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

024“冰雕连”


Listen Later

1950年11月下旬,朝鲜战场长津湖战役中,美军南逃,沿途被这样的情景震惊: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第59师第177团第6连,第60师第180团第2连,和第27军第81师第242团第5连(除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成建制被冻死的壮烈场面。从此,“冰雕连”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被载入军史。


1950年冬,朝鲜半岛长津湖畔。到处是白雪皑皑,人走在雪里只能露出上半身,气温更是出奇的冷,零下40摄氏度。


一支美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搜索前进。突然,指挥官大喊一声:“停!”随后,他取出望远镜,眼前的情景令他大惑不解:对面有一排排的志愿军战士举着枪,握着手榴弹,但他们居然没有开火。


几个胆大的美军爬上志愿军阵地,才发现整连129个志愿军官兵被冻成了冰雕,枪口却冲着敌人来的方向,依旧保持着战斗的姿势……美军想把他手里的枪拿走,却怎么也拿不下来,不得不掰断了三根手指头……


后来,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向毛泽东报告战况,电报中写道:“战斗打响后,该连无一人站起,到打扫战场时发现,全连干部、战士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细查尸体无任何伤痕与血迹。”


面对这样的敌人,美军指挥官不由得向“冰雕连”敬了一个军礼!


美军继续往前走,遇到了志愿军第二个“冰雕连”。不幸的是,他们这次遇到的,是会动的“冰人”。只听冲锋号一响,无数志愿军官兵从雪下面冒了出来,犹如神兵天降一般,冲杀声震天。很多战士冲锋时才发现,腿已冻得坏死了,但他们‘顾不了’这么多,剩一条腿的就跳着往前冲,没腿的就往前爬。这突如其来的攻势,打得美军措手不及、狼狈逃窜。志愿军第9兵团的官兵在长津湖地区埋伏了整整6天6夜,穿着单薄的衣裳、啃着冻得像石头一样的土豆,趴在零下40摄氏度的雪地里一动不动,一直不敢合眼。没人敢睡,因为一旦睡着了,第二天就再也叫不醒了。


长津湖战役中,一个名叫宋阿毛的烈士写下这样的遗书:“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英雄是集体,也是个体。“人民日报”刊发的《向祖国报到!这个军礼,泪目!》文章介绍了周全弟的故事——“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一营二连战士周全弟,向祖国报到!”这个用断臂敬军礼的86岁老战士,是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的幸存者。70年前,未满16岁的他卧雪三天三夜,因严重冻伤失去四肢,一位少年生命的轨迹,就此改变。为了成功完成阻击,部队要隐蔽起来,在战斗命令下达之前,谁也不能动,严冬时节,气温接近零下40℃,仅穿着薄棉服的战士们,趴在雪坑里、几近冻僵……


2021年国庆,老兵王德云讲述当时情形:“有的战士脚冻肿了,干脆脱了鞋,在零下40度的雪地里跑。有的战士又冷又饿,只能抓把雪往肚子里咽。我自己的十个脚趾头就是在那场战役中冻掉的。”回忆起长津湖战役,出生于1919年的王德云仍记忆犹新。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By 暮鼓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