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ory For Financial Crisis.

專書介紹:失控的銀行第三集 EP88


Listen Later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arrr5x002t01x49catd5l8/comments

一口氣給大家有關本書主要架構如下

第一部分:舉債、金融業與風險
CH1:銀行裡的國王沒穿衣服
因為金融危機,全球已經上千萬人失業,他們的失業不該受到責難,他們付出了一切,我們看到,過去十年,那些我們以為可以信賴的重要機構,他們所做的一切,已經偏離簡單的常識太遠。
CH2:銀行舉債為什麼為增加風險?
財務槓桿的影響不會只出現在好的一面,也會出現在壞的一面,債務佔總資產比率愈高,貸方、借方、甚至是其他人,越有可能受到牽連
CH3:借錢的陰暗面
借錢是會上癮的,只要貸款到手,貸方就會傾向借的更多,而且通常不願意減少債務
Ch4 「美好生活」是真的嗎?
如何對過去美好的生活負起責任?莫過於記住壞的回憶。
Ch5 借貸的骨牌遊戲
1990年代以後,銀行傳染病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因為金融機構彼此依賴日深,卻有因此變得比以前更加脆弱,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係,某種程度是全球化的結果
 
第二部 我們的提議:提高銀行權益資本。
Ch6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無論任何產業,當人們與公司的個別活動可能會對其他人造成明顯傷害實,法規就很重要。
Ch7 提高權益資本是否代價過高?
如果權益資本的成本很貴,為何非金融產業的公司。會那麼仰賴權益資本,他們為何不努力借錢就好?
Ch8 投機的代價
花旗銀行執行長查爾斯,普林斯在2007年7月這麼說,只要音樂繼續演奏,你就得繼續跳舞。
Ch9 甜美的金援
存款戶與其他債權人,因為有政府金援當靠山,他們願意以原本要求更有利的條件借錢給銀行,在實務上,就是銀行借錢的利率會比沒有政府擔保的情況更低,這是銀行喜歡借錢勝過其他募資管道的強大誘因。
Ch10 銀行非得借這麼多嗎?
銀行很少擔心貸款的黑暗面,它們不想是用權益資本,讓銀行變得更安全,他們寧可生活緊張刺激,以舉債來放大貸款的光明面,把陰暗面留給別人
 
第三部 向前走
Ch11 如果不是現在,那是何時?
人們當下永遠不會去做他們認為正確的事,因為他們總是覺得正確的時機還沒到來。
Ch12 關於金融政策
當政治人物希望銀行把錢用在它們想要的地方,降低金融產業的風險,對他們來說就沒那麼重要
Ch13 他人錢財
銀行家並非自己承擔風險,而是拿趴人錢財去冒險,這一點跟大部分人都不一樣,然而,這些 他人 對銀行的決策,卻沒有對話的餘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The Story For Financial Crisis.By Catherine S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