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来了一位新嘉宾,来自中学校园的一位当班鞋迷老师。我们准备聊一些祎哥和十一已经脱离很久的球鞋环境——中学校园。
1839年,Charles Goodyear为硫化橡胶工艺申请了专利,平底橡胶鞋进入主流。
1916年,U.S. Rubber Company推出了一个专利网球鞋系列Keds。N.W.Ayer&Son首次赋予了这类便鞋sneaker的称呼。
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把sneaker带出篮球场。
20世纪60年代早期,Vans接过匡威的流行接力棒,且更多巨头球鞋公司如Nike开始萌芽。
随着全球球鞋销量破亿,它身上所赋予的信息也被用作发声诉求。如果媒介即是信息,那这信息就是写在身体上的。
在默许翻盘的气氛中,不仅是女性试图改变外表,男性也逐渐挣脱「男子气概不需依赖装扮」的偏见藩篱,更多地通过衣着表达自己的自由。
20世纪60年代开始,鞋子变革的分水岭鼓励年轻且富有冒险精神的顾客,不再从父辈那里寻求时尚的建议,而是向别处寻找潮流偶像。
五十年后,正好,正好跟我们要聊的环境似乎有那么一些相像。
同样是单位时间内急速变革的社会经济外环境,同样是年轻且逐渐形成自己价值观的群体,正好却又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限制当中,同学们脚上的鞋子是否也在尝试着成为表达的出口。
当然,我们聊的具体内容更加日常。我们想知道在新环境下,校园的信息来源是否变化?偏好取向是否个性?比起十几年前的我们,他们有哪些不同的习惯?我们所以为的社会人属性是否也原封不动地被年轻人们吸收消化。
我们更想知道的是,我们所聊的内容是否就是他们真实的想法,他们是否打算提出异议。
不少问题我们都没有给出答案,但这不少问题我们也确实都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