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014 《周南•麟之趾》“君子”与“麒麟”间不可不说的故事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周南•麟之趾]


* “麒麟”的形象,指代及寓意。

* “子”、“姓”、“族”由亲及疏的层次递进。

* “趾”、“定”、“角” 麒麟身上三个部位的特别之处。

* “君子”和“麒麟”间的共同特质。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周南•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麟:麒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基于人们的想象,形象由狮子头、鹿的角,老虎的眼睛、麋鹿的身体、马的蹄组合构成、身上是龙的鳞片,尾巴是牛的尾巴,全身金黄。它代表了吉祥如意。

趾:足,指麒麟的四肢。

振振(zhēn):奋起,振作,团结。

公子:诸侯之子。

于(xū):通“吁”,叹词。于嗟:叹美声。

定(diān):通“颠”,额头。

角:麒麟头上的角

公姓:同姓的子孙后代。

公族:同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



“麒麟步行中规,折还中矩,不履生虫,不折生草。” —《广雅•释兽》

【大白话】

麒麟在行走的时候,步伐中规中矩,充满善意和仁德,不踩昆虫,不伤花草。



麒麟“有额而不以抵也。” — [宋] 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麒麟有额头,有触角,但是从来不会用它来顶触其他生物,不会伤害别人,



“麟角之末有肉,示有武而不用。” —《毛诗郑笺》

【大白话】

麒麟的触角的末端其实也不是尖锐的,而是长着肉的,虽然是有威胁,也有武力,但是它不会去运用这样的武力去伤害他人。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

【大白话】

真正仁厚有德的君子对什么事情都不会去争的,如果说一定要有所争,那就是类似射箭比赛这样的活动!但是这样的比赛,之前双方互相作揖,谦让,然后登场,比赛完了之后,再一起走下赛场饮酒和好,这才是君子之争。



“射不主皮。” — 《论语》

【大白话】

射箭的关键在于中与不中,而不在于穿破箭靶子。



下集分享:

015《国风•召南•鹊巢》 盛大的婚礼,是祝福?还是讽刺?

 《召南》的首篇《鹊巢》是一首描写新婚的诗歌,用鸠居鹊巢来比喻新婚女子嫁入夫家,但这首诗歌历来争议颇大,到底是祝福?还是讽刺?真正美好的婚姻应该是怎样的?且听林栖为您细细解读。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View all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