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一、逆境省思
庄子所处的战国中期,是诸侯国君大肆辟地充库,良臣识士弃义助纣为虐,野心政客变相攘夺政权,混乱世局的倾轧争斗带来杀人盈野的战争摧毁。庄子就是生逢在这么一个率兽食人、率土地食人肉,混乱污浊黑暗的世道里。惊涛骇世,正道不彰,邪道猖狂,时空次序颠倒错乱,价值观念扭曲变形。天下共苦,战斗不休,是以与所如者不合的庄子,深感动乱剥夺人之为人的自主性,满目皆是无可奈何的残忍现实。于是如何在动乱中安其自我的全身保身,获得安适心境的精神自由,而以其个人的人生体验去反思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生存问题。
二、变革时代
战国(前453年—前221年),周天子威信扫地,韩、赵、魏三家分晋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剧烈的变革时期。期间战争频仍,烽火连绵,处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之残酷乱象。战争成为诸侯们行兼并利益,采争权夺霸为其主要目标和手段。各国诸侯为厚植实力,大都积极进行政治、军事、经济制度的改革,因而亟需大量人才。于是宗族出身和政经地位的籓篱突破,传统思想和文化观念的禁锢开放,大批广具傲才之士因此跃上了政治舞台。如高居相位的改革先锋:李悝、商鞅、吴起、申不害等;南征北战的战士名将:乐毅、白起、王翦;凭三寸不烂之舌谋求富贵的游说之士:张仪、苏秦。此外,在思想领域中更涌现了大批学士,他们着书立说,广聚徒众,立家成派,争相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活跃之“百家争鸣”的局势。不仅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繁荣,更造就了如庄子、墨翟、孟轲、荀卿、惠施、公孙龙,这些璀璨夺目的思想家。
三、认识庄子
庄子(前369年—前286年),蒙人也,名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中记载:“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归本于老子之言,故其着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与孟子处于同一时代,但庄子继承发扬老子学说为道家代表与继承发扬孔子学说为儒家代表的孟子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便高手过招,唇枪舌战,怕也将是一场虽打亦不相识的枉然啊!
中年以后,穷居陋巷,以织草鞋维生,虽贫无立锥之地,却丝毫不为所苦。其后楚威王欲以高官厚禄网络人才,仍被穷不失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庄子断然拒绝。
庄子博览群书,深谙人情世故,语言超凡脱俗,异于常人的高度思维哲学,学多识广,思维开阔,自然开出心灵旷达的超拔之境。据传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年,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着书《庄子》为南华经。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子部道家类别。清初名评家金圣叹列《庄子》为“天下第一才子书”。
四、庄子二三事之涸辙鲋鱼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外物〉
庄子家境贫穷,向监河侯借米化解当下之危。监河侯道:好哇,等我收齐封邑之地百姓的租税,届时再借三百斤给你,好吗?
庄子一听,心里很不是滋味。气得回答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见有人在呼唤我。回头一看,发现车轮辗过成洼的地方,有一条鲫鱼在那里呻吟。我便问他说:你这是怎么啦?为何出现在这呢?鲫鱼答说:我是东海龙王的臣子。能不能给我少许的水来救活我呢?
我说:好的,没问题!待我到南方游说吴越的国君,便能激引西江之水来给你,如何?鲫鱼听后脸色大变的说:我因为离开了水,失去了安身立命之处。眼下仅需少许的水便得以存活。听了你这样见死不救的一番话语,倒还不如早点到干鱼零售市场去看我呢!
天下大乱,战火频仍,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庄子虽处穷途末路之境,却不失清高孤傲的性情,因此对监河侯落井下石的无理予以辛辣的讽刺。庄子借粮,监河侯非但不予救济,反而以其将得封邑百姓之租税自满骄人,并以“将贷子三百金”戏弄庄子。由此可见,在那个昏君乱相时代里,小人得志的世道中,清廉智士要持守穷不失志,是多么艰难和无可奈何。
庄子无畏困窘及不被现实所屈的灵动思维,跨越了一切不可为而为之的障蔽,从而使个人的精神被时空牢笼所设限的“此在”中得以潇洒的游离出来,获得物我之间的自由与解脱。
五、庄子二三事之曳尾涂中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秋水〉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久仰贤德的心意,并说道:希望庄子能到楚国担任要职,治民理政。
庄子持着鱼竿,头也不回的说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多年了,君王用锦缎将它盛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庙堂之上。就你们认为,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骸以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摇头摆尾呢?”
