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邶风•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匏(páo):葫芦之类。
▷苦:同“枯”。意指葫芦八月叶枯成熟,可以挖空作渡水工具。
▷济:水名。
▷涉:一说涉水过河,一说渡口。
▷厉:由“裸”转音而来,解衣涉水。
▷揭(qì):提起下衣渡水。
▷弥(mí):深水。
▷盈:满。
▷鷕(yǎo):雌野鸡叫声。
▷濡(音如):沾湿。
▷轨:车轴头。
▷雝雝(yōng):大雁叫声。
▷归妻:娶妻。
▷迨(dài):及,等到;乘时。
▷泮(pàn):融化。
▷招招:招唤之貌。
▷舟子:摆渡的船夫。
▷人涉:他人要渡河。
▷卬:(áng),代词,表示“我”。
▷否:不(渡河)。
▷须:等待。
“首章借涉水以喻涉世,提出深浅二字作主,以见涉世须当有识量,度时务,知其深浅而后行。”—【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匏有苦叶》这首诗的第一段用涉水这件事来比喻涉世,人生处世就如同渡水一般,一定要知道深浅,了解自己当下所处的状态和所要面对的状态,认识时务,待时而动,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尔雅•释兽》正例,飞曰雌雄,走曰牝牡,是不特以雌求雄,且以飞之雌求走之牡,其无伦也甚矣。”—【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尔雅•释兽》就解释过,古人在性别的区分上,所谓的雌雄是用来称呼飞鸟的,而牝牡是用来称呼走兽的,这首诗里讲雌性的飞鸟追求“牡”,也就是公性的走兽,就更加离谱了。
“今济盈而曰不濡轨,雉鸣而反求其牡,以比之人不度礼仪。”—【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这首诗里讲到水满却不沾湿车轨,雌性的野鸡反过来追求雄性的野鸡,用来比喻的人不懂得礼仪伦常。
“雁者随阳而处。”—【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大雁这种飞鸟,是一种候鸟,它是向着太阳飞翔的,冬天就飞往南方,追逐温暖和阳光。
“古人行嫁娶必于秋冬农隙之际。”—【清】姚际恒
【大白话】
古代的人们要举办婚礼一定是在秋冬寒冷的季节,因为那个时候是农歇的时候,不用下地干活,所以有空闲可以用来举办婚礼。
“通篇以涉水喻处世。中间插入雉雁喻伦物,词皆隐约,局阵离奇,忽断忽连,若规若讽,极风之人意趣。”—【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匏有苦叶》这首诗歌,通篇其实主旨和论点就是第一段用“涉水”比喻“处世”,所讲出的“待时而动”,“知深浅知时务”,而后又用野鸡、大雁这样的例子来正反论证,语句其实非常的隐约、隐晦,布局也很离奇,感觉内容上粗看没什么连续性,忽断忽连,又正反论证,所以读上去时而好像在讽刺,时而又好像在赞颂,特别能够表现出国风诗歌特有的意趣。
“同舟之内苟无良朋,覆可立待。”—【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同一首小船里没有自己的好朋友,那这艘船离倾覆沉没也不远了。
下集分享
039《召南•邶风•谷风》(一)
《谷风》是一首被丈夫抛弃的妇女所写的诉苦诗歌。诗歌如泣如诉,由当下的抛弃写起,回忆往昔,表达了作者心中充满的不甘和怨恨之情。那这位妇女为什么会被抛弃,究竟是她做错了什么?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呢?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歌。
4.7
33 ratings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邶风•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匏(páo):葫芦之类。
▷苦:同“枯”。意指葫芦八月叶枯成熟,可以挖空作渡水工具。
▷济:水名。
▷涉:一说涉水过河,一说渡口。
▷厉:由“裸”转音而来,解衣涉水。
▷揭(qì):提起下衣渡水。
▷弥(mí):深水。
▷盈:满。
▷鷕(yǎo):雌野鸡叫声。
▷濡(音如):沾湿。
▷轨:车轴头。
▷雝雝(yōng):大雁叫声。
▷归妻:娶妻。
▷迨(dài):及,等到;乘时。
▷泮(pàn):融化。
▷招招:招唤之貌。
▷舟子:摆渡的船夫。
▷人涉:他人要渡河。
▷卬:(áng),代词,表示“我”。
▷否:不(渡河)。
▷须:等待。
“首章借涉水以喻涉世,提出深浅二字作主,以见涉世须当有识量,度时务,知其深浅而后行。”—【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匏有苦叶》这首诗的第一段用涉水这件事来比喻涉世,人生处世就如同渡水一般,一定要知道深浅,了解自己当下所处的状态和所要面对的状态,认识时务,待时而动,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尔雅•释兽》正例,飞曰雌雄,走曰牝牡,是不特以雌求雄,且以飞之雌求走之牡,其无伦也甚矣。”—【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尔雅•释兽》就解释过,古人在性别的区分上,所谓的雌雄是用来称呼飞鸟的,而牝牡是用来称呼走兽的,这首诗里讲雌性的飞鸟追求“牡”,也就是公性的走兽,就更加离谱了。
“今济盈而曰不濡轨,雉鸣而反求其牡,以比之人不度礼仪。”—【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这首诗里讲到水满却不沾湿车轨,雌性的野鸡反过来追求雄性的野鸡,用来比喻的人不懂得礼仪伦常。
“雁者随阳而处。”—【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大雁这种飞鸟,是一种候鸟,它是向着太阳飞翔的,冬天就飞往南方,追逐温暖和阳光。
“古人行嫁娶必于秋冬农隙之际。”—【清】姚际恒
【大白话】
古代的人们要举办婚礼一定是在秋冬寒冷的季节,因为那个时候是农歇的时候,不用下地干活,所以有空闲可以用来举办婚礼。
“通篇以涉水喻处世。中间插入雉雁喻伦物,词皆隐约,局阵离奇,忽断忽连,若规若讽,极风之人意趣。”—【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匏有苦叶》这首诗歌,通篇其实主旨和论点就是第一段用“涉水”比喻“处世”,所讲出的“待时而动”,“知深浅知时务”,而后又用野鸡、大雁这样的例子来正反论证,语句其实非常的隐约、隐晦,布局也很离奇,感觉内容上粗看没什么连续性,忽断忽连,又正反论证,所以读上去时而好像在讽刺,时而又好像在赞颂,特别能够表现出国风诗歌特有的意趣。
“同舟之内苟无良朋,覆可立待。”—【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同一首小船里没有自己的好朋友,那这艘船离倾覆沉没也不远了。
下集分享
039《召南•邶风•谷风》(一)
《谷风》是一首被丈夫抛弃的妇女所写的诉苦诗歌。诗歌如泣如诉,由当下的抛弃写起,回忆往昔,表达了作者心中充满的不甘和怨恨之情。那这位妇女为什么会被抛弃,究竟是她做错了什么?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呢?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歌。
210 Listeners