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周五晚7点

{{周五晚7点|“新十条”大幅优化防疫措施;台积电在美建3纳米生产线


Listen Later

【财新网】大家好,欢迎收听本周的《周五晚7点》,在大事件中看见大趋势。我是杨律。
本周最重大的变化,仍然是防疫措施在进一步地放宽。
周三国务院又发布了一个“新十条”,要求风险区域的划分要更科学精准;在核酸检测方面,要求减少频次,缩小范围,除了养老院、福利院等特殊场所外,都不再需要提供核酸阴性证明;阳性的轻症和无症状者也可以居家隔离;没有疫情的学校要正常开学;非高风险地区,不得停工停产停业。
“新十条”出炉后,各地也逐一响应,发布自己的新措施。比如北京,就把之前进京返京要求的“落地三天三检”给取消了;紧接着,上海也宣布了取消来沪返沪的诸多限制,并且明确了密闭娱乐场所、餐饮服务场所,也不再需要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比预期中更快速的防控优化,也进一步拉动了人们的预期。“新十条”公布后,旅游板块的股票普遍上涨,其中桂林旅游更是直接涨停。在线旅游代理商的搜索量也大幅上涨,根据去哪儿的平台数据,机票和火车票的瞬时搜索量分别增长7倍、5倍。
至于已经建好的那些方舱,国家卫建委也表示,以地市为单位,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把方舱医院升级改造成亚定点医院。所谓亚定点医院,就是在方舱医院的基础上,使其具备一定的治疗功能,要按照其床位10%的比例来改造监护床位。
但另一方面,防控措施的快速放松也伴随着疫情的猛增。如何应对医疗系统的挤兑,变成了接下来的主要课题。
上海卫健委在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医疗系统已经按照分级分区分类分诊的原则做了总体部署,发热门诊和急诊要应开尽开,同步扩充诊室。此外,也要夯实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同时也要强化医疗资源储备和推出多种便民措施。
北京卫健委也发布了关于阳性后的专家指引,这里就不具体罗列了。在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上,发言人明确表示说,“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都可以居家治疗,只有一少部分有严重基础病的感染者可能需要到医疗机构就诊。”
总之,对于个人来说,打好疫苗,做好预防,做好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准备。
本周二的时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2023年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从措辞上来看,与2020年疫情后提的“六稳”和“六保”都把就业放在首位不同的是,这次会议提出的“三稳”着重强调了“稳增长”。
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下,政治局会议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不过也许是最近已经“三箭齐发”了,所以这次的政治局会议上与以往不同,并没有提到房地产。
整体来看,经济学家任泽平分析说,会议的总基调是要在2023年重启经济。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预计将会提高赤字率。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分析说,三年大疫一方面导致可支配收入缩水,一方面导致消费倾向边际下滑,严重受损的居民部门可能在2023年甚至是2024年都仍采取防御为主,所以消费增长的恢复速度、高度可能有限。从资产逻辑来看,分母端的冲击不再是重点,更需要关注分子端的修复。
看看本周出炉的国内经济数据。
11月的CPI继续放缓,同比上涨了1.6%,涨幅回落了0.5个百分点,是今年4月以来的新低。其中仍然是猪肉价格在领涨,同比上涨了34.4%,不过环比已经开始下降了0.7%。鲜菜、汽油、机票和住宿等价格都继续保持了下降。
PPI则同比下降了1.3%,与10月相同,都是2020年12月以来的最低值。
在今年很长时间内都是国内经济支撑点的出口数据,在7月开始增长停滞后,便开始了一路下滑。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以美元计,11月的出口同比下降8.7%,降幅比上个月扩大了8.4个百分点,是2020年3月以来的新低。进口同比下降10.6%,比上个月下降9.9个百分点,创下2020年6月来新低。在7月的时候,出口的增长还达到了23.9%,此后便是一条大滑坡,直到11月的-8.7%。
具体来看,对美欧日的出口降幅还在扩大,而对之前一直维持两位数出口增速的东盟,也回落了15.1个百分点,降到了5.2%。主要商品几乎都在持续下跌,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进一步扩大跌幅,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降幅更是达到了23.9%。
