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周五晚7点

{{周五晚7点|5月经济数据出炉,央行“降息”影响几何?


Listen Later

【财新网】大家好,这里是《周五晚7点》,在大事件中看见大趋势。我是小珊。
本周央行释放了一些比较关键的数据,落实了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先是在6月13日,央行以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9%,相比上一交易日的2%下降了10个基点。此前,这一利率在去年调降了两次,幅度也都是10BP,这次属于是央行在时隔近10个月后的首次调降。
7天期逆回购利率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种,属于短期政策利率,经常与它相提并论的还有两项利率数据,一个是中期借贷便利MLF(市场俗称“麻辣粉”),是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借款的利率;还有一个是贷款基础利率LPR,与贷款买房人的“钱袋子”息息相关。这三项分别是央行针对不同期限和不同目标的利率调整工具,共同构成了央行的政策利率体系,具有风向标作用,它们的调整意味着货币政策信号的释放。
随着7天逆回购利率的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SLF和MLF也相继下调了10个基点。由于这几项货币工具的数据通常联动变化,即将在5天后公布的LPR的联动下调也几乎没有悬念了。至于下调的幅度,市场判断不一,据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的预测,会出现非对称性结果,也就是1年期及5年期以上的LPR会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的LPR不排除调整幅度更大。
市场观点普遍认为,这次政策利率的下调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刺激融资需求回升,从而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在本次公布“降息”之前,也有一些相关的利好信号可见端倪。
比如上周三,央行行长易纲在上海调研时提到了“逆周期调节”一词,这一词在前年和去年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中被连续提及,但在上个月的例会中却变为了“跨周期调节”,本月再度回归“逆周期”的表达,让很多分析人士注意到了,根据过往经验,这个词往往会与后续的政策相连,所以大家从中看出了当前经济景气度持续下行后,国家层面出台调控政策的紧迫性。
另外,就在13号央行公布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后,国家发改委紧随其后发布了一篇《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了“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算是呼应了央行的“降息”之举。
此外,近期银行存款利率陆续下调,也为政策利率的下降释放了空间。6月8日,六大国有银行宣布下调部分人民币存款利率,降幅因期限不同普遍落在5-15BP区间。上周我们的节目中提到过,去年的利率调整形成了由大行带头,股份行等银行陆续跟进的模式。因此,6月12日,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11家股份制银行开始跟进调整,活期存款利率下调了5个BP至0.2%,与国有大行持平。此外,在股份行本轮的调整重点——中长期定期存款中,两年期下调了10BP,三、五年期分别下调了15BP。这是继去年9月份调整之后,各家股份制银行的存款利率再次发生下调。
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存款利率的下调能为银行减轻负债端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为银行进一步合理让利实体经济拓展空间。
央行的“降息”是为了稳定经济,而楼市稳了经济才能更稳。前两天统计局公布的房地产数据的“寒气”又加剧了,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房价格仍在回落,环比上涨0.1%的幅度比上个月低了0.2个百分点。二手房房价下跌的更为明显,一线城市的二手房价格的环比由上个月的上涨0.2%转为了下降0.4%,全国二手房房价上涨的城市只有15个,比上个月减少了21个。
在投资数据方面,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跌幅还在扩大,1-5月的数据同比下降了7.2%,跌幅较1-4月扩大了一个百分点,衡量行业景气度的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也结束了年初以来的持续回升,5月房回落至94.56,仅高于1月。
投资的谨慎导致开工建设的数据更弱了,5月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同比下滑了0.9%,降幅比上个月又扩大了0.5%,住宅用地的成交面积也同比下降了4.4%。
针对目前的市场情况,经济学家温彬总结了一个负反馈链条,“房价跌-销售弱-回款难-拿地下降-投资下滑”,他认为市场的企稳尚需政策加力。
最近央行的“降息”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将会是一重利好。因为根据以往数据,5年期LPR一旦下调,将会进一步促进居民房贷利率的下降,居民的首套购房贷款成本就会降低,这对提振楼市信心会起到积极作用。
再来看看其他数据,5月的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数据出炉了。
信贷增速在5月大幅回落。5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1.42万亿元,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了0.5个百分点至9.5%;5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的1.22万亿元,多了3312亿元,但同比少增了1.31万亿元,这一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分析认为主要是由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数据所拖累。
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整体延续了4月以来的放缓势头。这一数据的走弱主要由新增短期企业贷款和票据融资拖累。另一方面,中长期企业贷款新增7698亿元,同比多增2147亿元,不过增量低于4月,跟过去一年的强劲相比,势头明显减弱。居民端这边,5月住户贷款新增36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均小幅同比正增长,环比稍有修复,这与“五一”假期推动消费以及2022年同期较低的基数有关,总体来说信贷的修复仍显疲软。
此外,从货币供应看,5月末,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速在5月再度下行,282.05万亿元的余额,同比增长了11.6%,增速比上月末低了0.8个百分点,不过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据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的分析,在基数逐月抬升、存款利率下调或引导居民储蓄意愿降低下,M2同比增速预计会继续下行;但考虑到当前居民储蓄仍在高位,流动性水平相对充裕,也意味着M2增速的下行将是相对缓慢的过程。
