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大家好,欢迎收听本周的《周五晚7点》,带你速览本周大事件与大趋势。我是杨律。
【本期音频话题速览】
00:08 社融数据大超预期,企业中长期贷款数据大幅改善
01:23 劳动密集型产品发力,6月出口数据同比增速17.9%
01:49 扣除留抵退税因素,6月财政收入由负转正
02:48 停贷问题持续发酵,不仅仅是资金链断裂
03:30 多家银行表态风险可控
04:28 河南银保监局发布村镇银行储户的垫付方案:5万以下先赔
05:46 美国6月份CPI无视加息继续飙升
07:09 欧元兑美元降到1:1平价位,2002年12月以来首次
08:13 全球顶级投资机构纷纷将欧美股市下调到低配
10:02 发改委发文鼓励超大特大城市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
先来说说本土经济。
几组新出炉的数据,都显示出经济的转好。6月社融大超预期,新增5.17万亿,同比增加了1.46万亿,带动社融存量同比增加了10.8%。信贷同比大幅增加了7408亿元。而且从结构上来说也有所改善:之前靠着票据冲量的现象正在好转,企业的中长期贷款新增了1.44万亿,是去年3月以来同比增量最多的一个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了4167亿元,同比减少了989亿,改善虽然不如企业端,但仍然已经是今年同比缩减最少的一个月了。
在上半年一直猛烈发力的政府债券融资,仍然是大头,占了新增社融的三成以上。
后续会延续这个势头吗?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在文章《“稳信用”后劲审视》里说,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亮眼,体现出“稳信用”的阶段性成效。但是,政府债前置发行可能对下半年形成“透支”;表内信贷结构虽有所好转,但持续性存疑,后续再度回落不无可能。下半年还需要通过“降准”等手段激发贷款成本,在重点领域加大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等。
6月的出口数据也很好,同比增速达到了17.9%,这其中,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贡献最大。服装涨了接近20%,箱包和鞋靴的增速也都超过了40%。出现下降的则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
不过进口端这边,增幅回落了3.1%,同比只增长了1%。
除此之外,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42亿元,同比增长3.1%,扭转了此前三个月同比下降的态势。汽车的带动仍然很明显,增长了13.9%,房地产的回暖,也带动了相关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的消费,全部由降转升。餐饮收入虽然还是下降的,但是降幅收窄了17.1个百分点。
虽然之前6月份的数据都在转好,但是在今天刚刚出炉的二季度整体GDP上,受到前几个月的拖累,仍然环比下降2.6%,同比微增了0.4%,比一季度回落4.4个百分点,低于整体预期。国家统计局表示,“二季度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这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上海,同比下降了13.7%,北京下降了2.9%。
周四财政部发布的6月财政收入上,同比收窄了10.6%,如果把留抵退税这部分给刨除后,相当于同比增加了5.3%。而在前两个月,一直处于减少的状态。不过这个月的上涨,仍然主要靠着非税收入的支撑。这个非税收入在当月增加了33.4%,其中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一些特殊增收,比如原油价格上涨带动石油特别收益金专项收入增加、地方上多渠道盘活的闲置资产等等。企业所得税反而由增转降,下降了0.2%;个人所得税倒是在连续3个月同比下降后,在6月同比增长了10.5%。
综合整个上半年来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31.4%,而在6月中,土地出让收入同比降幅扩大到15.7个百分点,达到39.7%。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份楼市的停贷汇总名单,里面触发业主维权的停工、烂尾楼盘已经接近百个,其中河南的问题楼盘数量最多,超过30个。而这里面并不仅仅是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在多份告知书里都提到,银行在楼栋主体还没完工时,就已经发放了购房贷款。这些贷款中,有一些没有按规定打到预售监管账户,还有一些打进监管账户的钱,也被开发商挪用走了。
在一份业主给出的材料中可以看到,本来应该打到的预售款专用账户,在合同中变成了河南中永置业有限公司。
融创300多名业主也进行了自查和统计,有59.5%的业主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眼看事态蔓延,各大银行也赶紧出来纷纷解释,表示自己问题不大,能扛得住。在之前有机构指出风险敞口比较大的平安、招行和兴业也发布了公告,平安表示涉及到“停贷事件”的逾期按揭贷款余额是0.318亿,占了全行按揭贷款余额总量的差不多0.01%;招行表示有0.12亿,占了不到0.001%;兴业是三家中最多的,涉及了16亿元,已经出现停止还贷的按揭金额达到了3.84亿,公告里没有提到规模占比。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周四的时候给出了一个回应,表示将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与风险处置,加强与住建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协同,支持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河南村镇银行的事情终于迎来了后续。
河南银保监会、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在这周发布了公告,表示对河南这四家银行的客户分类分批开展先行垫付。第一批垫付从7月15号开始,对象是总金额5万元以下的,超过5万元的还需要等待另行通知。值得注意的措辞是,这次的公告中,官方将相关者一律称为客户,而不是储户。
在河南官方通报的两天后,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也在一个发布会上给人们打定心针。孙天琦表示,24家大型银行始终保持在优良评级,资产规模占整个银行业参评机构的70%,是整个金融业的压舱石。包括这次出事的河南部分村镇银行在内,有316家属于高风险机构。不过,虽然数量占了7%,但是资产规模只占了银行业参评机构的1%。换言之,中国银行业99%的资产目前还处在安全边界内。
在美联储此前已经做出一系列加息的举措下,美国CPI仍然如同失控的火车,继续以超出所有人预期的速度狂飙,在6月达到了9.1%。数据一出,美股三大期指也悉数跳水。原油期货直接翻绿。
