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终于要聊《再见爱人》了!作为一档在扎堆复制的婚恋综艺里另辟蹊径的离婚综艺,《再见爱人》从7月28日开播,到10月20日收官,共有13期正片,在播出的这三个月里,也引发了极其多元化的各种讨论。各式各样的声音背后,其实也是国内现代情感关系的一个缩影,甚至往大了说,是中国式家庭观、婚恋观、性别观等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我们很认同这个节目的一点是,它没有以窥私和揭秘的方式去呈现这三对夫妻的婚姻问题,而是通过第三者的视角、以相对平等和包容的方式,将这些隐秘的、尴尬的、难以启齿的、羞于表达的所谓“家务事”,在一段贴近大自然的旅行里慢慢铺展开来,并通过心理学解析和仪式感的建立,变成普世性的“公开课”,很好地消解了八卦小报的意味,更能促进观众做镜映式的反思。我们经常说“推己及人”,感觉这是一种“推人及己”。
【两个核心】
核心一:这是一档离婚综艺,但它的初衷或者说愿景,却是让观众在看完之后想结婚。在接受公众号“娱理”的采访时,《再见爱人》的导演刘乐就提到了这一点,最开始策划这档节目的目标,就是希望给观众带来治愈。她说希望观众在看完节目以后,会想要结婚,因为也许看完这三对夫妻的十八天的旅程,就会觉得婚姻没有未知中的那么恐惧了。
核心二:节目组请的这三对夫妻,都是由妻子提出的离婚,而丈夫们却都觉得他们的婚姻是没有问题的。这其实就很让人崩溃,你几乎可以立刻就想象到一个家庭生活里的常见画面,就是夫妻双方的鸡同鸭讲。但更让人崩溃的是,这也恰恰非常符合当下的社会现实。我之前看到过一个数据,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中,妻子单方面主动要求离婚的占比高达73.4%,而且在众多离婚案件中,91%都是一方想离婚,另一方不明所以。
【延展讨论】
1.恋爱综艺十年变迁:从“我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座上笑”,到“面包我都有,姐姐只要爱情”
2.单身时代“嗑CP”当道:“我可以不恋爱,但我的CP一定要结婚!”
3.当代爱情课盛行背后:对婚恋不自信,也不确信,所以才要去观察、去学习。这种不自信或者说不确信,其实反过来也正好印证了为什么单身如此流行、离婚率如此之高的社会现象。
不过这里也引发了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爱情以及婚姻,在现代社会会成为一个问题、一门课程呢?以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吗?还是说是现代人将之问题化了呢?这就牵扯到了代际婚恋观的问题了。
恋爱和婚姻,到底是不是一个需要去学习的课程、一个需要通过观察去解决的问题,以及随着社会进步、结构演化、观念变迁,现代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婚恋形式?未来会不会婚姻解体?诞生另一种家庭形式?
(特别说明:后四十分钟的即兴讨论,仅就我们当时看过的前11期正片为主,不涉及会员PLUS版和最后的番外篇内容。)
本期部分提及片目及书目
【片目】《爱的就是你》《好好拍电影》《婚姻生活》(1973,英格玛·伯格曼)《婚姻生活》(2021,海加·李维)《游客》《革命之路》《泰坦尼克号》
【书目】《一人两角》(江户川乱步)
【综艺】《非诚勿扰》《90婚介所》
终于要聊《再见爱人》了!作为一档在扎堆复制的婚恋综艺里另辟蹊径的离婚综艺,《再见爱人》从7月28日开播,到10月20日收官,共有13期正片,在播出的这三个月里,也引发了极其多元化的各种讨论。各式各样的声音背后,其实也是国内现代情感关系的一个缩影,甚至往大了说,是中国式家庭观、婚恋观、性别观等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我们很认同这个节目的一点是,它没有以窥私和揭秘的方式去呈现这三对夫妻的婚姻问题,而是通过第三者的视角、以相对平等和包容的方式,将这些隐秘的、尴尬的、难以启齿的、羞于表达的所谓“家务事”,在一段贴近大自然的旅行里慢慢铺展开来,并通过心理学解析和仪式感的建立,变成普世性的“公开课”,很好地消解了八卦小报的意味,更能促进观众做镜映式的反思。我们经常说“推己及人”,感觉这是一种“推人及己”。
【两个核心】
核心一:这是一档离婚综艺,但它的初衷或者说愿景,却是让观众在看完之后想结婚。在接受公众号“娱理”的采访时,《再见爱人》的导演刘乐就提到了这一点,最开始策划这档节目的目标,就是希望给观众带来治愈。她说希望观众在看完节目以后,会想要结婚,因为也许看完这三对夫妻的十八天的旅程,就会觉得婚姻没有未知中的那么恐惧了。
核心二:节目组请的这三对夫妻,都是由妻子提出的离婚,而丈夫们却都觉得他们的婚姻是没有问题的。这其实就很让人崩溃,你几乎可以立刻就想象到一个家庭生活里的常见画面,就是夫妻双方的鸡同鸭讲。但更让人崩溃的是,这也恰恰非常符合当下的社会现实。我之前看到过一个数据,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中,妻子单方面主动要求离婚的占比高达73.4%,而且在众多离婚案件中,91%都是一方想离婚,另一方不明所以。
【延展讨论】
1.恋爱综艺十年变迁:从“我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座上笑”,到“面包我都有,姐姐只要爱情”
2.单身时代“嗑CP”当道:“我可以不恋爱,但我的CP一定要结婚!”
3.当代爱情课盛行背后:对婚恋不自信,也不确信,所以才要去观察、去学习。这种不自信或者说不确信,其实反过来也正好印证了为什么单身如此流行、离婚率如此之高的社会现象。
不过这里也引发了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爱情以及婚姻,在现代社会会成为一个问题、一门课程呢?以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吗?还是说是现代人将之问题化了呢?这就牵扯到了代际婚恋观的问题了。
恋爱和婚姻,到底是不是一个需要去学习的课程、一个需要通过观察去解决的问题,以及随着社会进步、结构演化、观念变迁,现代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婚恋形式?未来会不会婚姻解体?诞生另一种家庭形式?
(特别说明:后四十分钟的即兴讨论,仅就我们当时看过的前11期正片为主,不涉及会员PLUS版和最后的番外篇内容。)
本期部分提及片目及书目
【片目】《爱的就是你》《好好拍电影》《婚姻生活》(1973,英格玛·伯格曼)《婚姻生活》(2021,海加·李维)《游客》《革命之路》《泰坦尼克号》
【书目】《一人两角》(江户川乱步)
【综艺】《非诚勿扰》《90婚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