两位大夫说:当然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摇头摆尾。”
庄子说:“既然如此,你们还是回去吧!我倒宁可像神龟一样在烂泥里摇头摆尾呢。”
不为世俗所羁,不被名利所动,不让高官厚禄束缚自我。通过对庄子动作,神态及语言的描摹,刻画庄子向往自由、超然物外的思想体现,不屑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形象,精神生命自能流露出一种自由自足的充盈底蕴。
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中记载:
楚成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牲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楚威王多次听闻众人赞誉庄子博古通今,是当世经天纬地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久慕庄子盛名,于是派了两位使者,带着昂贵的厚礼,欲聘他担任楚国的宰相。庄子不禁哂笑的对楚国使者说道:千金万两的确是十分昂贵的聘礼,尊贵宰相更是位高权重。你们难道没有看见祭祀天地时供神所用的肥牛吗?杀了多年养肥的牛,给他披上文采的锦绣,抬到大庙里。就在此刻的当下,即使这只牛希翼成为一头孤单的小猪,又岂能如愿呢?你们快走,别在这里玷污了我!我宁可嬉戏在泥巴堆里,一辈子不当官,免于高官厚禄羁绊,以图个逍遥自在。
“千金,重利”“卿相,尊位”,是多少人梦寐渴求,终身汲汲营营,又是多少人为此出卖人格,蒙蔽灵魂,甚至铤而走险,不惜付出性命代价仍执迷不悔。
深谙因果关系的庄子认为人生于世,犹如“游于羿之彀中”,伴君如伴虎,处处充斥危机。因此,为能无为有国者所羁,即便箪瓢屡空,穷居陋巷,仍甘于贫贱,追求自由而不愿作官,从而快意其志而尽逍遥。
六、唱和呼应
歌曲:改编自〈火车快飞〉
火车快飞,火车快飞,
穿过高山,飞过小溪,
不知跑过几百里,
搭到家里,搭到家里,
妈妈看见真欢喜 。
战国庄子,名周蒙人,
穷居陋巷,织草鞋维生。
涸辙鲋鱼,持穷不失志;
千金,重利;卿相,尊位。
宁快意其志而尽逍遥。
推荐:
罗博士的第二个专辑:罗惠龄导读孟子。
罗博士的第三个专辑:罗惠龄品读论语。
--- 主讲人 ---
罗惠龄,台湾淡江大学文学博士。
现任职于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语文及国学的专业教师。
研究领域为儒道经典及中西哲学。
在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系联有其独到精辟的见解。
著作:当代《孟子》人性论的省察──以汉学家的诠释所展开的反思(繁体版) 、 樗下咏《庄子》(繁体版)、 《站在庄子的肩膀上》。
微信:enigma851129
By 罗惠龄一、逆境省思
庄子所处的战国中期,是诸侯国君大肆辟地充库,良臣识士弃义助纣为虐,野心政客变相攘夺政权,混乱世局的倾轧争斗带来杀人盈野的战争摧毁。庄子就是生逢在这么一个率兽食人、率土地食人肉,混乱污浊黑暗的世道里。惊涛骇世,正道不彰,邪道猖狂,时空次序颠倒错乱,价值观念扭曲变形。天下共苦,战斗不休,是以与所如者不合的庄子,深感动乱剥夺人之为人的自主性,满目皆是无可奈何的残忍现实。于是如何在动乱中安其自我的全身保身,获得安适心境的精神自由,而以其个人的人生体验去反思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生存问题。
二、变革时代
战国(前453年—前221年),周天子威信扫地,韩、赵、魏三家分晋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剧烈的变革时期。期间战争频仍,烽火连绵,处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之残酷乱象。战争成为诸侯们行兼并利益,采争权夺霸为其主要目标和手段。各国诸侯为厚植实力,大都积极进行政治、军事、经济制度的改革,因而亟需大量人才。于是宗族出身和政经地位的籓篱突破,传统思想和文化观念的禁锢开放,大批广具傲才之士因此跃上了政治舞台。如高居相位的改革先锋:李悝、商鞅、吴起、申不害等;南征北战的战士名将:乐毅、白起、王翦;凭三寸不烂之舌谋求富贵的游说之士:张仪、苏秦。此外,在思想领域中更涌现了大批学士,他们着书立说,广聚徒众,立家成派,争相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活跃之“百家争鸣”的局势。不仅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繁荣,更造就了如庄子、墨翟、孟轲、荀卿、惠施、公孙龙,这些璀璨夺目的思想家。
三、认识庄子
庄子(前369年—前286年),蒙人也,名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中记载:“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归本于老子之言,故其着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与孟子处于同一时代,但庄子继承发扬老子学说为道家代表与继承发扬孔子学说为儒家代表的孟子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便高手过招,唇枪舌战,怕也将是一场虽打亦不相识的枉然啊!
