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域之音 - 佛法与人生

自由的取舍——论自由系列(二)


Listen Later

📻谁最为自由?谁又深陷束缚之中?


自由,这个看似人人向往的终极追求,其本质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许多人谈及失去自由便心生畏惧,然而,为何有人却心甘情愿选择某种程度上的不自由?他们自愿约束自我,持守戒律,克制欲望,不任性地为所欲为,甚至主动放弃某些看似诱人的选择?


在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蕴藏着对自由更为深刻的领悟与追求。


试想,置身于一家菜品琳琅满目、任食到饱的豪华餐厅,眼前是无数令人垂涎的佳肴,仿佛可以随心所欲地品尝每一道心仪的美味。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简单。即便金钱不再是阻碍,时间、胃量与健康却像无形的绳索,悄然限制着我们的选择。我们无法同时享用所有的美味,只能在权衡之后,做出取舍。


当我们选择攀登雪山,领略那白雪皑皑的雄伟壮丽时,便注定无法同时感受深海的幽深与斑斓;


当我们选择守戒,看似放弃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喝酒就喝”的自由,却也因此收获了健康、长寿、财富、和谐、信任、智慧、内心的安宁与安全感。


自由便是如此——它并非无条件的赐予,并非任意妄为,亦非无限的拥有,而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抉择。


我们总以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现实往往告诉我们,自由是在选项中,权衡一切利弊后,做出最明智,最优化的取舍。


然而,同样面对资源有限、机会稀缺、注意力珍贵、时光快逝、生命苦短的现实,该如何抉择?如何取舍?这正是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体现了。


世间万物常常以对立的形式呈现:光vs暗、善vs恶、苦vs乐、生灭vs涅槃、……,它们彼此无法在同一刹那瞬间共存,有此则无彼,要拿起那个则先放下这个。当选择面对黑暗,便意味着要背对着光明;选择了苦因,便无法拥抱乐果;要培育善,便需压制恶。


每个人的选择,都源于内心深处,那些基于过去现在内外种种因素与经验所筑成的价值观——


有人追求及时享乐,有人选择延迟满足;


有人执着于外在的成就,有人着重于内在的成长;


有人为了获得更高层次的禅悦,甘愿放下粗糙的五欲之乐;


有人为了追求永恒的自由,毅然舍弃对五蕴的执取。


就像攀登者必须松开低处的扶手,才能抓住更高的支点一样,攀登到更高的精神阶梯,抵达更广阔的天地。


正是这些价值观的介入,塑造了千差万别的选择,也造就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与人生。


在这五分钟的佛法短开示中,吉祥尊者将与大家一起探讨自由的课题,欢迎恭听。☸️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法域之音 - 佛法与人生By Dhamma Ea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