只有汽车相关产品出口持续高增长,在11月,汽车及底盘出口增长了1.13倍,增速加快超20个百分点。
在乘联会公布的11月份乘用车市场数据中,零售达到164.9万辆,同比下降9.2%,环比下降10.5%。不过新能源车仍然保持了增长,同比增长高达58.2%,环比增长7.8%,在整个1到11月份中,都维持了上升的趋势。
不过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随着政府的新能源补贴计划将在今年年底彻底终止,12月也需要最后再冲刺一把。比如保价促销,在年底前下单,厂家将承担补贴退坡的差价;还有的预告了2023年将会上调价格,来刺激消费者提前交定金;也有像特斯拉这样的,在9月和10月连续三次降价,来冲击第四季度的销量。
临近年末,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也在另一组数据上有所体现。
多个地方都在根据前期执行情况调整财政预算,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大幅调降土地出让收入。
比如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在12月初就进行了年内的第二次调整预算,主要原因是受全市集中供地招拍挂中番禺区第二批零供地、第三批番禺客运站北侧地块流拍,以及第四批土地出让不确定性影响。这次调降比第一次再次减少了接近90亿,如果和年初的预算相比,仅仅是当时的44.5%。
除此之外,绍兴、鄂州、长春等等地方,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调降。
从整体来看的话,根据财政部数据,2022年1月—10月,土地出让收入占比在九成左右的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2.7%,而年初预算目标是增长0.6%。根据学者估计,全年的土地出让收入会和年初目标相差3万亿元左右。
再来说一下芯片相关的新闻。
这周中台积电在美国再建生产线的传闻落地,宣布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晶圆厂开始建设第二期工程,将采用3纳米制程技术,预计于2026年投产。8月份拜登刚刚签署《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中的资金支持,也将正式运用在台积电的这次工程上。另一方面,台积电在声明中称,这会是亚利桑那州史上最大规模的外国直接投资案,亦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案之一。
早在2020年5月,台积电就亚利桑那州开始建设自己的一期工程,用于5纳米的制程技术。根据台积电的披露,这条产线会在2024年开始生产。这两座圆晶厂预计还会创造1万个高薪高科技工作机会,其中包括4500个直接受雇于台积电的工作。两期工程完工后,合计将拥有超过60万片晶圆的年产能,终端产品市场价值预估超过400亿美元。
这次的移机仪式也是非常盛大,除了拜登外,苹果CEO库克、英伟达CEO黄仁勋、AMD CEO苏姿丰等人也都出席了。
*拜登同期声
拜登说,“苹果不得不从海外购买所有先进芯片。现在他们要把更多的供应链带回家。它可以改变游戏规则。”
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占据了53.4%,排名第二的三星则只有16.5%,中国大陆的中芯国际排名第五,占5.6%。不过虽然台积电还在积极建厂,但全球半导体行业已经进入到了下行周期,台积电自己也把2022年的全年资本支出,从原本预估的400亿美元降到了360亿美元。
此外,排名第四的格芯在最近回复给财新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将在年底前裁员不超过800人。更早前,也有媒体曝出格芯已经冻结了招聘;CPU龙头英特尔在10月下旬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时也说过,将在2023年推动30亿美元的成本削减,其中就包括对员工总数的优化;移动芯片龙头高通也已经冻结招聘。
相较而言,苹果倒是表示自己的IPhone14 Pro和Pro Max需求持续强劲,但由于郑州富士康产能大幅降低,两款机型出货量将低于预期,顾客需要等候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取新品。
此前富士康面临较大的疫情压力并发生员工离厂徒步返乡的事情后,导致富士康产生出现问题,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预计,11月的富士康工厂利用率可能只能恢复到80%-90%,低于富士康最初预期的90%-100%,这也将进一步导致第四季iPhone 14 Pro系列的生产出货量,可能会比疫情爆发前减少300-500万台。
这个影响我们也可以从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本周发布的公告中看出:11月份的营收环比减少了29%,同比减少了11%。