中年以后,穷居陋巷,以织草鞋维生,虽贫无立锥之地,却丝毫不为所苦。其后楚威王欲以高官厚禄网络人才,仍被穷不失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庄子断然拒绝。
庄子博览群书,深谙人情世故,语言超凡脱俗,异于常人的高度思维哲学,学多识广,思维开阔,自然开出心灵旷达的超拔之境。据传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年,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着书《庄子》为南华经。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子部道家类别。清初名评家金圣叹列《庄子》为“天下第一才子书”。
四、庄子二三事之涸辙鲋鱼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外物〉
庄子家境贫穷,向监河侯借米化解当下之危。监河侯道:好哇,等我收齐封邑之地百姓的租税,届时再借三百斤给你,好吗?
庄子一听,心里很不是滋味。气得回答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见有人在呼唤我。回头一看,发现车轮辗过成洼的地方,有一条鲫鱼在那里呻吟。我便问他说:你这是怎么啦?为何出现在这呢?鲫鱼答说:我是东海龙王的臣子。能不能给我少许的水来救活我呢?
我说:好的,没问题!待我到南方游说吴越的国君,便能激引西江之水来给你,如何?鲫鱼听后脸色大变的说:我因为离开了水,失去了安身立命之处。眼下仅需少许的水便得以存活。听了你这样见死不救的一番话语,倒还不如早点到干鱼零售市场去看我呢!
天下大乱,战火频仍,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庄子虽处穷途末路之境,却不失清高孤傲的性情,因此对监河侯落井下石的无理予以辛辣的讽刺。庄子借粮,监河侯非但不予救济,反而以其将得封邑百姓之租税自满骄人,并以“将贷子三百金”戏弄庄子。由此可见,在那个昏君乱相时代里,小人得志的世道中,清廉智士要持守穷不失志,是多么艰难和无可奈何。
庄子无畏困窘及不被现实所屈的灵动思维,跨越了一切不可为而为之的障蔽,从而使个人的精神被时空牢笼所设限的“此在”中得以潇洒的游离出来,获得物我之间的自由与解脱。
五、庄子二三事之曳尾涂中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秋水〉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久仰贤德的心意,并说道:希望庄子能到楚国担任要职,治民理政。
庄子持着鱼竿,头也不回的说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多年了,君王用锦缎将它盛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庙堂之上。就你们认为,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骸以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摇头摆尾呢?”
两位大夫说:当然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摇头摆尾。”
庄子说:“既然如此,你们还是回去吧!我倒宁可像神龟一样在烂泥里摇头摆尾呢。”
不为世俗所羁,不被名利所动,不让高官厚禄束缚自我。通过对庄子动作,神态及语言的描摹,刻画庄子向往自由、超然物外的思想体现,不屑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形象,精神生命自能流露出一种自由自足的充盈底蕴。
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中记载:
楚成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牲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楚威王多次听闻众人赞誉庄子博古通今,是当世经天纬地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久慕庄子盛名,于是派了两位使者,带着昂贵的厚礼,欲聘他担任楚国的宰相。庄子不禁哂笑的对楚国使者说道:千金万两的确是十分昂贵的聘礼,尊贵宰相更是位高权重。你们难道没有看见祭祀天地时供神所用的肥牛吗?杀了多年养肥的牛,给他披上文采的锦绣,抬到大庙里。就在此刻的当下,即使这只牛希翼成为一头孤单的小猪,又岂能如愿呢?你们快走,别在这里玷污了我!我宁可嬉戏在泥巴堆里,一辈子不当官,免于高官厚禄羁绊,以图个逍遥自在。
“千金,重利”“卿相,尊位”,是多少人梦寐渴求,终身汲汲营营,又是多少人为此出卖人格,蒙蔽灵魂,甚至铤而走险,不惜付出性命代价仍执迷不悔。
深谙因果关系的庄子认为人生于世,犹如“游于羿之彀中”,伴君如伴虎,处处充斥危机。因此,为能无为有国者所羁,即便箪瓢屡空,穷居陋巷,仍甘于贫贱,追求自由而不愿作官,从而快意其志而尽逍遥。
六、唱和呼应
歌曲:改编自〈火车快飞〉
火车快飞,火车快飞,
穿过高山,飞过小溪,
不知跑过几百里,
搭到家里,搭到家里,
妈妈看见真欢喜 。
战国庄子,名周蒙人,
穷居陋巷,织草鞋维生。
涸辙鲋鱼,持穷不失志;
千金,重利;卿相,尊位。
宁快意其志而尽逍遥。
推荐:
罗博士的第二个专辑:罗惠龄导读孟子。
罗博士的第三个专辑:罗惠龄品读论语。
--- 主讲人 ---
罗惠龄,台湾淡江大学文学博士。
现任职于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语文及国学的专业教师。
研究领域为儒道经典及中西哲学。
在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系联有其独到精辟的见解。
著作:当代《孟子》人性论的省察──以汉学家的诠释所展开的反思(繁体版) 、 樗下咏《庄子》(繁体版)、 《站在庄子的肩膀上》。
微信:enigma85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