在公立医院做这样的事困难太大,它不合适中医的生存。这不是我的职业规划,就辞职出来了,我非常确定这样做是真正对自己有帮助,对我的病人,对我周围的整个场域都有帮助的事情。

26:12 当你去直接探寻 “中医年纪越大越好,与经验直接相关”想法背后,去一环一环仔细拆,你会发现它背后并不是这样的。经验不是无用的,但经验也不是万能的,当你只有错误认知的时候,你反复刷经验,刷到都是错误的经验。我见过很多糊涂的老中医,他的方子看不出他的思维,他就是一直在糊弄,你们觉得中医是糊弄,又确实有人在糊弄,所以你们会觉得中医就是糊弄。

29:23 中医的疗效往往出在忘记了症状。它跟西医不一样,西医你很难忘,因为它的症状是断崖式下降,你忘不了,中医的疾病下降,是像润物细无声,它不是症状的截然而止,它是在内部做一些变动,让你变得更适应这个状态,适应过来后,你变成了一个新的你。

43:43 你不能说大师名师们开的每个方子都是对的,没有什么对错,适合你的就是对的,不适合你的就是错的。你就可以去试药,身体好的时候没什么大毛病,这是学中医的一个过程。但是不要有“这个一定对我有用”的执着,保持点敬畏,保持点存疑,也保持尝试的态度。

55:46 多看古书,古人对疾病的理解,是有他整体的观念在里面的,他是作为一个人,有主体性的人,他的体会写成了文字,非常有力量。读过教材之后你就知道他们写得有多好,教材写得有多烂,教材是东一句西一句拼凑出来的,然后还有现代汉语的夹杂,一些语言的变迁,你无法理解,反而直接去看原汁原味古人说的话你就能够理解。

60:43 现在的人好像有种焦虑,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好的、坏的,对的、错的。其实都得看情况,得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不要用别人的脑子思考,不要别人嚼完了告诉你一定要相信某个权威的说法,这就特别让人丧失主体性,让人盲从,让人变得焦虑。

62:47 在巨大变革中仍然坚守自己的主体性很重要,无论哪个时代,有自己的主体性都是必要的。你在活你自己,如果活得不是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浪费。

-本期关联-

葛根汤:中医方剂名,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项背强、无汗恶风的药品。出自《伤寒论》。为辛温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效。是风寒束表、太阳经输不利(或内迫大肠)证的常用方剂。

小柴胡汤事件:是指1990年代日本因小柴胡汤颗粒剂的使用而引发的医疗事故。该事件的背景是,1994年日本厚生省认可小柴胡汤对肝病患者的疗效,导致大量患者使用该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副作用被报道,包括间质性肺炎,甚至导致死亡。根据统计,1991年至1999年间,因小柴胡汤颗粒的副作用发生了188例间质性肺炎,其中22人死亡。这一事件引发了对汉方药规范化使用的广泛讨论,并推动了日本汉方药管理制度的完善。最终,因小柴胡汤事件,相关公司面临破产和法律责任。

废止中医案:是指在1929年(民国18年)2月,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上余云岫、褚民谊等人先后提出了四项相关议案,其中包括废止中医之办法,以达到中医自然消亡之目的。考虑到余岩提案过于激进,中央卫生会议最后通过《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为防止被废止,中医界采取了组织社团、抗议请愿等多种措施进行抗辩,终于使此案未被施行。在此过程中,中医界也进行了许多推广普及中医知识、争夺生存空间的努力,为保存和发展中医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中医界的图存抗争却使得中医在不自觉的过程中,走入了西医界预设的话语系统,并由此开始了科学化的道路。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医家类。《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双盲试验:是指在试验过程中,测验者与被测验者都不知道被测者所属的组别(实验组或对照组),分析者在分析资料时,通常也不知道正在分析的资料属于哪一组。旨在消除可能出现在实验者和参与者意识当中的主观偏差和个人偏好。在大多数情况下,双盲实验要求达到非常高的科学严格程度。

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为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所以亦称佛心宗。禅宗的祖庭有河南少林寺,安徽岳西二祖寺、天柱山三祖寺,湖北黄梅四祖寺、五祖寺以及广东南华寺等。依传说菩提达摩为创始人,被尊为初祖。作为禅宗代表经典的《六祖坛经》,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另外,禅宗思想广泛流传的过程中,将其自然任运的态度注入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窦丹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医学科主任、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兼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国际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专注于脾胃疾病的中西医诊疗及慢性病综合调治,推动传统医学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体系(2019年)。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旋卿,号旦吾,东渡日本留学后,改名瑾,字竞雄,自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制作-

本期主播:王子月

本期剪辑:祁露

本期编辑:祁露 王子月

本期音乐:Stick Figure/Slightly Stoopid -《Choice Is Yours》

KOKIA -《白い雪》

-互动方式-

加听友微信群:znradio2025

(也可直接扫码入群)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中女Radio

-出品-

王子月工作室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中女RadioBy 王子月 WangZi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