飙高的CPI数据,也让拜登很罕见的在数据发布前就开始提前喊话,先是预告了CPI的走势,但同时安抚市场,说国际油价已经在7月开始后连续大跌,这份CPI数据已经属于“过去时”。分析其中成分,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10.4%,居住价格上涨5.6%,而能源指数则上涨了高达41.6%。
拜登也在13号的时候开始了自己的任内首次中东行,核心述求就是原油供应。出发之前,他还在《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篇《为什么我将出行沙特》的文章。里面说,对于减轻俄乌冲突对全球供应的冲击,中东的能源资源至关重要。与沙特的会面目标为加强美国与沙特间基于共同利益和责任的战略合作关系。
这周的数据出炉后,华尔街的机构也大多预计美联储在7月份加息75个基点,几乎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加息100个基点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幅上升。全球央行的加息潮也没有停下脚步,新西兰、加拿大、韩国、智利、菲律宾,很多都进行了历史性的加息。
欧洲面临的困难则更大一些,俄乌冲突引发的冲击影响在持续发酵,眼下还要面临俄罗斯天然气的断供风险。也在这周跌到了1:1的平价位,这也是2002年12月以来的首次。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欧洲经济:不可低估的风险》一文中说,欧元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滞胀”困境。在供应链瓶颈、贸易条件恶化、输入性通胀的三重实体冲击叠加。基准情况下,预计2023年GDP增速为0%。在悲观情况下,也就是俄罗斯大幅降低对欧元区的能源供应,经济可能会在年底步入衰退,2023年的GDP增速可能会降到-1%左右。
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在周四下午举行了财报电话会。电话会里预测,2023年将出现一个典型的芯片需求下滑周期,但整体下滑程度会好于2008年。预计客户将开始减少库存,不过目前市场面临芯片供应链库存过剩,还需要几个季度能达到重新平衡。
对于现在全球整体堪忧的状况。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贝莱德、瑞银以及渣打资管部门等买方机构,在最新发布的2022年下半年展望中,全都对美欧股票表达了非常不乐观的配置建议。其中贝莱德将发达市场股票评级调到了低配,有亚太区的主管还表示已经看到有基金经理把现金仓位升到了60%左右。渣打的下半年《全球市场展望》中,把全球的股票配置下调到了仅核心持仓,其中亚洲是全球股票中相对看好的地区。
往更远的方向来看,这里还有一组报告中的数据可以提供参考。
这周里,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了《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目前的人口还在缓慢增长,但是增长率降到了1950年来的最低点。报告里预测,世界人口的最终拐点会在80年代到来,峰值是104亿,维持到2100年后会开始下降。
不过虽说看上去似乎还很遥远,但是从增长结构来看的话,直到2050年前,全球一半以上的增长都会集中在刚果、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和坦桑尼亚这8个国家。反观日本,从2010年人口就一直处在萎缩状态;韩国从2020年开始下降;欧洲那边也是从2020年开始,人口开始出现大幅减少。更近一点的趋势是,中国在明年就会被印度超越,退居成世界上人口数量第二的国家。
最后再补充几组新闻。
斯里兰卡的暴动还在发酵,总统府和总统官邸已经被民众占领,而总统也已经逃离了国家,乘坐军用飞机跑到了邻国马尔代夫。
朝鲜在本周宣布承认顿了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这也是在俄罗斯和叙利亚之后承认的第三个国家。与叙利亚一样,乌克兰很快就宣布与朝鲜断交。
发改委在这周发布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里面比较重要的一条,是提到要让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在2020年的数据中,分别为63.89%和45.4%,差着接近20%。
所以户籍制度改革就变得至关重要,《方案》中提到,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而对于超大特大城市的积分落户政策,《方案》中提到,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
发改委的方案发布是在12号,而就在前一天,北京人社局也通报了今年北京的积分落户情况。通报中写,“按照年度落户规模保持6000人并实行同分落户的工作原则,今年共有6006人拟取得落户资格”。这6006人,是从12万2千多名申请者里最终筛出来的,而且平均在北京工作的时间达到了16.7年。
好了,这就是本周的《周五晚7点》。
以上绝大多数新闻内容、数据和评论。你都可以在财新网的文章里找到,正文下方,也可以找到相关内容的链接。如果你对节目有什么建议,对内容有任何想法,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你在听完后,能够从迷雾当中,捋出一点属于自己的头绪,然后先过一个轻松愉悦的周末再说。
咱们下周再见。■
相关新闻:
·6月金融数据大超预期 信贷需求边际改善
·钟正生:“稳信用”后劲审视
·6月出口同比增速回升至17.9% 超出预期
·6月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0.6% 剔除退税因素后由降转增
·河南银保监局:对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本金分类分批先行垫付
·央行回应河南村镇银行风波 称中国银行业资产稳定安全
·发改委:鼓励超大特大城市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
·下半年降息吗?央行:目前流动性合理充裕略偏多 关注通胀变化
·央行:政策性金融工具开始项目对接 在基建项目占比不超10%
·美国6月CPI上行至9.1% 三大股指期货集体转跌
·欧洲经济:不可低估的风险
·拜登开启中东行 油市牛熊转换不日见分晓
·全球聚焦美元攀升 如何影响中国市场
·贝莱德机构下调美欧股票至低配 基金经理现金仓位已至6成
·全球人口增长创1950年以来新低 印度人口数量预计2023年超中国
·推特正式起诉马斯克 要求其完成收购
·巴菲特减持传言引发股价波动 比亚迪港股大跌11.93%
·斯里兰卡总统弃国出走寻求庇护 政局陷入浑沌权力仍处真空
·国常会:严禁在就业上歧视曾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康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