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水门桥,位于朝鲜半岛盖马高原南端的古土里和真兴里之间、古土里南约6公里处的黄草岭山口,虽只有8.8米的跨度,仅可容一辆汽车通行,却是唯一一座通往长津湖以外地区的车道桥梁。
长津湖战役打响后,敌军被截为数段,新兴里的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又称北极熊团)被围歼,从古土里北上支援下碣隅里的德赖斯代尔特遣队几被全歼,美陆战第1师见势不妙准备逃跑,其第5、第7团战斗群经柳潭里逃窜至下碣隅里,与师部会合后开始经古土里南下逃跑。
志愿军早就认识到水门桥将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12月1日,第58师172团就派出工兵将水门桥炸毁,但两天后,美军的工兵又在被破坏的桥体上修建起了一座木头桥。4日,志愿军又派出工兵炸毁美军刚修好的水门桥,但美军的工兵部队很快又在残留的桥根部,架设了一座由钢制和木制的车辙板组合而成的简易桥梁,并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和四十多辆坦克,重兵把守。12月6日晚,志愿军组织“敢死队”携带炸药包,置生死于度外,穿山钻洞,不畏牺牲,最终突破敌层层防守,成功将美军二次修复的桥梁连同基座再次炸毁。此时,美军正狼狈地从下碣隅里撤退至古土里,正如《韩战决策》一书描述:殿后的坦克和卡车尾随车队驶入下碣隅里‘以南10英里’的古土里,车上载着被打死且已被冻僵了的尸体和挂彩或冻伤的伤号——那情景真是惨不忍睹。水门桥第三次被志愿军炸毁后,美军终于意识到眼前这支装备落后、缺粮少弹的中国军队,有着超出他们想象的意志力和战斗力,他们不仅仅是要把美军从长津湖赶走,而是要将其全歼。
炸毁水门桥之外,我军还对最后一道阻碍——1081高地做了阻击安排。站在1081高地上“向北可以俯瞰水门桥,向南则能俯瞰黄草岭南端山口”,该重要战略位置早已被志愿军60师180团的战士们占领,他们的任务就是靠火力封锁美陆战一师的撤退道路。在高地主峰上战斗的是180团1营2连。8日,2连打退了美军多次进攻。9日,美军爬上高地,看到我2连官兵全部冻死在高地上,战士们的手已经冻结在枪栓上,无法分开。这就是志愿军’钢铁意志’铸就的精神丰碑——冰雕连。
水门桥第三次被炸毁,陷入绝境的美陆战第
1
师慌忙向上级求援。
7
日,
8
套在日本紧急赶制的
M2
型车辙桥组件,被美军用
C-119
大型运输机运抵水门桥上空,用巨型降落伞空投至美军阵地。
8
日下午,新的水门桥在工兵营长帕特里奇中校带领下完成组装。
9
日下午,美陆战第
1
师主力开始陆续过桥撤离。
11
日,为阻止志愿军追击部队,全部过桥后的美陆战第
1
师派工兵炸毁了自己修复的水门桥。
12
日,通过水门桥后的美陆战第
1
师在美步兵第
3
师接应下,在云集兴南港的
7
艘航母、
500
多架飞机掩护下,到达五老里,逃出志愿军的重围。水门桥作为古土里至真兴里一线必经之桥,成为双方争夺焦点,中国人民志愿军三次炸桥,敌军三次修复后惊险过桥逃至真兴里。水门桥、真兴里之南,就是气候较暖、交通便利的咸兴平原,美军陆战第
1
师最终从水门桥一路奔逃至兴南港狼狈出海,逃脱了全军覆没的厄运。被双方三炸三修的水门桥也成为长津湖战役后期的焦点。
水门桥,位于朝鲜半岛盖马高原南端的古土里和真兴里之间、古土里南约6公里处的黄草岭山口,虽只有8.8米的跨度,仅可容一辆汽车通行,却是唯一一座通往长津湖以外地区的车道桥梁。
长津湖战役打响后,敌军被截为数段,新兴里的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又称北极熊团)被围歼,从古土里北上支援下碣隅里的德赖斯代尔特遣队几被全歼,美陆战第1师见势不妙准备逃跑,其第5、第7团战斗群经柳潭里逃窜至下碣隅里,与师部会合后开始经古土里南下逃跑。
志愿军早就认识到水门桥将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12月1日,第58师172团就派出工兵将水门桥炸毁,但两天后,美军的工兵又在被破坏的桥体上修建起了一座木头桥。4日,志愿军又派出工兵炸毁美军刚修好的水门桥,但美军的工兵部队很快又在残留的桥根部,架设了一座由钢制和木制的车辙板组合而成的简易桥梁,并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和四十多辆坦克,重兵把守。12月6日晚,志愿军组织“敢死队”携带炸药包,置生死于度外,穿山钻洞,不畏牺牲,最终突破敌层层防守,成功将美军二次修复的桥梁连同基座再次炸毁。此时,美军正狼狈地从下碣隅里撤退至古土里,正如《韩战决策》一书描述:殿后的坦克和卡车尾随车队驶入下碣隅里‘以南10英里’的古土里,车上载着被打死且已被冻僵了的尸体和挂彩或冻伤的伤号——那情景真是惨不忍睹。水门桥第三次被志愿军炸毁后,美军终于意识到眼前这支装备落后、缺粮少弹的中国军队,有着超出他们想象的意志力和战斗力,他们不仅仅是要把美军从长津湖赶走,而是要将其全歼。
炸毁水门桥之外,我军还对最后一道阻碍——1081高地做了阻击安排。站在1081高地上“向北可以俯瞰水门桥,向南则能俯瞰黄草岭南端山口”,该重要战略位置早已被志愿军60师180团的战士们占领,他们的任务就是靠火力封锁美陆战一师的撤退道路。在高地主峰上战斗的是180团1营2连。8日,2连打退了美军多次进攻。9日,美军爬上高地,看到我2连官兵全部冻死在高地上,战士们的手已经冻结在枪栓上,无法分开。这就是志愿军’钢铁意志’铸就的精神丰碑——冰雕连。
水门桥第三次被炸毁,陷入绝境的美陆战第
1
师慌忙向上级求援。
7
日,
8
套在日本紧急赶制的
M2
型车辙桥组件,被美军用
C-119
大型运输机运抵水门桥上空,用巨型降落伞空投至美军阵地。
8
日下午,新的水门桥在工兵营长帕特里奇中校带领下完成组装。
9
日下午,美陆战第
1
师主力开始陆续过桥撤离。
11
日,为阻止志愿军追击部队,全部过桥后的美陆战第
1
师派工兵炸毁了自己修复的水门桥。
12
日,通过水门桥后的美陆战第
1
师在美步兵第
3
师接应下,在云集兴南港的
7
艘航母、
500
多架飞机掩护下,到达五老里,逃出志愿军的重围。水门桥作为古土里至真兴里一线必经之桥,成为双方争夺焦点,中国人民志愿军三次炸桥,敌军三次修复后惊险过桥逃至真兴里。水门桥、真兴里之南,就是气候较暖、交通便利的咸兴平原,美军陆战第
1
师最终从水门桥一路奔逃至兴南港狼狈出海,逃脱了全军覆没的厄运。被双方三炸三修的水门桥也成为长津湖战役后期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