时隔7年,浙江商会组织——浙商总会换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卸任会长,由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接棒。马云卸任会长后,也被聘请为浙商总会的顾问。
马云也延续了近几年的趋势,进一步地走到了幕后。他在2019年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2020年彻底离开董事会,又在外滩金融峰会发表争议内容后淡出公众视野。
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马云最近半年居住在日本东京,还会定期前往美国和以色列。在东京期间,马云一直尽可能保持低调,将公开活动曝光降至最低。
本周,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沙特,在利雅得王宫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亲自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同意每两年在两国轮流举行一次元首会晤。
习近平表示,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复杂演变,中沙关系的战略性和全局性更加凸显。中方把发展对沙特关系置于外交全局尤其是中东外交的优先方向。
默罕默德表示,沙方期待同中方加大相互支持,共同致力于将沙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至更高水平,相信习近平主席此访必将成为沙中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推动沙中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本周一的时候,欧盟和G7国家对俄罗斯石油祭出的价格上限措施,正式开始生效。俄罗斯也在本周进行了回应,表示即将做出反制。
欧盟成员国也是在限价制裁生效的前几天才达成了一致,最终针对俄罗斯海运原油设置了60美元/桶的价格上限。此举也是为了进一步打击俄罗斯的收入,削弱它在乌克兰的作战能力。
不过除了俄罗斯本身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外,很多从业者也对可能产生的效果表示质疑,有可能最后有一些不参与限价协议的非西方国家,最终充当起了中间商,徒增欧洲各国的成本。
另外,根据克里姆林宫新闻局12月7号的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当日还与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进行了电话交流,讨论了相关情况。
此外,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本周的一个会议上表示,核战争的风险正在逐步上升,俄罗斯将核武器看作自卫的工具,是用来反击的武器。
好了,这就是本周的《周五晚7点》。
以上绝大多数新闻内容、数据和评论。你都可以在财新网的文章里找到,正文下方,也可以找到相关内容的链接。如果你对节目有什么建议,对内容有任何想法,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你在听完后,能够从迷雾当中,捋出一点属于自己的头绪,然后先过个轻松愉悦的周末再说。
保持乐观,咱们下周再见。■
相关新闻:
·疫情优化防控新十条发布:无疫情学校开展正常线下教学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召开新闻发布会
·防疫“新十条”减少出行限制 旅游板块股价上扬
·北京发布“京十条” 优化疫情防控举措
·上海取消“落地检”和来返沪人员活动限制 新增阳性下降
·解药|避用布洛芬是讹传,新冠阳性如何用药?
·北京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社区健康管理专家指引
·11月出口同比下降8.7% 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
·财新调查|11月新增贷款预计1.3万亿元 社融或受债市拖累
·11月CPI同比涨幅回落至1.6% PPI同比降幅持平于1.3%
·多地卖地收入预算大幅调降 如何应对?
·新能源车企争夺补贴退坡前订单 2023年初需求或不乐观
·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格芯将裁员5%
·台积电宣布在美投资总额升至400亿美元 将新建3纳米产线
·郑州富士康仍存用工缺口 鸿海11月营收同比下滑11.36%
·马云卸任浙商总会会长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接棒
·习近平在沙特媒体发文:不断扩大粮食、能源、投融资、医疗等领域合作
·俄政府正研拟俄油遭限价的反制措施 限价令杀伤力多大仍待观察
·伊朗宗教警察队伍存废成焦点 当局正进行佩戴头巾法案审议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财新周五晚7点By 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