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面包

03 情欲反叛之不可靠|1984年春,她写起《使女的故事》


Listen Later

2022年12月,是一段足不出户的日子,我在读完了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后,脑海里冒出一个表达,或者说概念,「情欲的反叛性」。我在笔记本上敲了几行字:

有时候,甚至是可以忘却情欲的,像观察小鸟羽毛和大象粗糙的皮肤纹理那样,看人的肉体。不完美,但青春,充满生命力。我有时候在想,在这从思想到身心的禁锢无处不在的人世间,性爱,或者说情欲,包含了禁忌、羞耻、隐秘、快感、权力这么多这么多的微妙感受,它似乎有一种反叛性,是一个小单位的革命。在此处你要更高度敏感地正视自己各种感官的体验,你面对着一个了解又不可能真正了解的恋人,恋人是你的镜子,是你寻找清明的纸笔,是你的阵地。情欲这个词语所承载的,是人类接近原始兽性的同时,摆脱孤独建立发自心底的亲密的渴望。  它被掩藏在权力和制度运行的轨道之下,暗流于人心。时代愈荒诞,社会愈压制,情欲的反叛性愈发显现。

写完这几行字后,我没有就这个自创的概念再去搜索什么资料,我当时对「情欲」这个词语的选用是没什么由来的,没有任何词源的或哲学的深究,我只是把这个念头放着,没再管它,在第一次感染新冠恢复后打开门走进冬天。到今年重读《使女的故事》的时候,我再次想起这个概念,并修改了一下,于是它变成了本期节目的主题「情欲反叛之不可靠」。它在阅读的过程里浮现,鲁莽狂妄,却模糊不可解释,而我想克服这种模糊。

  • 【时间线】

00:00:20 Part 1 念念摘抄,聊聊情欲

00:07:50 Part 2 对比《一九八四》和《使女的故事》

00:14:13 温斯顿的情欲

00:20:20 奥芙雷德的情欲

00:33:48 情 与 欲,一个简化模型

00:40:18 Part 3 1984年,阿特伍德为什么要写《使女的故事》

00:40:25 创作背景

00:41:13 奥威尔笔下的两种女性刻板形象

00:44:43 写《一九八四》“同人文”的Sandra Newman如何分析奥威尔的人物塑造

00:47:50 私人生活是公共生活的复制品

00:51:49 female gaze与重新定义情欲

01:01:57 Part 4 诗与爱

  • 【书籍/论文/电影】

《饥饿的女儿》虹影

《米拉蒂》严ge苓

《黄金时代》王小波

《一九八四》乔治·奥威尔

《使女的故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证言》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Julia  Sandra Newman

《斯通纳》约翰·威廉姆斯

《爱欲与哀矜》张定浩

Margaret Atwood: Orwell and Me

Audre Lorde:The Master’s Tools Will Never Dismantle the Master’s House

Audre Lorde:Uses of the Erotic, The Erotic as Power

欧丽娟:《红楼梦》中的情/欲论述——以「才子佳人模式」之反思为中心

徐艳蕊:从《聊斋志异》的性别话语质疑传统文学经典的合法性

杨荔钠导演《春潮》

娄烨导演《颐和园》

  • 【音乐】

片头曲:《电台广播 花样年华》 周璇

插曲:千代子のテーマ Mode 2   平沢進

片尾曲:《她不再幻想》 陈婧霏

  • 【延伸文章】
《使女的故事》中译本 翻译不当整理看闲书|The Handmaid's Tale 读书札记
  • 【引用】
  • 【支持创作】

播客文稿/更新消息发布于同名公众号「红豆面包」,欢迎打赏支持

期待你的关注和留言!祝你开心!祝你顺利!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红豆面包By 拨鼠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