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有段古 | 俚语背后的故事

做人莫做“二五仔”


Listen Later

大家看港产警匪片,经常会听到一个词——二五仔。所谓二五仔,通常指出卖自己人的内奸或者叛徒,而有时黑社会对于警方的卧底也称为二五仔。那么这个二五仔有何出处呢?据说这个词竟然是出自《东周列国志》。话说当年晋献公有几个儿子,夫人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为世子,就买通两位得宠的大夫,一个叫梁五,一个叫东关五,当时人称“二五”的,请他们说服晋献公将其他几位公子全部调离京城。这两个人接受了贿赂,就对晋献公说边境戎狄侵犯,需要几位年长的公子去镇守,将几位公子都调走了,等到晋献公死后,留在京城的奚齐果然顺利继位。大家对这“二五”十分厌恶,又知道他们做骊姬的内奸,所以后来就将内奸和叛徒称为“二五仔”了。

除此之外,“二五仔”的出处还有另外一个讲法。传说在雍正年间,朝廷派兵清剿少林寺,为了方便行事,买通了当时武功排名第七的俗家弟子马宁儿做内应。后来火烧少林寺,正是这个马宁儿带路。江湖中人不齿马宁儿的行径,因为他排行第七,所以就将七这个数字拆开,把通敌的内奸称为“二五仔”了。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粤语有段古 | 俚语背后的故事By 广州李沛聪

  • 5
  • 5
  • 5
  • 5
  • 5

5

8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