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中,有《曹沫之陈》。学界中不少文章将其定义为鲁兵书,但其内容绝不止军事,涵盖了丰富的治国方略。尤其是在春秋初期,大变革已经初露端倪,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气象。而这部竹简所记载的内容恰好反应了这个时代的一些重要信息。
《曹沫之陈》全文共有65支竹简,大约1700多字。这一组简中,第二简背面有篇题,为“曹沫之陈”,其内容记载了鲁庄公和曹沫的问答,开头是论政,后面是论兵,篇题主要是论兵,所以被学界认为是兵书。这也是先秦文体的主要形式,基本上反应曹沫的治国思想和策略。
《曹沫之陈》的整理和解读工作,最初有北大李零先生完成。公布之后,学界又争议,又出了好多不同的版本。这里采用的是李剑先生的版本。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中,有《曹沫之陈》。学界中不少文章将其定义为鲁兵书,但其内容绝不止军事,涵盖了丰富的治国方略。尤其是在春秋初期,大变革已经初露端倪,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气象。而这部竹简所记载的内容恰好反应了这个时代的一些重要信息。
《曹沫之陈》全文共有65支竹简,大约1700多字。这一组简中,第二简背面有篇题,为“曹沫之陈”,其内容记载了鲁庄公和曹沫的问答,开头是论政,后面是论兵,篇题主要是论兵,所以被学界认为是兵书。这也是先秦文体的主要形式,基本上反应曹沫的治国思想和策略。
《曹沫之陈》的整理和解读工作,最初有北大李零先生完成。公布之后,学界又争议,又出了好多不同的版本。这里采用的是李剑先生的版本。
1 Listeners
27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