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FreeFall | 泛文化类“声音杂志”

自由落体008:每天都是读书天,日常生活的诗意呈现


Listen Later

本期嘉宾:盒豚(导演、编剧)

                  小凯(导演、编剧)


今天的这期节目,其实是上期关于“读海德格尔的农民工”的短节目的衍生和延展。如果你有听过那期节目,就知道谷雨实验室的这篇人物报道对我的触动非常地深。


因为在越来越追求效率、技术和成功的当下社会,人文知识的确是越来越被推向了无用的角落,连带着日常生活里单纯的“读书”也成了在某种情境下会被嘲笑或者会让人羞于承认的一件事。尤其是读所谓的“闲书”,比如哲学、比如诗集,甚至包括严肃一点的小说。


但其实这种“闲书”的“闲”,在我看来,才是最珍贵,也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也是基于这一点,我非常赞同谷雨那篇文章的标题《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当这件事成为一个引发争议的奇观时,才是不正常且值得思考的。


所以今天,借助几部电影,盒豚、小凯还有我,就想深入地跟大家聊一聊,哲学、文学、诗歌是否就是在认清现实后,应该放弃掉的那个“幻想”?以及想要在日常生活里呈现某种诗意,到底是文青专属的病,还是凡人皆有的命?


《帕特森》

1. 巴士诗人的七日生活,日常重复即是诗。

2. 生活的仪式感是虚荣还是必需?

3. “有用”和“无用”到底由谁以及什么来决定?

4. 只有有天赋、能成功才有资格享受诗和艺术吗?


《美国丽人》

1. 灵感源自大厦间一只随风飞舞的塑料袋。

2. 当你停下来,认真观察一件细小的事情时,就会有诗意涌现。


《诗》

1. 当你想要跟TA对话,苹果的背后也有灵魂。

2. 通过写诗,去抵抗老年痴呆和救赎人间罪恶。

3. 文学艺术对所谓“劳苦大众”才是真正的刚需。


《何时是读书天》

1. 书的存在就是滋养本身,尤其当被喜欢的书包围时。

2. 读书与恋爱,在本质上有着相通之处:感到孤独并享受孤独。

3. 书籍与电影,打破认知和宽容边界。


《刺猬的优雅》

1. 底层、孤僻之人的反差光环:用刻板印象打破刻板印象。

2. 读书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应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3. 读书与单身都并非某种逃避径路,而是主动的选择。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1. 跟着电影去读书。

2. 思考哲学越早越好。


《但是还有书籍》

1. 一对神仙夫妻的移动书摊。

2. 纯文学书籍的现实之困。

3. 纸书是永远不会消亡的。

4. “并不是说越来越多的人不爱阅读了,其实很多人是有阅读诉求的,只是可能没有碰到把阅读欲望勾起来的契机”。

5. 城市规划中,公共图书馆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6. 地铁上的读书人图鉴。


《花束般的恋爱》

1. 两个豆瓣友邻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2. 借助爱的消亡,表达的是“你到底想要度过怎样的人生”。

3. 光明的未来 VS 诗意的当下。

4. “不务正业”的指摘下“文艺女主”的失语状态。

5. 刘小样出走与逃离的情感联动。

6. 文艺生活不利社会发展 VS 单纯活着就很好。


本期部分提及片目及书目

片目:

《帕特森》

《美国丽人》

《诗》

《何时是读书天》

《刺猬的优雅》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羞耻》(2015,挪威剧集)

《花束般的恋爱》


综艺:

《但是还有书籍》


书目:

《苏菲的世界》

《那不勒斯四部曲》

《庄子》

《俺爹俺娘》


配乐:

开头:500 Miles,The Journeymen

结尾:What a wonderful world,Michael Bublé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自由落体FreeFall | 泛文化类“声音杂志”By KK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