最近,国家统计局也公布了一些数据,带来了有关就业市场的信息。
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录得5.2%,跟上月持平,不过16至24岁的青年人失业率再创新高,升到了20.8%,相比4月又上升了0.4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的发言,初步测算5月16-24岁年龄区间的青年人总量大概有9600多万,现在进入劳动市场找工作的有3300多万,这其中有78%的人已经找到工作,剩下的600多万人目前还没有解决就业问题。
在统计局数据发布前两天,麦可思研究院发布了2022届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结果显示,大学生薪资的增速正明显放缓——2022届本科、高职毕业生的月收入分别为5990元和4595元,近六成的本科生和超过八成的高职生的起薪在6000元以下,能实现“毕业即起薪过万”的本科毕业生占比仅6.9%。
本科就业越来越难,考公、考研的人便越来越卷。据统计,2022届本科生国内读研的比例攀升到17.9%,比四年前提高了3.2%,应届本科生计划先不工作、在境内考研的人数也比四年前翻了一倍。另外,本科生脱产考公考编的人数在五年内翻了番,去年待就业的本科生中,四个人里就有一个在备战考公或事业编的。
严峻的就业环境之下,国家层面下发的《通知》提出,要加大从高校毕业生中定向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力度,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乡村工作。这一定向招聘的工作是从去年开始的,根据民政部的通报,截至去年9月底,全国共发布了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位11.46万个,其中超过1/3的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的调查,今年应届生在择业时最看重四点因素——薪资福利、稳定性及安全感、通勤距离及工作城市是否适合自己,社区工作者这一岗位在“稳定”和“离家近”这两点上占优。
再来看看美联储这边最新的利率决议。
6月15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停止加息,止住了去年到现在连续15个月加息10次的记录。不过,根据他们在经济预测中的暗示,美国年内还有可能加息50个基点的空间。
与此同时,美联储还上调了对2023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从3月的0.4%上调到1.0%;其次,还下调了对第四季度平均失业率的预测,由3月的4.5%下调到4.1%。此外,还明显上调了对核心PCE通胀率的预期和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期。据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这些数据表明了,美联储认为今年美国经济韧性更强,核心通胀压力也更为顽固,因此需要采取额外的“紧缩巩固”。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的加息不追求“速度”,而更关注“高度”,但他避免了使用“跳过加息”的表述,这意味着美联储还没有就7月的会议做出决策。目前看来,7月是否会加息还有待观望,估计等美国7月的CPI报告发布后结果会更加明朗。
再来看看其他方面的新闻。
广州地铁3号线准备上市了,据广东省发改委透露,广州地铁3号线之前申报的基础设施REITs项目目前取得积极进展,当期不动产评估值约50亿元,预计首年和次年的现金分派率不低于5%。
广州的这条地铁线于2005年底开通运营,是广州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线路。由于高峰时段乘车拥挤,这条地铁线还被市民戏称为“地狱三号线”。数据显示,今年4月28日,这条地铁线的客运量排在广州第一位,占比21%,达到234.83万人次。2022年前九个月,广州地铁的营收为92.31亿元,净利润为25.26亿元。
选择这条客流量大、收益好的地铁线路发行REITs基金,将有助于权益人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未来,募集回收的资金还将主要投向广州市新建地铁项目,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这些资金还可以跨区域、跨行业使用。
最近,印度执法局向小米公司和三家银行发布通知,再次重申小米“非法向国外实体转移资金”的行为。去年4月,印度以此为由扣押了小米555.1亿卢比的资产(约合48亿元人民币),这次的通知可能意味着这笔钱将被正式没收。此前,小米曾回应称,公司汇出印度的钱是向银行支付的专利授权费,并表示经过仔细研究印度政府当局的命令,相信公司的专利费支付和对银行的声明都是合法和真实的,因此决定提出上诉,但结果是印度政府拒绝解冻资金,小米的申诉也被法院驳回。
与此同时,小米、OPPOvivo华为四家公司还在受到印度税务部门的调查,去年7月,vivo公司被印度方面指控涉嫌洗钱,也被冻结了将近4亿人民币。
此外,根据印度《经济时报》6月13日的报道,印度政府要求小米、OPPO、vivo和realme等手机厂商在印度的公司引入印度投资者,并且任命印度籍人士担任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技术官等关键职位。
此前,小米一直稳坐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连续四年多保持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但最近半年,小米的市场占有率从第一滑落到了第三。据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印度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是占20%的三星,其次是vivo、小米、OPPO和realme手机。
好了,这就是本周的《周五晚7点》。
以上绝大多数新闻内容、数据和评论。你都可以在财新网的文章里找到,正文下方,也可以找到相关内容的链接。如果你对节目有什么建议,对内容有任何想法,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你在听完后,能够从迷雾当中,捋出一点属于自己的头绪,然后先过个轻松的周末再说。
保持乐观,咱们下周再见。
相关新闻:
股份行跟随大行下调存款利率 存款“再降息”影响几何?
央行释放加强逆周期调节信号 降息预期已拉满
SLF利率紧随7天期逆回购下调10BP 新一轮降息或已开启
6月MLF利率如预期下调10BP LPR或将不对称下降
5月新增信贷1.36万亿元 社融同比增速降至9.5%
美联储6月维持利率不变 暗示还有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
美联储末次加息“悬而未决”
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持平于5.2% 青年失业率再创新高升至20.8%
报告:六成本科生起薪不足6000元,研究生就业问题初显
引导高校毕业生入社区就业 去年11.46万个岗位定向招聘超三成
楼市仍未见回暖 5月全国二手房价全线下跌
不动产估值约50亿元 广州地铁三号线REITs或将入市
印度政府重申已扣押小米48亿元资产 并警告相关银行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财新周五晚7点By 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